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微步 | 蔡拥华

2024年03月31日13:35:19 教育 1322

蔡拥华 | Cai Yonghua

1968年生于广东澄海。199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黄山给了我一种奇妙无比的灵感,这里的山石松泉与中国画特有的笔墨纸砚是如此的默契。这种默契在创作中对我产生了无穷的诱惑。众所周知,中国画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文人画的出现。文人画关于诗书画印的内涵营造及其绘画题材的象征主义程式,令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东方情怀。而梅兰竹菊松的经典性与挂轴条屏手卷等形式的约定俗成,都蕴含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理想。黄山松代表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它孤独、正直、朴素,不怕严寒、四季常青,象征着铮铮铁骨的诗化精神。


——蔡拥华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黄山山石千奇百怪,情趣迥异,令人叫绝。历史上文人墨客特有的膜拜让黄山多了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思。“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历史上类似米芾拜石的经典故事不胜枚举,这象征主义的传统令眼前的山石云海演绎着无穷的文脉才思。正如我前面讲到,黄山诸多视觉元素的“蒙太奇”式呈现给了我一种特殊的文心妙境,而创作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体验,更让我的内心产生自然的流淌和激荡,这也许就是黄山的魅力所在吧。


——蔡拥华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玉屏风华 180cm×388cm 纸本水墨 2019年


恢弘格局,文人情怀

——蔡拥华山水近作读后感

文/李若晴


初见拥华兄,只觉此君飞扬俊逸,不羁洒脱,仿佛胸中丘壑万千,纵横捭阖,似非寻常之辈,令人顿生敬意却又临山却步。把臂既久,又觉此君性情温润,通透如玉,从容潇洒处又见柔和细腻,仿佛甘泉过罅,春风拂窗。


画如其人。


初观其画,但见笔墨纵横,构图大开大合,墨色对比分明,峻拔处幕天接地,天风浪浪,海山苍苍,重量感和力量感扑面而来,一派森然气象。然而仔细观之,其大手笔回寰转折之处,又不乏细致心绪,运斤工夫,奇峭之境与幽婉之笔巧妙结合,竟是清奇超逸,自有一种灵秀之气。


艺术作品往往是个人气质的独特表达,有时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已经超越了技法层面而直指艺术家的内在。它是艺术家在长期的实践与创作过程中,不断锤炼自我而展示出来的一种整体面貌与气象。在作品里,技法与艺术表现语言不过是艺术家思想表达的工具,真正展现艺术高度的,却是作者精神层面的独特观照。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白练

180cm×4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观瀑

180cm×4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欣赏拥华兄的作品,或者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的,不是笔墨,而是格局;不止技巧,还有情怀。


拥华兄除了教书育人外,还担任过八年的广州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现在又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常年奔走于教学科研、学生课业、艺术传承、学术担当的教学管理第一线,让他对岭南艺术传承、当代艺术教育走向、艺术教育对大众的引导,有着使命般的责任性思考,这也撑大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格局。体现在作品里,是起笔雄浑,溯高追远,是跌宕奇崛的高山林泉,又是苍郁悠远的岭南乡韵。


而拥华兄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又让他不时能将自己从凡尘俗务里超拔出来。他近年来收藏了不少古碑拓片与砚石,经年累月地揣摩与把玩,在古代先贤的作品前参悟妙境,在斑驳奇崛的古碑世界里寻找灵感,在清波其光的砚石中细细打磨技与道的起承转合。他对于传统山水之美的细腻感悟,滋养了一种久已失落的文人情怀,这情怀蕴含在作品里,是乡间石径的古朴可爱,是屋宇村落的情趣盎然,是深山幽树的简洁空灵。文人情怀,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可宝贵的一种精神品格,并且由此而形成中国画清旷高古的独特品格。不过,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这一种品格被严密的西方现代教学体系击倒,并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一度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令人倍感欣慰的是,近年来已有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一点,文人情怀又成为当前美术界一个热点话题,我们在拥华兄的作品中,也看到了这种久违的品格。当然,他并非以怀旧的心态来建议回到从前。对他来说,传统并不意味着仅仅保存过去,也不应仅仅成为博物馆里的古物,而应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对于过去的思索,才会有益于今天的创新。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观摩古碑。


拥华兄真诚地景仰与学习传统中国画的各种技法以及蕴含其间的精神,又积极地从西方艺术中汲取有利于自己艺术发展的养分。近年来,他有意识地从传统中走出来,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把传统融会贯通到具有独特面貌并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中去。事实上,近几十年来中国画改革与探索的过程已经表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突破,创造出既能延续中国画传统血脉又富于时代新貌的作品,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画创作最为重要的任务。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清凉台

180cm×4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山之观止

180cm×4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拥华兄曾言:“艺术是心理感知的真诚表达,无法具体来解释,但要作品与观者之间产生共振,这样才会产生艺术的震撼力。”山水画通过笔墨来具体表达,又有超越笔墨的独特力量。如果说中国绘画更多追求的是意境和哲思,那么我们在拥华兄作品里看到的格局和情怀,则是这种意境和哲思的精彩体现。从黄山的松涛瀑语、雁荡的奇幻神妙,到岭南的四大名山罗浮、西樵鼎湖丹霞的苍翠明净,拥华兄一路写来,笔墨渐工,画面愈加温润华茂、蕴藉深远,笔墨纵横的背后是才情的飞扬。


左思招隐诗》诗云:“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肴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拥华兄的心中,应该也有一份这样的山水情怀与梦想,既然现实中难以实现,那么就在画中实现吧。也正因为如此,他对于心灵的安放,比一般画家有着更强烈的渴望,也比普通画家更为珍惜创作的时间。他的许多作品,是在下班之后夜深人静之时完成的。每年寒暑假招生工作告一段落,他便乘着不多的几日闲暇,背着画板入山写生,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漱玉

180cm×4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云深处

180cm×4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我是见过太多动手不动脑的所谓劳模型画家,表面上看是全情投入,但人生经历单调,长年只在自己固有的图式里头打转,其艺术境界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伟大的作品,终归是产生于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之中,而不可能出现于个人小空间之内。身未经历风雨,心未承受磨砺,是不足以谈艺的。拥华兄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的恢宏格局与文人情怀,在他天地氤氲的绘画世界里,我们既能感受到一种天真烂漫的笔墨情趣,更能感受到生命沉醉的力量。这也说明他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于能否修炼成最上乘的“绝世武功”,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玉屏 70cm×46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寒意 70cm×46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冬景 70cm×46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白云深处 70cm×46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仙家 35cm×35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黄山微步 | 蔡拥华 - 天天要闻

玉屏 35cm×35cm 纸本水墨 2020年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 天天要闻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5月1日上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进入“五一”假期,当大部分人开始享受美好假期时,固安县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全
翁城日记 888 - 天天要闻

翁城日记 888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学生组团退裙!涉事学校致歉 - 天天要闻

60多名学生组团退裙!涉事学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称,4月底,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又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这个服装链接被封了三个月,三个月都卖不了,损失8000元左右。店主称她在学校官网看到学生们穿着自家店铺的衣服,吊牌都没有摘,而且退回来的衣服看到上面还有草。5月3日,话题“校...
劳动者之歌|边巴卓噶:为3.6万学员托起就业创业梦 - 天天要闻

劳动者之歌|边巴卓噶:为3.6万学员托起就业创业梦

边巴卓噶在自己创办的学校前(4月23日摄)。全国劳动模范、39岁的边巴卓噶是西藏现代服务业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创办学校那年,边巴卓噶才20岁,她希望通过技能培训,改变部分农村孩子没技术、薪酬低、走不出大山、养不起家庭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