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2025年05月12日21:53:04 教育 1029

“要给到孩子一些真实的情境,让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节日。这样,美育浸润行动才能真正落地。”4月30日中午,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正在进行“国宝探索之旅”的主题活动,观摩过一至五年级热火朝天的现场美术比赛,又欣赏了同学们花费几周制作的一件件国宝文创,该校教导处副主任陆瑛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活动筹备过程,两位学生记者则在一旁拍摄记录,澎湃新闻记者不由感到,自己也在这次盛大的校园活动中构成了一个情境。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4月30日,进才实验小学的小记者,和澎湃新闻记者一起采访。 王昀 图

距上海博物馆东馆只有两公里,进才实验小学乐于用好这一在地资源。在博观大课堂“国宝探索记”美育计划基础上,陆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细化,形成“国宝探索之旅”。希望通过美育浸润,把跨学科的教育、职业体验等串联在一起。尤其是,该校结合心理季活动展开国宝探索,也是以修物来疗心。也即“带动自我价值体现,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实现艺术审美、心灵成长与文化传承的多重滋养。”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同学们的作品除了提交给“国宝探索记”美育计划之外,也将有机会在学校博物馆展示。“家长反馈,小朋友通过这次活动,真的迷上了上博,一有空就拉着家长,要去上博研究当时的服饰、纹样是怎样的。最后都能一一说出名堂。”因此,陆瑛特别希望,文博机构的这类美育计划能够延续,学校能够与之形成长期链接。

现场比赛:从美术课堂,到集体节日

4月30日的活动主要与美术创作有关。中午12:00-13:35,各年级的同学们要进行现场比赛。每间教室里都有二三十个参赛的同学。一个月前,以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展品为素材,学校向同学们发起“国宝探索之旅”创作邀请,感兴趣的同学就可报名,整个美术教研组都在行动,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年级。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一年级同学做的是“文物修复”,即补全陶罐上的花纹。 张智 图

一年级做的是“文物修复”,由陆勤勤老师引导。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需要框架性的支持,陆勤勤从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古代陶瓷馆,选出一组纹样有特点的陶罐,将其转化成平面的造型,并去掉侧边一半纹样,使其留白。这一半就是需要进行“修复”的。以此,同学们可以认识陶罐上的花纹,进而体察其中的对称之美,也可以在补全过程中延伸自己的联想。因此,即便是同一个原型,补全出来的花纹也不尽相同。这让小朋友从小就能通过动手领会到美的共通和多元。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二年级的同学在画“素雅青花”。 张智 图

二年级的孩子有更强的自主性。周珊珊老师给同学们的题目是“素雅青花”。在发布信息后的一个月里,同学们各自都已去过博物馆,找寻自己喜欢的素材——中国历朝历代的青花纹样都有变化,有花鸟鱼兽和人物,也有繁复的纹路等。而二年级的美术课,就在教授点线面的知识,以及如何组织运用。由此,同学们就把自己擅长的点线面结构、喜欢的内容素材等,组织在这次作品中。“爱画画的小朋友,发散性思维都很强。即便画传统青花瓷,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去复制。”周珊珊说,大家借由自己的审美,在传统内容上叠加新颖的东西,既是传承也是创新。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三年级的同学用剪纸呈现国宝。 张智 图

结合美术课的进度,三年级的题目是“文宝剪趣”,张烨老师请同学们在纸上剪出上博国宝文物的形状和图案。同学们已从上博东馆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物——尤其是大克鼎、玉神人等纹样和形制对称的国宝。同时也酝酿好了自己的图样,最后有剪有刻,阴阳结合,把国宝呈现出来。学校则采购了扇面、面具等,剪好的作品可以装饰在上面,看起来更像是文创产品。也许剪纸需要格外专心致志,这间教室是所有比赛教室中最安静的。“之所以选取剪纸这一具体形式,是要鼓励孩子们更加投入。”张烨提到,这一个半小时比较充分,哪怕有同学中途剪坏,也可以重新动手再做。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四年级同学对文物进行写生。 张智 图

四年级的题目是“文宝写生”,由汪未雄老师负责。高年级的美术课偏向写实。同学们去上博东馆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国宝,进行观察和记录,回到教室里来写生。由于条件所限,难以组织这么多同学直接去场馆写生,但同学和国宝之间的心理距离还是在这一过程中拉近。有人描摹王羲之的法帖,勾勒其中的笔意;也有人细细打量商朝父乙觥,试图用铅笔涂抹出它的形状和光泽。汪未雄说到,虽然当下媒介技术发达,看到文物的样子并不难,但动手把物件画出来,仍然十分重要,对孩子而言,这是深度学习的过程。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五年级同学把国宝画成水墨画。 张智 图

