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路上的“两手”准备

当你决定考公,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或者说,你是否很清晰地知道该自己该干点什么?

能够参与考公这个游戏的,大家都是参加过高考的,甚至部分人是参加过考研的玩家,对于学习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方法和心得,这个要借鉴,毕竟考试嘛,都有相通之处;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公考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比如没有指定考试内容就是其一大特点,考的内容庞杂,五花八门。

所以,我们只有所以,当你计划选择考公,我认为最少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一是心理上的准备

正如之前文章提到的,我们很多人参加公考其实是一种“做题全靠蒙、上岸全看缘”的投机心态,这种心态本质上是一种“赌徒”心态,在赌运气;这类人往往不怎么认真准备这个事情,所以各位考公人,你只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其实已经胜过了很多人。

每次距离上岸就差那么一丁点、每次考完总有人问你考得如何、每次看到朋友吃喝玩乐你仍在挑灯奋发而看不到前路、周围比你准备晚点已经上岸而你仍在水里游……

正如我们常说的,很多事情的成功全靠“熬鹰”,熬到了就成功了,熬不住就失败了。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公考,公考作为国家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其低录取的特性就注定了大部分人是无法上岸的;这个过程犹如孤身走在蜿蜒的隧道中,却一直看不到出口,你需要付出大量时间金钱成本,暂时却看不到结果,个中滋味,甘苦自知。

所以,考公路是个相对比较“苦”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要首先做好“心理建设”。在考公路上我们要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韧劲,不求尽力但求最好;如果你做不到,我劝你要慎重考虑这条道路,因为你投入的是你最重要的资产“时间”。

二是学习上的准备

你也在学、别人也在学,那为什么学到最后的结果不一样呢?

是你的智商不如别人?

是你下的功夫不如别人?

还是你每天做的题不如别人?

……

我相信没人觉得自己是个“傻子”,所以绝大部分人的智商是没有差别的;

我相信每个考公人都有过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经历,所以不是你不够吃苦;

我也相信不是你做的题目比他人少;

所以,我们考公人有必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上需要改善一下。

以下建议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学习形式是次要的。最近几年,各类培训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利用的正是你急于上岸的心理,让很多考公人觉得好像培训了,就能干掉竞争对手。在我看来,参加培训不一定就上岸,自学的不一定无法上岸;所以,不要在乎学习形式。

二、唤醒你的主动学习能力。我们常把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对待一个新事物,处于小白阶段的学习,更多地体现为被动学习,随着被动学习的积累,主动学习就成为学习的主要体现。然而在实际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只会被动学习,基本上不主动思考。所以,考公路上,要调动我们的主动学习能力,也就是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学习,而不是仅仅只做一个收纳箱。



三、合理计划学习。合理的计划让你的学习效率倍增。我到底该怎么准备公务员考试?我要不要参加培训?去哪里培训好?你说我是离职备考还是在职备考?我每天做两套题你觉得行不行?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你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1、如果你是在职备考,那就利用每天零碎时间和下班后的时间学习;在考情方面,要么买网课,要么在网络上找免费的学习资源;在做题方面,买历年的考题,分模块刷题,先把题量提高,我们很多人题没做多少,一直在找“一招秒杀技能”,这种武功秘籍是没有的,因为你发现师父能“秒杀”,换你就不行,有没有想是何原因?

2、如果你是离职备考或者应届生,那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先报个基础班。学习一下基本考情,对公考不同科目的题目有个基本了解,对于题目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你的情况,看是否需要继续报班学习。第二个选择,在家自学网上找资源,上午行测的学习,下午申论的学习,同时配套历年考题练习。

考公只是一种人生的一次选择,并不是你人生的全部。我是小龙,邀您一起漫谈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