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操一分校见闻之六》

(三青之声)

《三青写作团》走进物探一分校见闻之六

为“校长合署办公”叫好!

——参观学习物探一分校心得笔记

作者 李振寅

九月二十二日,是个天高云淡的好日子。


这一天,我们“三清写作团”15名成员,应邀到物探一分校参观学习。在校长王继臣的陪同下,相继参观了师生饭堂、课间操练、课堂教学、学生宿舍及校荣誉室等。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虽然短暂,但却给我及我的同事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路参观中,我不断地在思考,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将那么多荣誉和好评给了物探一分校,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至名归。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尤其是软件领域确实是有其独特的创造和建树。


我们在校参观座谈的时间不过是来去匆匆,但所感受到的已是收获满满感慨良多了。因职责所限,作者不能一一表述,仅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校长合署办公”让我感受至深

在参观中,我亲眼看到了校长室里的一个新气象:三张简陋的办公桌不规则地摆放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普通房间里。这是三位校长的合署办公室。


这真实而奇特的一景,立即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正副校长合署办公这真是一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事。

也许是因为他们办公室紧张吧,但我立即就否定了;原因是学校办公房子绰绰有余。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座谈中,王继臣校长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是学校的一项新举措。这是为了便于校长之间的沟通;便于及时交换意见;便于商议决策重大事项,等等。总之,此举出台,好处多多。

显而易见,一分校的举措是一项作风的创新,至少目前在涿州教育领域是如此;恕我孤陋寡闻,因为至今,我尚未看到教育系统普通高级中学校长有合署办公的传闻和报道。

为什么称“校长合署办公”是一项作风创新的新举措?

一是近年来贪大求洋相互攀比摆谱亮阔的恶风臭气泛滥成灾,莫说是一个堂堂千人校长,即便是一个村干部上百平米的豪华办公室也是屡见不鲜。而今,一千余人的高级中学的校长室(三人)仅仅20余平米,这巨大的反差说明了什么?!

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不少领导班子中,一人为大,俩人为敌,三人扯皮,画地为牢,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不在少数。长此以往,沟通不畅,质疑互生,矛盾四起也必定是比比皆是。


校长合署办公,沟通无时不在,矛盾及时化解,你知我知大家知。如此一来,校务公开,办公透明,办事效率能不高吗?

三是堵死了告小状、扯老婆舌子者的渠道,让那些不能见光者无有用武之地;办公室从而多了团结和谐,少了杂音,校长们合力治校,岂不乐哉!

四是,互相监督,相互制约,少了送礼送钱的机会和场地,客观上为廉政教学起到了监督作用,既保护了干部,又减少了不正之风,搂草打兔子,一箭双雕。

举措好,贵在坚持。物探一分校,不仅制定了好举措,而且坚持数年,毫不动摇。一滴水能见太阳,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让我们从中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事实胜于雄辩。当然,这样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必然会带出一个好学校,这是必然的,无可争议的。

好作风为什么叫好不叫座?

物探一分校的“校长合署办公”已经实行了多年并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毋庸置疑,对于校长合署办公这件事,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拍手称赞的,尤其是学生家长和关注教育发展的老百姓。

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好的一个举措仿效者寥寥呢?换句话说,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学习推广呢?

这就是“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这是为什么呢?

据作者的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首先是我们有些领导是否已经发现或看到校长合署办公这一新生事物并认定它是学校作风改革的新举措;有人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识也是有的。

其次是领导的认识问题。也许在他们看来,事的确是一件好事,但不过只是一件好事而已;它对于当前抓教学质量抓升学率毕竟是太小太小了,丢了西瓜抓芝麻,得不偿失嘛!

再说,校长合署办公,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其意义并不会有多大,至少不会改变学校面貌或者提高上级对学校的印象,况且,这件事究竟有多大意义还值得商榷。

还有,或许有个别领导担心如果普遍号召这样做,会引起基层领导班子的抵触和反感。因而,对此视而不见或最多拍拍掌敷衍一下点到为止。

第三,是宣传力度不够,或者说,对此根本就没有宣传;充其量,某些领导或主管部门只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并没有将其列入行风行纪大是大非的作风改革的必要事项而有所作为。

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总结物探一分校“校长合署办公”的经验,必要时可组织校长参观,并请校领导现场介绍心得体会;

第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建议在自愿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推广一分校“校长合署办公”的经验,让和谐廉政之花开遍涿州大地;

第三,建议纪检部门将学校“校长合署办公”作为学校廉政建设的一项经验推而广之。

诗二首

赞王继臣校长

(一)

青年校长挑大梁,

奋发踔厉是强将。

赓续传统创新路,

胸怀锦绣万里长。

(二)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新人更辉煌。

寄语物探一分校,

英雄谱上续华章。

《今日头条》涿州三青之声编辑部

责任编辑:姜水 黄建平

总编:张三清

副总编:姜水 黄建平 徐剑 杨俊英 张秀菊 杨容菡 王怀峰 梁海清 刘鹏举

编委: 杜长虹 王兰 葛金曼 刘兢 绳晓健 张煜 朱福来 胡立铮 杨轶宏

顾问:李振寅 潘玉文 刘书堂 郑桂元 李长青 付中北 索文 刘会军 马洪文 马宏

看此文章可搜《今日头条》涿州三青之声即可

2022年10月1日(21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