“古韵水墨”是五年级的主题。五年级开设了国画课,也有“创意水墨”学生社团,孩子们可以凭兴趣选择,由美术教研组长龚丽英老师负责。“每次社团课一个多小时,画画给我带来乐趣,让我感到放松。”马珂文同学画的是浓淡相宜的青花瓷。她喜欢齐白石,自己也想成为艺术家。在小学生中普及国画并不容易,不过,经过将近一学年的熏陶,哪怕是国画零基础的孩子,如今也能让国宝以水墨形式呈现在宣纸之上。国画专业出身的龚丽英,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编纂了一套校本课程。她表示,这套课程仍然在推陈出新,未来也会收入本次国宝探索的内容。

自制文创:动脑筋找材料,和家长一起修物疗心

在现场美术比赛之外,还有不少同学,在家长的支持之下,各自做出富于创意的国宝文创,也都交到学校。4月30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一一欣赏了这些作品,并请这些小小创意家讲述了创作过程。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范铭妤和她制作的“青铜回响:现代之鼎”。 张智 图

同学们善于发现和运用身边的材料,其中也生发出很多创意。一(3)班的范铭妤,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后,和家长一起找到了泡沫砖,在上面画上花纹,涂上青绿和金色的颜料,粘贴组装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方鼎,命名为“青铜回响:现代之鼎”。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刘梓逸和她的“新子仲姜盘”。 张智 图

而五(9)班的刘梓逸被春秋时期古人以物传情的故事打动,用彩陶做了一个“新子仲姜盘”,其中的物件也能旋转。与原版子仲姜盘的肃穆青铜不同,刘梓逸有意把小动物做成了彩色的,让它们更加活泼,又将手把变成花朵和枝叶,使其更富春天的浪漫气息。另外,她还把铭文改成“童子刘梓逸制盘/法子仲姜盘/2025年4月”。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薛子蘅和他做的“神兽觥”。 张智 图

参照商父乙觥,三(10)班的薛子蘅用陶土做了一件“神兽觥”。经过一次次调整,他才调整好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做出基本的造型。这件国宝的颜色也并不单一,薛子蘅花了很多工夫,去寻找和调配相应的深蓝、浅蓝、青色和金色。在带到学校的过程中,这件作品还淋了雨,略微有些掉色,因此更显沧桑。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袁浩然拿着他做的立体书。

二(2)班的袁浩然做了一本立体书,把上海博物馆印象深刻的文物,都装在了里面。他说,其中有许多有趣的立体小机关,又好玩又能让人学到知识。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解珺棠和他的作品“历史:时间的印记”。 张智 图

同学们也借由自己的创作,表达对历史、对时间的感慨。“时间可以回到终点,人类不能回到昨天。”二(4)班的解珺棠,常和家人去上博观展,他这次做了一件饱含历史意味的作品,钟盘上以不同朝代的代表文物作为时点——从仰韶文化的彩陶网纹船形壶一直到清朝粉彩蝠桃纹瓶,下方则是大克鼎。青绿色的大克鼎是平面造型,用纸壳做成,经过描线上色;钟盘上的文物则是立体的自制泥塑,表针可以走动并扫过它们。这件作品名叫“历史:时间的印记”。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张一帆在讲述他做的晋侯苏钟。 张智 图

三(11)班的张一帆在做晋侯苏钟时,也比较关注时间的细节。给它们涂上青绿色之后,又用了金粉点缀,来显示对应不同出土时间的不同颜色。他用橡皮泥一一捏出小球,又用白胶粘在钟的表面,正面反面一共粘了一百多个,还利用废弃的吸管、筷子和纸杯,制作了基本的框架。因此,他花费了两个星期,只做出三件钟。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王乐了和她的作品“古韵钟鸣:我与晋侯苏钟的时空对话”。 张智 图

而二(4)班的王乐了做的是“古韵钟鸣:我与晋侯苏钟的时空对话”。她和妈妈用橡皮泥直接捏了三件小钟,又用纸搭起骨架,以黑色橡皮泥包裹,做了其余十来件大钟。最后刷上青绿的颜料,又用大头针固定在木架上。她感到,这个过程就是自己在和文物对话。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余安妮和她的绘画作品。 张智 图

也有同学希望把自己代入场景之中,绘画创作是最简便的方式。五(7)班的余安妮,从小对中国古代文明感兴趣,也喜欢二次元。她起初想选大克鼎作为创作题材,但后来发现,西周晋侯苏钟的一个未解之谜似乎更有意思——当时古人到底是用什么工具,在坚硬的青铜表面刻下这些铭文?她就此有了灵感,借助这排编钟的元素,去表达古今之间的时空对望。“文物能记载历史。希望更多和我一样喜欢二次元文化的年轻人能看到中国文物,大家一起探索。”为了把这幅画又快又好地创作出来,余安妮还带病专门去上博听了一次讲解。

