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要良教授讲哲学的3个用处:教人不死、脑子清楚、好好说话

2024年11月01日09:22:04 教育 1749

为何当代青年对哲学热情不高?

在同济大学哲学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的3个用处:教人不死、脑子清楚、好好说话 - 天天要闻

每年仅有少数几位本科生选择报考哲学专业,但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报考人数激增,大约每三到五名考生中只有一人能被录取;而博士阶段的竞争更为激烈,今年共招收16名博士生,却吸引了130人报名,比高考竞争还要激烈得多。

这种“本科学习冷清,博士阶段火爆”的现象在全国其他高校的哲学系也普遍存在。为何成年人越来越倾向于深入研究哲学?我个人今年招收的一位博士生,年龄甚至超过了我本人,表现得尤为出色。

当代青年为何对哲学缺乏兴趣?为何对这门充满智慧的学科提不起劲头?第一个原因已在前面提到。第二个原因可能与我国的教育体系有关。当前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应试,而非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最大的问题。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的3个用处:教人不死、脑子清楚、好好说话 - 天天要闻


举个例子来说,2000年我在德国居住期间,邻居家有个小孩是高一学生。一天,他邀请我去参观他的工作室。那个工作室位于家里的阁楼上,令人惊讶不已:整个阁楼都被他布置成了一个工作室,宽敞的桌子上摆放着他用细小的铁轨搭建的整个德国铁路系统模型,而且是电动的。

他问我想去哪里,我回答说去慕尼黑,他按下开关,模型火车就启动了。当时我对他说:“你已经不需要上大学了,你已经是一位伟大的电气工程师。”

相比之下,德国的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上午上课,下午自由活动。尽管如此,德国却是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民族之一,算上德裔在美国的获奖者,总数超过二百人。他们似乎并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只上半天学!

而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被形容为“过度学习”:在本不应该过分投入学习的年龄段,学生们却被迫拼命读书,一旦考入大学,便认为“终于解脱了”,不再继续学习。实际上,大学才是应该全力以赴学习的地方。

因此,大学里的“学习风气”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们认为,经历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长达十余年的刻苦学习,上了大学理应得到放松。更重要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生未能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而是陷入了刷题的循环中,这对民族的未来发展构成了威胁。

在这种体系下,哲学自然没有立足之地。此外,我们的社会尚未建立起自由讨论的空间,而哲学恰恰是一门需要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学问。没有一个开放的讨论环境,哲学也就难以找到发展的土壤。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的3个用处:教人不死、脑子清楚、好好说话 - 天天要闻


我女儿小时候非常喜欢写作,尤其擅长“叙事”。然而,仅仅过了两个学期,她就失去了兴趣,因为老师总是批评她的作品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标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将日常小事与如此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显然是不合理的。最终,她转向了绘画。

另一个影响因素在于,历史上的一些事件使得哲学一度成为“大众哲学”,甚至建立了所谓的“哲学村”,让普通民众也能接触到哲学。虽然让更多人接触哲学并非坏事,但它也导致了人们对哲学的误解。每当有人问我职业时,我回答说我是研究哲学的,他们通常的第一反应是:“哦,你是做政治工作的。”这反映出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已经偏离了其本质。

为什么法国高中生必须接受哲学考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只有法国将哲学纳入高中毕业考试(即“会考”)的一部分。不同于中国的高考,法国的会考是指高中生毕业时参加的一次考试,合格后将获得文凭,之后无论何时想上大学,都可以凭借该文凭申请。这意味着,公民只要拥有高中毕业证,就有资格在任何年龄申请进入大学学习。

回顾2010年法国的高中哲学考试题目,其中包括以下三个问题:

追求真理是否可以脱离利害关系?

艺术能否脱离规则存在?

解释托马斯·阿奎那的一段文字。

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完全可以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第一个问题探讨的是追求真理是否可以不带功利目的;第二个问题触及了当代艺术对传统界限的挑战;第三个问题则是对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观点的专业解读。

为什么法国的中学生必须通过哲学考试才能毕业?

