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银时
编辑|南烛春之晚
被世界公认精于数学的中国,已经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蝉联五届冠军了。
但是就在最近,第65届奥林匹克竞赛竟然爆冷。
被人寄予厚望的中国竟然没拿冠军,连胜被美丽国终结,屈居第二名。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的参赛选手中有四个都是亚裔。
看到国际赛事被友军痛击,不禁让人想到同样是数学竞赛出名的姜萍。
如果让姜萍来参加这个比赛,她能拿到什么样的成绩呢?
01、痛失六连冠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第6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成绩公布了。
和往常一样的是,中国的排名一眼就能找到。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排名第一的换成了美国。
这是中国“五连冠”之后的第一次失败。
在“远征”奥林匹克六连冠的路上被击败,自然是让人开始关注比赛的细节。
细看排名总分,位居第二的中国和位居第三的韩国拉开了20多分的差距。
但是和美国仅仅只有2分之差,这不禁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按照往常的发挥,中国的选手应该不会出现“意外”的。
如果要败,那就很有可能是美国“请了高手”。
这次比赛在英国举行,总共100多个国家600多名选手鏖战两天。
身在异国他乡,每天4个多小时的高强度计算,
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和定力,很难能拿出来成绩。
这就不得不说中国选手的强大之处了。
65场奥林匹克比赛,中国就拿了24次第一。
剩下的第一平均给其他国家,算下来相当于每个国家只拿了约0.4个第一。
这真的是“高下立判”了。
那为什么这次会“大意失荆州”呢?
回看五连冠的比赛:
2021年最低也不低于200分,2022年更是一举超过250分。
这次2024年却只拿了190分,和之前比起来显然是有些许差距。
根据网上热议的声音不难看出,中国的选手在第五题摔了一跤。
其他题目都是正常的算式,求解,或者让某段算式成立。
第五题则全是文字描述,考验的不仅仅是计算能力,甚至还有联想能力。
算数我们敢说第二,很少有人敢说第一。
但是既要算得准,又不能联想出错,就无疑是加大了难度。
比赛结束后,美国也是紧接着就炫耀了自己队获胜的照片。
几个略显稚嫩的选手一起举着美国的国旗,脸上洋溢着笑容。
但是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六个人里,四个人都是亚裔面孔。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次中国屈居第二的原因找到了——被友军痛击了。
通了,都说得通了,中国人败给中国人,合理!
这也能侧面看出来中国人的数学水平是受到全世界认可的。
美国队还要请“亚裔外援”,这无不彰显着国人数学领域的天赋。
02、世界公认
如果你认为中国拿走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奥林匹克第一不能说明什么。
那么华人成为美国奥赛主要战斗力就能完全说明一种情况:
“全世界都在慢慢地认可中国人在数学领域的天赋和汗水。”
美国不仅仅是在数学领域开始启用华人选手。
涉及到大部分计算的化学、物理等奥林匹克赛事也主要用华人参赛。
虽然很明显是“中国人打中国人”,但这也是一种认可。
不过在网友眼里,这种认可具有两面性。
美国用中国选手,这应该是中国人的骄傲;
但是被代表美国参赛的中国人打败,就有种“大水冲了龙王庙”的耻辱感。
其实在很早以前,网上就流传着奥赛是“中国内战”的说法。
也有国外网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认为中国屡次第一是因为只有中国还在重视奥赛,其他国家早就不在乎了。
但是谁能想到,这刚失手一回,没拿第一,
同样还是这些人,却在说着奥赛的成绩是国家顶级智力的具象化。
这些人在我们落后的时候会强行“划分三六九等”,从而体现自己的优越性。
如今中国站起来了,这一套说辞自然不攻自破,就开始打哈哈找借口。
他们现在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这方面确实优秀,因为全球唯一一个满分,就在中国。
奥赛满分什么概念?