在对国宝的探索中,让美育浸润小学校园与家庭 - 天天要闻

马梓惠和她的作品“笔墨纵横,描绘千年前的来信”。 张智 图

同样以古今穿越为线索,二(8)班的马梓惠则创作了一幅名为“笔墨纵横,描绘千年前的来信”的画。她第一次走入上博时,感到这些千年前的文物在向自己招手,似乎和人一样有情绪和感官,于是把大克鼎画成坐在砖墙前娓娓讲述的老人,把粉彩蝠桃纹瓶画成在春天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还有两个正在跳舞和弹琴的人,是要发扬和继承这些文化的精神。

“人都是崇尚美的,发现美、观察美和表达美。在美的浸润之中,一个人的三观就会比较正。现在小朋友双休日也很忙。这里琳琅满目的作品,真的是因为家长支持、学生热爱,我们老师积极参与。”陆瑛希望,未来这类活动能给出更多时间,让孩子能深入体察,进行研究或创作,让国宝的美更充分地助力孩子成长。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察隅县举办学前保育员技能提升培训班 - 天天要闻

察隅县举办学前保育员技能提升培训班

近日,察隅县举办学前保育员技能提升培训班。 此次培训班为期10天,培训班邀请了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担任讲师,围绕幼儿心理发展、卫生保健、安全防护、急救技能、家园共育等多个方面展开教学,切实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察隅县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据了解,下一步,察隅县将继续加大投入,优化培训体系,推动学...
昆山教育“创艺空间” 焕新布展! - 天天要闻

昆山教育“创艺空间” 焕新布展!

昆山教育“五育”创新实践 再添文化新名片! 今年5月 市教育局机关一楼大厅 "创艺空间"焕新布展 我市3所中小学校 美育成果集中亮相 展示昆山教育新时代 "五育融合" 改革新样态 昆山教育"创艺空间"以"创领未来·艺启成长"为核心理念,以"创"为轴,承载创意表达、科创思维、教学创新的教育探索;以"艺"为脉,贯通艺术审美、美...
“贺州追光”未成年人关心关爱项目(平桂区)首场宣讲在平桂区实验小学举行 - 天天要闻

“贺州追光”未成年人关心关爱项目(平桂区)首场宣讲在平桂区实验小学举行

5月12日,“贺州追光”未成年人关心关爱项目(平桂区)首场宣讲在平桂区实验小学举行。该项目系列宣讲活动将在我区20所中小学校陆续开展,通过励志故事分享、才艺展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安全防护知识宣传、互动访谈等系列内容,向广大未成年人传递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树立应对挫折和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同时对校...
县第一中学开展“教育共同体教学交流日”活动 - 天天要闻

县第一中学开展“教育共同体教学交流日”活动

近日,县第一中学举办 “仁化县教育共同体教学交流日” 活动,通过高级教师教学展示,搭建城乡教师深度交流平台。 活动当日,县第一中学全体高级教师纷纷登台,精心准备并开设45分钟公开课。课堂上,教师们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教学过程,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后,来自仁化中学、实验...
首届南安特教职专班学生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顺利举行 - 天天要闻

首届南安特教职专班学生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顺利举行

匠心育特苗 技能绘未来 首届特教职专班学生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在南安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与南安职业中专学校联办的首届特教职专班学生即将迎来毕业时刻。5月8日,特教职专班学生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活动在南安职业中专学校顺利举行。此次考核不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检验,更是为他们铺设通...
上海现有超12.3万名注册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一半 - 天天要闻

上海现有超12.3万名注册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一半

2025年,对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门急诊片区科护士长姜金霞来说,已经是她从事护理工作的第21个年头了,拥有博士学位的她同时还是同济大学护理专业研究生导师。她精通各项急救技能,为抢救濒危患者,曾多次在急救床上连续守护数十小时,常常被同事们称为“女汉子”。2025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姜金霞荣获2025年“上...
AI+课堂,开启个性化教育新征程~ - 天天要闻

AI+课堂,开启个性化教育新征程~

5月9日,哈密市第四中学举行第四届正雅教研节暨伊州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聚焦“AI赋能教学”。与会老师们在四中校园内观看展示的学校教学改革成果墙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滕兴摄此次推进会由哈密市教育局、伊州区教育局主办,哈密市第四中学承办。活动分为哈密市第四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
重庆青年职院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 天天要闻

重庆青年职院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近日,为深入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特邀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电气学科学术带头人程安宇来校,作题为《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器架构及设计》的专题学术讲座。活动现场(学校供图)据介绍,程安宇现任汽车智能网联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研...
自贡开放大学到达州开放大学考察交流 - 天天要闻

自贡开放大学到达州开放大学考察交流

5月8日,自贡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吕俐带领分管领导、中层干部一行到达州开放大学考察交流。达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蔡飞舟,党委副书记、校长蔡晓勇等陪同参观校园环境、办学设施及办学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