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生们“放下包袱”的时光开启,如何做好科普加法,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成了衡阳市蒸湘区科协思考的一个问题。
签约现场
为促进科普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帮助更多的青少年搭建科普教育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蒸湘区科协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为衡阳市科技馆与区内多所小学搭建桥梁,9月28日,衡阳市科技馆与蒸湘区大立实验小学、蒸湘北路小学、蒸湘区联合中心校、蒸湘区雨母山中心校正式签署《科普助力“双减”行动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双减”政策下优化科普资源供给的新模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能力,服务学生”的原则,在学生活动、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为学生打造优质课后服务场所,让孩子们在轻松玩乐的同时感受科学的魅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不断助力教育“双减”,让学校、家长、学生充分认识科普的价值。
今后,蒸湘区将进一步协调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它们的合作、对接、沟通与服务,实现科普阵地共享、科普活动共建,做好科普加法,持续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提升全区青少年科学教育水平,增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点到面地实现科普服务“双减”措施的全覆盖。(曾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