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通讯员 陈敏健
暑假里去文化馆看展览,与孩子一起感受大地的艺术!7月16日,继杭州之后,历经暖春腊月,“大地拾遗”首届青少年社会美育艺术装置展巡展在宁波市文化馆117艺术中心开展,展览将持续到8月15日。
万物生于大地,藏于大地。土地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广袤大地就像孕育万物的母亲,有包容一切的宽广胸怀,有承载灰霾的勇气和魄力。我国形形色色的地区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也呈现了各具特色的美。
宁波,这个古老的港口城市,泥土与流域相交汇聚,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景观。本次宁波站,我们将宁波的“印象”融进了展览之中,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经过一群少年艺术家的滤镜——他们拾起记忆,拭去尘土,在我们的面前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新的演绎。
该展览以“大地”为主线,通过多样化的地理人文视角,描绘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同时在宁波巡展中,更是在新的作品中融入了宁波本土的文化元素,让观众体会脚下甬城土地千年来所凝聚的文化魅力。
其中作品以水彩、拓印、书画、剪纸等不同形式的载体进行创作,以“明”与“暗”不同的空间形式进行呈现。通过不受拘束、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实践,展现出了艺术在孩子手中的无限可能,除了装置作品本身带有的互动性给展览增添的独一无二的参与感还可以通过现场设置的打卡点进行打卡,以“探索互动”的方式来加深对于展览的沉浸感。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竺照轩表示,此次展览,不仅为各地机构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交流的平台,使得美院艺术教学理念的辐射范围更加广阔,更是向社会展现了美育教育的多种可能性,让社会的任意一个单位一一“个人”“朋友”“家庭”都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的魅力、感受脚下土地所承载的历史的厚重,这本身就是对于个人素养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的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体验。
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周思言说,大地拾遗是一个既宏大又有细节的主题,无论是从细微的事物中以小见大,还是从宏伟的自然中寻味深长,我们都想让孩子们以一种贴近生活与自然的方式,从艺术中吸取快乐与灵感。我们希望以这样展览的方式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身处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孩子们的心中都能够种下“一颗艺术的小种子”,为少儿美育的发展与普及添砖加瓦。
优秀参展艺术机构教师代表、Artist艺术·家机构负责人龚王静说,这次参展作品“我的印糕故事”,灵感来源于宁波本土美食“梁弄大糕”,在江南一带,逢年过节,我们家家户户都会有做一些印糕的习俗,我们把传统文化融入印糕当中,让我们的孩子在吃的过程中就去感受传统文化。在现场制作中过程中,背景板采用版画的形式去进行创作,元素和灵感来源于印糕版的花纹板,也就是我们印糕上面的花纹制作时候的那个板子;那么在展柜上展示六米长的长卷,长卷呈现的内容是从春耕到收获,磨制作再到售卖的过程,整个场景式呈现,呈现的是一个热闹的市井文化;另外,我们还去收录了一部分的宁波本土的老话叫卖声,以及我们的一些祝福词,让这个作品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全方位展示。希望通过本次的展览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深层次的地去了一段文化的历史。
宁波市文化馆馆长孔燕表示,在暑期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具有特别的意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艺术最纯粹的力量。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艺术教育,总是在思考美育和德育的关系,追问要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中国美院社会美育学院选择巡展宁波,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脑洞大开的创意,以及令人惊艳的艺术作品。更看到了有那么多美院毕业生为了推动全面艺术普及、推动全民美育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通过这个展览,可以深切感受到艺术所带给我们的“盛夏的果实”。
据悉,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发起,作为大地拾遗的巡展,“大地拾遗”再出发,希望将美育的理念传递至更多地方,为更多的少儿举办非传统的、别开生面的装置艺术展,展示美院毕业生在社会美育各方面的优秀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