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初中招生将会再度混乱,并趋于均衡

今年,郑州各个初中在优质生源的招生上面明显开始吃紧,各个校区生源逐渐开始均衡化。

比如:四中实验、四附属、迎宾路,最初四中实验的生源还是以年级排名为主,不过,时至今日,由于其他两大校区的来临,招生开始吃紧,基本上开始参考班级排名,其他两大校区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在这里,咱们就能发现均衡化发展逐渐开始显现了,那么,在这种趋势中,未来各个校内“鸡头”的升学将会远远会大于凤尾,为什么这么说,来看看这几年小升初的三个大变化:

第一、学校之间的斗争开始了

咱们先看一看这几年新校的效果,管回(紫宸路)就差门口挂上“哥,才是郑州回中,让金回留在十年前吧”,春华“我是新学校,又奈我和?”,经外“不是外国语,影响很大吗?”......

在这里,就涉及一个大板块,师资力量的抽离,与均衡化。


这几年,新校区的建立,给很多老师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发展前景,比如:待在学校十多年的老师,可以变成中层,中层可以变成高层,你走不走?三四年没有编制的新老师,到新校区有编制,你走不走?离开原有不对付的上级,去新校区成为有经验的老师,你走不走?你认同的教务组长去新校区了,你走不走?.....


所以,就目前开来,比教师轮岗更起作用的是新学校的建立,说白了,这就跟孩子学习一样,教师轮岗就是被动的,是家长留的作业,而去新校区多是主动,是促进了孩子的内驱力。

也就是说,现在的局面是,新校区教师组不一定比老校区弱,同时,新学校(老人)拼着要成绩,老学校不想让人,招生是各显神通,不过,这倒是高中部喜欢看到的局面。


第二、别忘记分配生

分配生不多说了,降分录取的福利,是第一批次高中拿出一定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的计划,其比例达60%,最高可低于统招线50分录取。

就比如,26中年级第一 ,几次期末都稳定在660左右,中考可能就是这样了,而外高录取是682分,他有没有机会?

肯定有,完全可以进外高,用分配生嘛,但是,如果这孩子在省实验、经外、外总....热门学校,进外高就是个梦了。

另外,伴随着新校区的建立,以及一些学校的招生能力匮乏,分配生数量会重新洗牌,而且,要知道,双减之后不断强调,分配生招生比例加大,这都是升学的机会。

以上就是师资+政策的支持,在拉平各个初中的距离,但是,有一点家庭会说,生源怎么办?

第三、逐渐锁区

目前为止,今年小升初对于锁区几乎没有什么限制,这也是口罩之后的狂欢,另外,也考虑各个新校区才建立,不利于新校区的发展,所以,锁区基本上没有。

但是,等各个新校区与老校区打擂结束,稳定之后,锁区一定要开始,有了这个要求,各个学校在区域才是真的要均衡化。

总之,师资新班子+分配生政策+锁生源,三者合一,注定是每所初中头部孩子的天下,还是举之前的例子:四中实验、四附属、迎宾路,还会有差距吗?做三校的鸡头不比四总的尾巴香?

换句话说,热门学校当凤尾,满足的是家庭,不是孩子;能当鸡头,孩子收获会更多,家庭要想明白!

分享自郑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