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
当同学们,走进校园之后,老师就变成大家的领路人。
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面对老师的引导,一些同学会认为,自己受到了约束,于是内心深处就会产生逆反的心理,从此喜欢跟老师对着干。
很显然,这样的心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尤其在初中的校园里,大家会迎来人生的第一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中,往往会伴随着老师和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懂事的同学,会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迎来成绩上的突破,而调皮的学生,往往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大家都知道: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而课堂,恰恰是各门学科的老师,讲授知识的地方。
从班级授课制来看,课堂的设计,会伴随着师生的互动。通常情况下,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下,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如果学生,对知识点有了充分的掌握。
面对老师的提问,大家自然会游刃有余,多半也不惧怕被点名。
那些基础薄弱,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的同学,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在课堂上被点名回答问题。
在大家看来,这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
殊不知,老师之所以点你的名字,实际上是一种关注和关怀。被老师点名,说明了什么?这两个课堂“潜规则”,别轻视了。
说明学生有潜力。
每位同学,都是独立的个体。
从大家成长来看,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也会形成不一样的行为习惯。
这就意味着,大家在课堂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作为代课的老师,都是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会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总结出大家的学习潜质,发现那些希望上进的同学。
若是某一天,大家被老师点名了,不需要焦虑。
因为老师知道,你是一名有潜力的学生,希望能够点拨你,见证你的成长,所以才会对你加以关注。
要知道,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如果不是因为,你有成为学霸的可能性,他们怎么会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消耗在你的身上呢?
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就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督促学生去提高。
学生,有学习任务。
实际上,老师也有教学目标。
班级授课制规定,在教师授课之后,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同学,能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这就意味着,老师会督促大家去学习。
如果有些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学习不专心。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会点名,让其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这些同学遵守课堂纪律,做好课堂笔记,以及认真听讲。
从这个角度来看,之所以点名学生,同样是督促大家成长的手段。
如果同学们认为,老师这是针对你,就真的大错特错了,只会辜负老师的一番好意。
或许读书阶段,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当中考失利,没有高中可读的时候,同学们后悔就来不及了。
无论何时,同学们都要明白:
在课堂上,老师点名让你回答问题,都是督促大家成长的方式。
期待各位学子,能够及早意识到这些,并且抓住眼前有限的时间,争取成绩上的突破。而不是在后知后觉中,辜负了大好的青春,辜负了老师的心意。
欢迎关注教育锦囊,持续分享有趣、有用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