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体罚”在中小学流行,不打不骂却让人备受煎熬,老师也无奈

我儿子上的是我们本地的私立小学,我原来以为私立小学的老师就是看在学费的面子上,也不会打孩子的,被家长找过去,可不得了。

不过,自打一年级开始,我就知道,我儿学校老师打学生。

因为,学校每周三下午都有两节校本课,会邀请家长去讲点新鲜的内容或者观摩孩子上课。

我就去讲了一节有关我职业的一些小知识,顺便观摩了一堂课。

不去讲这一堂课,真不知道老师的辛苦。一年级的小朋友,那是相当活跃。

不带小蜜蜂,我嗓子都喊哑了,这还是班主任一直在帮我维持上课秩序的情况下。

下一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上课,班主任的办公桌就在教室最后边角角里。

所以,他们上课的时间里,基本都是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两位老师同时在的

就这样,有时候都压不住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任你咋说,人就是我行我素。

我就眼见一个小男生,把老师惹毛了。

三令五申不管用,罚站也不好好站,老师拿起书就打了他后背两下,这样也就管了一两分钟,他就故态重萌,十分影响上课效率。

那怎么办啊,班主任直接就把他拎到教室门口站着去了。

如果不去观摩这堂课,单单从“孩子受罚了”这一个单一的角度去看,以当下家长心疼孩子的心态,这仿佛又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

但,如果家长自己在那里上课,整个过程下来,也是忍不住要上手的。

只不过,现在的思维都是,孩子我能打,你不能打。

遇到讲道理的家长,老师管教是为自己孩子好。遇到不讲道理的,那就是一场祸事。

能花钱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家长,本质上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个好成绩的,对,我也一样。

所以,这些家长对于伤害不大的一些合理范围内的体罚,都是持包容态度的,很少有家长会因为孩子受罚去找老师要说法。

但是,其他学校就未必了,超级宝贝孩子的家长更是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然就去学校大吵大闹,要说法。

老师碰到这样的家长,一般是没有胜算的,只能受着。

所以,现在都要求老师不准体罚孩子,不准对孩子罚站,不准言语羞辱孩子,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那咋说都不管用的孩子怎么办呢?老师就想了个新招,不打不骂,但是备受煎熬。

新式“体罚”在中小学中流行不打不骂,却让人备受煎熬

能用道理讲通的孩子,本身就是不爱调皮捣蛋的孩子。

对于那些特别淘的学生,你嘴皮子磨干道理说破天都没啥用。因此,一些老师只能采取其他的方式,一种新的“体罚”形式应运而生。

这个新型体罚就是在学生们做错事或者是惹事的时候,老师就会要求学生们“罚抄书”,内容不限,有可能是一篇课文,一组生字,或者直接罚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不止写一遍,而是要写好几遍,并且限时完成。

这样的惩罚方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比打骂还要痛苦,简直就是欲哭无泪。

但是对于老师来讲,这也是自己能用上的最安全的手段了。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被罚的感觉,还能让孩子多写几遍知识点,说不定就记住了,一举两得。

不然,老师还能怎么样呢?老师也很无奈啊!

但就是这样,依然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意,说罚得太多了,孩子写到半夜都没写完,手都写疼了......

EMMM......这不就是罚写的目的吗?!就是想让孩子长记性啊!

如果连这个都要心疼的话,这孩子要怎么管呢?!

虽然我也是一名家长,但我感觉现在的教育一点都没有“尊师重道”的氛围了。

家长动不动就站在老师的对立面,这不行那不行。

在孩子面前,也不懂得维护老师的尊严,导致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怕家长也不怕老师,无法无天,任谁都摁不住。

老师管了就被投诉被举报,不管也被投诉不作为,老师真是太难了!

你一家人管一个孩子都没管明白,老师一个人管40个人,就能单单给你家管明白了吗?

对于这种事情,家长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现在,学校经常强调家校合作,孩子的事儿不是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扔,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跟老师沟通,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问题,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老师可以有很多学生,但孩子永远是家长的孩子。

想明白这件事儿,在合理范围内,家长跟老师通力合作,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