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驻村融入不了村里面怎么办?

选调生作为后备干部被招录进公务员队伍,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先天性优势,因为选调生的“娘家”是组织部,组织部门会跟踪选调生的成长,而且选调生被录取以后,都会到村挂职两年时间,增加基层工作经历,那么,选调生驻村不能真正融入村里,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首先,对于选调生而言,去村社区挂职锻炼,这个时候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一般来说,选调生去基层社区挂职锻炼,在任职期满以后就会面临着比较重要的选择,是继续留在基层工作还是回招录单位工作,如果是前者,一般都会对其职务进行提升,如果是后者,一般都是由乡镇政府对其挂职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鉴定,再由组织部门确认以后反馈到招录的单位,这就是选调生在社区挂职以后的最终结果。

其次,对于选调生而言,在挂职期间最重要的是领悟,至于能不能融入到村里,实际上并不重要。一方面,选调生在村里挂职锻炼,这个时候不要过多的参与村里的具体工作,特别是在工作涉及村里具体利益时候,更应该保持清醒,因为这些工作并不如表面上看的那样,而且在村内挂职锻炼,和在机关有着很大的不同,亲疏关系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对于挂职的选调生而言并不清楚,因此,多看村里的决策,多领悟村里一些工作的具体落实思路,这样才能不讨人厌。

另一方面,在挂职期间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自己。对于村里的一些工作,如果不是身处其中,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当看客,而选调生最好的角色就是扮演看客,这样,既能了解村内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又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不至于让自己在挂职期间,因为某些意外的原因而遭到处分批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选调生并不需要融入村里,出于自身的需求不需要融入,出于村里的需求,也不必融入村里。

最后,如果选调生在期满以后,留在乡镇继续工作,那么,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因素,都需要多向乡镇党委书记和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而汇报的内容最好以谈感触为重,少谈自己的主张建议,这样才不显得浮夸,如果选择回原单位工作,那么,挂职对于选调生来说,就是在基层按照政策要求呆两年,没有具体任务目标,这个时候多向原单位领导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多和乡镇领导沟通学习,有困难最好向单位汇报,这样,两年的工作时间会很快结束,而自己也不是过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