法国的一位哲学家解释道,就像游泳需要学习一样,思考也需要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训练逐步培养的。这一理念源自17世纪以来的启蒙思想,强调自由思考的重要性,即没有自由空间,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思考。这种启蒙精神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欧洲的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哲学的三大特点

在我看来,哲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独立与自由的思考:哲学强调彻底和批判性的思考;

宏观视角的思考:哲学关注的是世界的重大议题和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富有想象力的思考:哲学鼓励超越常规的思维模式。

哲学的三大用途

2012年,在南开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我谈到了哲学的三大用途:

哲学使人长寿:历史上从未有过哲学家自杀的记录,这或许是因为哲学教会人们面对生死的态度;

哲学使人头脑清晰:哲学的核心在于逻辑,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清晰度;

哲学使人善于沟通:哲学起源于对话,有助于提升交流技巧。

如果将上述三点作为哲学系招生的宣传语,即“哲学教你长寿,哲学让你头脑清晰,哲学教你更好地交流”,相信能够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哲学专业。在现代社会,清晰的思维和有效的沟通无疑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总而言之,学习哲学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学术成就,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哲学获得人生的启迪,理解生命的意义。这一过程唯有通过哲学的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产品形态,带来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 天天要闻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产品形态,带来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7月8日,豆神教育在北京举行“AI-Class新物种登场:定制每个孩子的AI超名师课”新品发布会,首推全新产品形态超能训练场和学伴机器人。豆神教育提出,站在未来看现在,每个孩子都要有一个学伴机器人和一个AI超人名师,AI双师+超能训练场+学伴机器人,共同构成AI教育新范式。此次新品发布不仅是豆神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
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举行 - 天天要闻

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举行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7月8日下午,以“弘扬中华文明 担当文化使命——做好接班人”为主题的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在新华书店滇池路店成功举办。本届活动由昆明市妇联、市文明办、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家庭阵地作用,通过...
农学考研冷门逆袭:这个专业,国家线都在“劝你上岸” - 天天要闻

农学考研冷门逆袭:这个专业,国家线都在“劝你上岸”

每年考研都有一句“江湖传言”:农学是考研最大性价比战场。国家线低,竞争小,调剂多,还有机会逆袭进“211”“双一流”。如果你正在为考研选择专业焦头烂额,不妨把目光移到农学门类,尤其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学里最容易“捡漏”的方向之一。为
上海考生不“恋家”了!人工智能专业成高分生首选,更多人跟着“高铁”选学校 - 天天要闻

上海考生不“恋家”了!人工智能专业成高分生首选,更多人跟着“高铁”选学校

正值大学招考季,今年的高分考生青睐什么专业?近日,本科批次志愿填报已结束。记者从多所沪上高中获悉,工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明显升温,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大数据等理工科专业备受考生青睐。此外,公安、海关等就业前景比较明确的专业,报考热度也在上升。从“05后”考生的志愿填报中,老师们也读出了更...
【微动态】解放军总医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天天要闻

【微动态】解放军总医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7月3日,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医院领导和陈香美院士、付小兵院士、张旭院士、唐佩福院士等18位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增列2025年度24名博士生导师、66名硕士生导师的申请,其中,优秀青年专家占比80%;批准春季学期182名研究生博士学位、325名研究生硕...
深圳中学高中园今年计划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7100人 - 天天要闻

深圳中学高中园今年计划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7100人

7月8日,深圳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来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其间,记者走访深圳中学高中园,了解到深圳中学高中园2025年秋季将新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到7100人。据了解,深圳中学高中园坐落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深圳中学负责承办的市属公办高中园。深圳中学高中园由深圳中...
学霸啊,你是为老师争名气的,怎么能不填报清北呢? - 天天要闻

学霸啊,你是为老师争名气的,怎么能不填报清北呢?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三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其他名校而解散班级微信群,网传聊天记录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老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老师、家长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化整为零”。该老师还表示“明天上午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