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3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邹永宁 蔡育平)连日来,长江日报推出的黄陂区罗汉中学教师郑铭系列报道打动了无数读者,乡村教师郑铭每年家访100多次、两万里家访路不忘初心也触动、激励着武汉的教师群体。9月13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出号召,希望全市教师向郑铭学习。
2021年8月29日,郑铭骑在乡间小路上去家访。记者彭年摄
2021年8月29日,郑铭来到学生吴蕙朵的家中。记者彭年摄
武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李超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郑铭老师每年家访100余次,27年走过两万里家访路;她关爱留守学生,无私奉献,和学生、家长亲如一家;她扎根乡村,田野上处处是她的课堂。郑铭老师的事迹打动人心,她的精神更是全市教师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全市广大教师应广泛深入学习郑铭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她坚守初心跟党走,扎根乡村办教育,无私奉献育新人的崇高品格。”李超说,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希望全市教师牢记育人初心,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黄陂区,不少中小学、幼儿园已率先开展向郑铭老师学习的活动,从身边的榜样汲取精神力量。罗汉中学号召全校教师学习郑铭的事迹和精神,鼓励大家争做“郑铭式乡村教师”。该校校长易建敏表示,一次家访并不困难,27年坚持家访、对学生永恒不变的关爱与呵护,实在难能可贵。郑铭老师用心中的大爱去感化一个又一个乡村的留守儿童,从根本上去引领这些童稚对未来命运的追寻。“我们要向郑铭老师学习,在平凡的育人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育人业绩,以不渝的职业操守,用脚踏实地的行为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回应党和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新期待、新要求。”
黄陂横店临空小学教师包显兵在学习了郑铭的事迹后,动情写下诗歌——“温暖在行走中传承,迷失的少年,有了前行的方向;无助的家庭,升起美好的希望。”黄陂区盘龙城中心幼儿园请全体教师阅读郑铭老师的相关报道,学习她的事迹,并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反思和改进。该园园长黄晶说,郑铭多年如一日的家访,直视了留守学生真正的需求,在与学生“亦师亦母”的关系中,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我们要一起努力,以优秀的教师事迹为灯塔,以一颗热忱的心投入教育事业,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编辑:舒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