国际数学高林匹克竞赛是全球公认的最具有影响力、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
能拿满分就说明他已经在这个水平的数学领域,站在同龄人的顶点了。
年仅十余岁就俯视群雄的感觉,真是从未有过。
作为第65届比赛中全球唯一的一个满分选手,史皓嘉从小就在数学领域出类拔萃。
上了高中之后,直接就由顶尖的团队和教练开始指导学习奥数。
如今能有这样的成绩,自然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在史皓嘉之前,已经有三位连续两届考满分的学生了。
可以见得奥数在中国选手这边简直“手到擒来”。
不过这次奥数惜败美国,也扯出了前段时间的姜萍。
大家都有一个疑惑,姜萍的实力上奥赛,能排第几?
03、奥林匹克和阿里巴巴
不论是全球性质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还是18年才新兴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
两者的相同点都在于提高全球年轻学子对数学的兴趣。
但是深究下来,两者本质上却有着不小的区别。
奥林匹克是通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国内顶尖选手参加比赛。
根据比赛成绩甚至能够拿到金牌。
阿里巴巴则是只要报名,就能参加。
所以常常见到数以万计的参赛选手涌入初试。
奥林匹克要求比赛选手到赛场进行比赛,
比的不仅是专业水平,还有心理素质等场外能力。
阿里巴巴则是全程线上比赛,甚至2020年的颁奖典礼也是线上。
两种比赛的“咖位”明显不是一个量级的。
面对赛事等级上出现的差别,其实网友更好奇姜萍的实力在奥赛处于什么水平。
首先,你要知道这两种赛事所比赛的内容是有出入的。
一个是针对全球范围的数学精英,一个则是针对学生的赛事。
想象一下,姜萍的老师都能参加阿里巴巴数学竞赛,
但是奥林匹克参赛的选手则都是年龄相仿的学生,
从年龄和门槛上来讲,阿里巴巴数学竞赛要宽松的多,题目涉及范围也更宽泛。
这自然是有区别的,毕竟奥林匹克可不能出现“以大欺小”的情况。
阿里巴巴考的是高等数学的内容,主要是考数学的综合应用。
参赛选手可能包括研究生等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
奥赛则是极具数学天赋的中学生,专注纯粹的理论数学。
两者要说其实没有可比性,涉及的领域根本不同。
但是要说难度,阿里巴巴应该是目前公认的史上最难比赛。
姜萍已经无缘奥赛了,但是史皓嘉却还能参加阿里巴巴全球竞赛。
如果想要分个高低,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史皓嘉未来在阿里巴巴比赛的表现。
不过姜萍受到关注是因为中专生身份和“与其身份不匹配”的数学能力。
她在数学的领域是剑走偏锋,天赋是有的,但很有可能并不是最顶尖的。
04、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越性
看到奥赛的如此成绩,你是否会有疑问:
“为什么中国在数学领域总是要比其他国家亮眼?”
这就不得不谈到我们中国教育方面的前瞻性。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大家从小就熟知的九九乘法表和竖式计算,
在国外人眼里简直就是“邪术”。
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简单方便容易记的计算方式。
再看我们课程的安排。
我们初中学的数学内容,在日本是到高中才学习的。
我们小学要熟记的数学知识,在其他国家甚至没有硬性要求。
“数学是联系万物的学科。”
小到市井买卖,大到科技发展,数学的身影一直从未远去。
为了国家的发展,数学自然就显得无比重要。
一片坦途
从古代被周朝并列“礼乐射御书数”,到如今各种竞赛,
数学作为“联合万物的触媒”,自然是发展我国科学必不可少的基础。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
看着如今年轻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大放异彩,
不禁感慨中国的未来一片光明。
部分参考资料:
百度资讯|2024年数学奥赛:中美差距持续减小,华人学生打败中国学生? 2024-07-21
百度资讯|中国国际奥数竞赛五连冠被美国队终结! 2024-07-21
国际竞赛联盟|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和IMO谁更难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