在同学聚会上,有人高谈阔论、吸引目光,有人默默吃饭一言不发,在场的人不论内心怎么想,但总会问一句“为什么那谁谁没来?”
当这样的同学聚会参加得多了,就会发现有4类同学逢叫必到,3类同学怎么叫都不到。
4类逢叫必到的同学
同学聚会一般是老同学们自发组织的私人聚会,所以能想起来“攒局”的发起者很重要,而被叫到的同学来不来或许跟他有些关系。
第一类:小有所成、有虚荣心的
经历过的人应该很有体会,每次参加同学聚会时最积极的总是同一拨人,他们在上学时就是班级里的焦点,要么就是学习好要么就是家境好。
这类人在走入社会后,往往会凭着学习成绩和家里的帮助获得一定成就,要么是公司领导,要么是财富大户,总之呢,就是拥有了足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
他们的积极性高是希望同学们还能像以前一样围着自己转,最好还能收获一票吹捧和夸赞。
这类人的话题往往是职位做得多高、家里房子多大、孩子学习成绩多好、车子价值几何等,恨不得每一句都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至于对在座的同学们有多少真情实意的同窗情,这就见仁见智了。
第二类:爱凑热闹、喜欢吃瓜的
这类人总是会在有事情发生时跑在最前面,不管跟他有没有关系,总想知道第一手的消息,俗称爱凑热闹、爱吃瓜。
同学聚会就是个绝佳的场合,多年未见的同学有什么变化只要来看一眼就知道,不一定是关心,但一定要足够了解。
比如谁升官了、谁家做什么生意了,谁结婚、离婚了等,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说不定哪一天会派上用场。
同学聚会对于这类人来说就是个热闹八卦聚集点,他们会非常捧场,而他们本身也是“e人”,也就是外向的人,他们被大家称为“社牛”。
第三类:有求于人、寻找资源的
上学的时候同学们相互之间相处久了就会知道,谁的父母是当官的、谁的父母是做生意的、谁的父母是老师等。
等同学们在社会上发展几年后也会拥有自己的资源,这时一些有求于人的同学就会上赶着参加同学聚会,为的就是跟谁叙叙同学情,然后请对方帮帮忙。
除了有求于人的,还有一些扩展业务的人,在他们眼里,同学们一个个就是现成的客户,他们会凭着“老同学聊一聊”为借口,来推销自己的商品,名片扔得到处飞。
不过,如果是对方需要的,或者对方觉得无伤大雅的,那么双方的同窗情谊还能有后续,但要是把对方说烦了,那么估计人家以后就会躲着走了。
所以哪怕是冲着扩展资源去的,也得把握个度,别到最后收获一票“仇人”。
第四类:真情实意、回顾感情的
虽然同学聚会在很多人心里就是“变了味道”的聚会,基本没有谁是真的来续同窗情的,但是总有几个例外,他们是真的想见见老同学。
一部分是见见曾经相处最好的同学,比如说老同桌,哪怕现在各奔东西了,但是那时候一起闷头讨论题目的情谊是忘不掉的。
还有一部分人是来见曾经的暗恋对象的,上学的时候没有机会告白,或者压根没有胆子告白,多年过去发现依旧忘不了心底的那个人,所以同学聚会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他们全程的目光都在暗恋的人身上,可能也根本就不知道其他同学聊了什么干了什么。
其实,如果对方没有结婚没有对象的话,或许可以利用聚会的机会表达心意,但如果对方有了另一半,还是不要做一些令双方都尴尬的事情,守住道德底线。
以上4类就是有同学聚会时一叫就到的人,那么怎么叫都不来的人是哪3类呢?
3类怎么叫都不来的同学
对于在同学聚会上见不到的面孔,有人记得有人不记得,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能猜到原因。
第一类:一事无成、自尊心强的
相比于上面那种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班里那些没什么成就的同学才不乐意来,他们会想来了干什么呢,难道要看别人有多么成功来凸显自己的失败吗?
举个例子,一位肥头大耳挂着大金链子的饭店老板,他原本是班里的倒数几名,结果有钱了对着原来比自己学习好的但是没有工作的同学吆五喝六的,这个画面太令人窒息。
所以与其去同学聚会上丢面子,还不如压根就不去,对于班级群里的聚会消息“已读不回”,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第二类:在体制内、上公家班的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身处体制内的同学就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很多人都比较低调,他们一般不去同学聚会。
他们不愿意对外透露自己的工作,比如在哪个机关、部门、职位等,一是单位可能有规定不允许外泄信息,而是不愿意被人求上门寻求帮助。
如果是无伤大雅的小事,随手帮了也就算了,但如果是会影响自己前途的事情那是坚决不行。
第三类:平时透明、无人关心的
这类同学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低调到尘埃里的人,平时不参与活动,成绩也不突出,时间久了同学们就会忘了班里还有这号人。
他们跟班里的同学没有过深的革命友谊,所以没有非得去同学聚会的理由,同学们现在是好是坏跟他们没有关系。
而且就算去了,很可能也是坐在角落里自己待着,没有熟人、没有共同话题,这样的聚会去了就是浪费时间。
结语
以前的人们淳朴善良,举办同学聚会的目的是真的为了巩固老同学之间的感情,然而现在的同学聚会早就变了味,被金钱、利益、权利等所裹挟。
所以,如果真的想再通过同学聚会重温以前的上学时光,简直是难上加难。
不过,对于曾经的同窗情谊,可以放在心里时时回忆,这些珍贵的“财富”,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