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179万,就业难和老龄化引发的怪象

一千万大学生嫌多,一千万新生儿嫌少 ; 一说文化5000年,一说福利刚起步 ; 35岁辞退嫌老,60岁退休嫌小; 人生远离房,婚,孩,赌,毒。幸福,自由,时间,全是你的。”这段话表达的现象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真实社会写照。

2024年,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我国即将迎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增幅达2%,这庞大的毕业生队伍,主要由2002年出生的新一代组成。自2022年到2018年我国每年出生总人口都在1500万以上,2002年是1647万中,2018年后我国新生儿出生总人口1000万以下。也就是说未来十六七年,每年高校毕业生都在千万左右,但是二十年后,毕业生就会降到几百万了,那时候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5亿左右……应该是最艰难的时刻了。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住房、教育、医疗等成为了年轻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在无奈之下,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不婚不孕,不谈恋爱,不社交,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所描述对那种社会现象了。

这一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随着老年人口增多,新生儿数量逐渐减少,大学生却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这似乎是一副现实的写照。在就业市场上,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用人单位对于新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无法达到高薪工作的标准,却又不愿意妥协,接受一些薪酬较低的工作。这使得很多大学生感到沮丧,有的甚至在家中“躺平”,过着依赖家庭的生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从教育入手,进行教育改革,使应届毕业生的技能更符合时代岗位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大企业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培养一些应届实习生。政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补助,以确保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毕业生技能不符合标准,而企业门槛又过高,导致涌入社会的无业人员增多,从而引发治安问题。因此,教育和企业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够真正解决这一就业困局。

此外,大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找一份工作先干着,先就业再择业,一步一个脚印,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