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二年级题目答案的不确定性,看当前社会上的诸多乱象!

2025年01月22日10:24:03 教育 1187

昨天晚上,我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令人不解的幕。一个二年级的题目,让我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愣是花了半个多小时,也做不出来。我一度怀疑是自己的智商严重下降,于是我就把这道题的内容在网上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很多人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之前也有家长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发到网上,居然也全国的网友也做不出来。这种情况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按照常规的逻辑来讲,应该是出题人的问题,是因为题目所给的条件不足,导致无法做出准确的答案。因此,我实在不明白在国家的教材上面,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些出题人到底是什么想法,这是一种什么教育导向呢?我想最后的结果就是以老师的解释为准,也就是说以“权威”的解释为准。

从一个二年级题目答案的不确定性,看当前社会上的诸多乱象! - 天天要闻

大家可以看一看,就是上图这个题,二年级的题目,本身是为了考验孩子的乘法与加法的技能,但是问题却是谁先到达河对岸,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做出准确的答案。孩子说是数字大的最先到河对岸,但是我却认为是数字小先到河对岸。因为距离不明确,都是六片荷叶,只是上面的数字不同而已,更没有说明这些数字的意思,也没有说明青蛙的差别,所以根本都无法判断谁先到达河对岸。其实之前我在网上也看到过一些人类似的疑问,有些小学题目,即便是一些幼儿园的题目,一个大学以上文凭的父母也未必做得出来。而这就是产生一种严重的情况,那就是不确定性的出现。可以说,如果连知识都出现了不确定性,那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就会出现同样的价值取向,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及到社会发展更不利。

从一个二年级题目答案的不确定性,看当前社会上的诸多乱象! - 天天要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存在大量类似于这样的现象,比如我经常所讲到的法律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不确定性,就容易让群众产生恐惧心理,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只能被动地听从所谓的“权威”来解释。甚至很多“权威”的解释与人们的日常认知和传统道德相违背,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矛盾,也动摇了人们的法治信仰,出现了极端恶劣的社会负面效应。我们比如对正当防卫的判断,因为法律的模糊性,导致一些人面临不法侵害时,无法有效判断什么行为才是正当防卫,因此根本都无法维护好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一些所谓的“法律人”之间的意见也并不统一,这就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一些腐败分子制造了滥用权力的空间。

从一个二年级题目答案的不确定性,看当前社会上的诸多乱象! - 天天要闻

再比如我们在干部选拔中的标准,同样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到底什么是优秀,什么是好干部的标准,什么样的干部才应该提拔使用?我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个标准说白了就是没有标准,因为好干部的标准跟干好工作的标准又完全不同,全靠上级一张嘴。也正因为如此,当年牛群和冯巩就在一档相声中,说了这么一副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也正是因为这种选人用人机制的不确定性,导致大量优秀“老黄牛”式的基层干部失去了工作热情,很多干部在奋斗了多年,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之后,才发现自己离“优秀干部”的标准并不符合,至少差到了哪里,他们不清楚,所以很多人也就直接“躺平”了。

从一个二年级题目答案的不确定性,看当前社会上的诸多乱象! - 天天要闻

我们比如说近些年非常流行的“干部年轻化”制度,一些年轻的干部被火箭式的提拔,说是优秀,但是哪里优秀,有什么成绩,没有人能够看得出来,只能靠领导来认定。不仅如此,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看出来,这些年轻干部之所以能够被快速提拔晋升,不外乎其强大的背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所谓的“优秀干部标准”是不是就是一句空话?前些天江西上饶的大量年轻干部都暴露出这样的问题,而这种不正之风的蔓延,这种腐败现象的出现,其实根源上就是选拔干部标准上的不确定性,单纯依靠上级领导的认定而不考虑实际工作成绩,更不考虑群众的反映,是极不合理,也是极不公平的。

从一个二年级题目答案的不确定性,看当前社会上的诸多乱象! - 天天要闻

如果大家经常看我的文章,还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我记得以前在某个高速检测收费站。一些执法人员拦住一辆证件齐全的货车,上来二话不说,就说别人不合格。当这个司机师傅表示自己所有证件齐全,也全部按照道路交通的要求来做的时候,居然惹恼了这些执法人员。最后一名执法人员居然嚣张地说:我今天必须给你查出一点事情来!其实我们也能够看出来,其实这也就是执法标准的一个不确定问题,导致这些人拥有着巨大的操作空间,才可以任意侵害老百姓的利益,肆意践踏国家赋予的权力。如果所有的标准都是确定的,我个人认为,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让人愤怒的现象。虽然我一直都反对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但是在有的事情上,如果单纯用机器来替代的话,确实能够减少群众很大的麻烦。

从一个二年级题目答案的不确定性,看当前社会上的诸多乱象! - 天天要闻

综合以上的内容来看,其实在很多领域的不确定性,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当前社会很多矛盾的出现,基本上都与这些内容有关。何为公平?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待同样的事情上,标准不一样,所以才导致很多人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何为公正?也就是说一些事情的处理上,与人们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甚至相反,不仅违背了人们的正常认知,也违背了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念,所以才会出现不公。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而是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应该秉承同一个标准,这才是确定性原理。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就像法律法规,同一个行为,同一个结果,处罚标准应该一样,这才是确定性。即便里面有些许的改变,但是也必须符合人之常情,符合道德伦理的认知才行。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考志愿潜规则:这样设置“冲稳保”,录取率翻倍! - 天天要闻

高考志愿潜规则:这样设置“冲稳保”,录取率翻倍!

直播预告:直播时间:明天(7月3日)10:00主讲人:陈云堂 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专家组成员直播主题:1.志愿填报的零基础干货分享2.录取规则、志愿顺序深入解析3.高考志愿填报全流程演示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预约: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深入理解录取规则和科学安排志愿顺序是确保成功录取的关键。必须明确平行志愿和顺序志...
逐梦藏蓝 由我守护——吉林市公安局圆满完成2025年公安院校招生政审工作 - 天天要闻

逐梦藏蓝 由我守护——吉林市公安局圆满完成2025年公安院校招生政审工作

藏蓝守护 梦想的起点,我们为你守护! 近日,吉林市公安局教育训练处圆满完成了2025年公安院校招生政治审查工作,为众多心怀“警察梦”的莘莘学子铺就了通往藏蓝警营的关键一步! “谢谢李警官!要不是您,孩子的梦想就卡在这了!”近日,考生家长将一面印着“真诚贴心为人民,高效规范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吉林市公安局...
本科生毕业后摆摊被老师要求删视频?大连医科大:不属实,支持学生以各种方式就业 - 天天要闻

本科生毕业后摆摊被老师要求删视频?大连医科大:不属实,支持学生以各种方式就业

奔流新闻讯(记者沙金萍 实习生李佳睿)一名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的女生,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毕业后摆摊卖冰淇淋的视频获得广泛关注。近期,该女生再次发视频称,接到学校原辅导员的电话和微信消息,称其视频内容会影响学校声誉,要求删除。7月1日,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回应媒体称这一说法不属实,学校支持学生以各...
中式烹调师证书怎么考? - 天天要闻

中式烹调师证书怎么考?

中式烹调师证书的考试流程并不复杂,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系统的准备。以下是具体的报考步骤和备考建议:首先,考生需满足报考条件。初级证书要求1年以上从业经验,中级需4年,高级则需7年,且需提供单位工作证明。部分地区还要求参加指定机构的培训课时,
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成立未来技术学院 - 天天要闻

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成立未来技术学院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座谈会暨未来技术学院成立大会在珠海校区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校长于吉红、常务副校长王守军、副校长孙红培,珠海市副市长黄振球等出席会议。 成立大会上,程建平强调,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陇西县2025年高中招生录取结果公布 - 天天要闻

陇西县2025年高中招生录取结果公布

来源:陇西教育资讯 编辑|陈丽珍 责编|马世雄主编|左向臻 监制|马国强 欢迎关注“看陇西”【追赶发展 人大代表在行动】蒋胜强:深耕教育一线 履职为民担当陇西县政协围绕道地中药材种子种业创新发展开展微调研【中医药发展看陇西·我在陇西卖药材】张学成:把西北道地好药材卖到全国全世界...
邯郸市2025年中考成绩发布提示! - 天天要闻

邯郸市2025年中考成绩发布提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我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成绩,拟于 7月2日 公布;八年级地理、生物成绩拟于 7月4日 公布。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知成绩:1.通过报名时预留的手机号码接收成绩短信。2.登录邯郸市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邯郸招生考试”,进入“自助查询”点击“中考成绩查询”。3.登录邯郸市中考管理平台官方网站:...
邯郸市2025年中考全市分数分档表 - 天天要闻

邯郸市2025年中考全市分数分档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25年全市中考分数分档表监制:李杰主编:王斌、何丽莎、许正阳‍‍‍本期编辑:王静‍‍‍‍‍‍来源:邯郸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原创新闻内容,任何媒体、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中考高分“遍地”,今年分数线会涨吗? - 天天要闻

中考高分“遍地”,今年分数线会涨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蒙和 金丹丹 6月30日晚,中考成绩发布,很多考生和家长度过了不眠之夜。 杭州主城区的考生在考前就填好了志愿,所以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一下从“我考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