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2024年01月23日17:10:46 教育 8326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降临

穿过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狭小的城区,在g234国道和s526省道夹角处,便是大雪笼罩的砚山铺英才学校。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1月19日23时,这所民办寄宿制小学某宿舍发生火灾。闻讯赶来的消防队仅用38分钟就扑灭了现场明火,但该事故已造成13人遇难,1人受伤。

遇难者均为小学3年级男生,年龄在10岁以下,且是同班同学。

事发后,河南省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等“有关部门”就加强校园安全、依法严肃追责发出重要指示与申明,涉事学校负责人已被控制,警方透露“初步怀疑是电暖器导致”。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这显然是一个残忍的黑色幽默。

因为出事的英才学校是一所办学条件相对优越、多次获得嘉奖的民办学校。该校官网曾发文称:
截至2022年底,砚山铺英才小学有720名学生、39名教职员工。学校拥有标准田径场、篮球场、餐厅、浴室等完备的校园设施,宿舍安装了冷暖空调,前期总投入超过了1000万元。
如果该校宣传属实,一个安装了空调的学生宿舍,为何需要用安全隐患极大的电暖气取暖?

当然,学校招生宣传可以夸大其词,但学校获取的荣誉是做不得假的:
自2012年建校以来,砚山铺英才小学先后被评为砚山铺镇“社会办学先进单位”、 “先进民办学校”、方城县“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南阳市“作文教学先进单位”、河南省“百强民办学校 ,以及“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校长曾被授予河南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民办教育特殊贡献奖。
综合媒体报道与天眼查数据:

英才学校系李继忠创办的民办寄宿制小学,学校已建立4所分校,出事的砚山铺村英才学校正是李继忠创办的分校之一。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一所在当地口碑出众、为农村适龄儿童提供寄宿制服务的民办学校,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这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必然的偶然。


潮起

在比现在年轻20岁的时候,李继忠获得了一个实现人生抱负的机会。

李继忠是土生土长的独树镇人,他从小成绩出色,上世纪80年代考上了当地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办学校的教师。但早在2000年,年轻的李继忠就下海了,创办了全镇第一所民办学校。

由于教学质量出色(在全镇学校成绩排名时总是第一名)、管理严格(全封闭式管理,每个宿舍晚上都有对应的老师看管),这所民办学校获得了极好的社会评价。

2012年,李继忠决定“做大、做强、做正规”。那一年,占地35亩、设置42间教室的独树镇英才学校(总校)开业了。

李继忠是舍得投入的。早在千禧年时,其他民办小学的教师工资大约是600元/月,他直接开出900元/月的起薪,绩效工资另算;其他民办学校由于硬件不足而使用马桶时,英才学校厕所、浴室、体育设施一应俱全,钢架结构的学生餐厅可供1000余人同时就餐。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整个夏天,李继忠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穿梭于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逐家逐户地上门,向家长们推销他的民办学校。

而当地村民表示乐见其成:

学得好、管得严,(英才学校)崭新的四层红楼,还是周边村子里最显眼的建筑。你说咋个不中?

由于学生数量一再增加,原有校舍不够住,李继忠开始在校外租房,每天用巴士车送学生在校外居住。

两年以后,李继忠在独树镇砚山铺社区找到一块地皮,盖起了分校。

这就是出事的砚山铺英才学校。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李继忠在办学方面“狂飙突进”,瞄准了当时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潮”的时代痛点,看准了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发展的时代红利。

南阳位于河南省,常住人口约为960万,教育人口283万,是河南省有名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教育大市,也是“待发达大市”——当时南阳市13个区县中,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而独树镇所在的方城县,恰好是其中之一。

长期以来,南阳是河南省著名的农民工输出大省,也是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最多的地市之一。

2011年,河南省经济社会调查队发表了一则报告称:
南阳市2009-2010学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总计145.8万,留守儿童约70万人,占比48.0%。
而当时的河南省财政并不宽裕,为了弥补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不足,积极鼓励民间办学力量。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鼓励民办教育。河南省积极跟进农村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并试点两免一补政策的配套措施。

所谓“两免一补”,是指面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两免一补”的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免费课本直接拨付新华书店,杂费资金与寄宿生生活费由当地财政部门在开学前直接将资金预拨有关学校。

这是当时寄宿制中小学蓬勃发展,也是李继忠敢于加大投入的重要原因。

据悉,英才学校的学生都来自独树镇、杨楼镇、保安镇的周边农村,最远的距离学校数十公里。家长们选择民办学校的原因很简单:

村办公立小学因为并校而裁撤,保留的公办学校都在镇上,离家很远、不能寄宿,家长接送很麻烦(注:当地青壮年长期在外打工,负责接送的是老年人)。

而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走热,n线县级城市的理性选择就是:把教育、交通、民生等有限的公共资源堆积在县城,打造宜居宜教的成熟社区,刺激年轻人去县城买房。

总之,教育资源的整体不足,以及资源分配的问题,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空心化的现状,因而需要鼓励民间力量进入这一领域,自适应资源错配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政策规定”与“现实情况”相悖而行的无奈。

例如,虽然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规定:
原则上,小学1-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但从2016年起,河南省鼓励农村中心小学寄宿制发展,省教育部门提出:
今后五年,所有乡镇都要有至少一所农村标准化的寄宿制小学。
国务院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低龄小学生寄宿增大了管理、心理、安全等方面出问题的概率;但中西部省份也有难处——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祖辈身体欠佳,还不如把留守儿童集中在校、封闭管理呢。

事实上,“农村低龄寄宿生扎堆”并非河南省独有,在贵州、云南等地,低龄学生(小学1-3年级学生,以及幼儿园学生)住校的现象更加普遍。因为这些省份山区众多,接送更加困难。

于是,在海量个例存在时,小概率事件几乎必然发生。

这一次,不幸降临在砚山铺英才小学。


潮落

随着十九大报告中“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农村低龄学生的寄宿问题,以及民办小学的整饬工作,逐渐被提上议题。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民办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占比监测与通报制度,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根据这一文件,各地开始调减民办义务教育。有些省份甚至规定了具体的考核指标:
预计2-3年内,省一级的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不超过5%,县一级不超过15%。
这意味着,此前鼓励民间办学、“放水养鱼”的河南省,需要落实新思维。

民办学校的经营环境变得不容乐观,李继忠的英才学校也不例外,于是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得以实施。

这里面,增效的难度很大,英才学校每年都有数名教师离职,然后再从毕业生中补充新血。

相对而言,降本比较现实。

例如按照通常理解,中国北方地区在冬季应当集体供暖(即“水地暖气”),断不至于开着大功率的电暖器。但根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采访,发生火灾的宿舍位于该校东侧住宿区三楼,该宿舍区域疑似由教室改建而成,窗户均安装有防盗网,且出事前宿舍的门是被锁起来的。

这一细节透露出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涉事学校的校舍改造。英才学校把教室改造为宿舍,且采用高低床,还没有配置暖气片等生活设施,这是不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类似的改建工作是怎么获得主管部门审批的?

一旦考虑到该校建立已经12年,电线老化几乎不可避免,大功率电器(如电暖器)导致线路超负荷、进而引发短路及火灾,似乎很符合逻辑。

其次是简单粗暴的封闭式管理。学生宿舍的窗户用防盗网封闭,学生就寝后被锁门,这些方式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标准执行条例?

在学校管理者看来,这一切都可以归咎于成本问题:

宿舍不够用,在教室放几张床就行,省去了“新建宿舍、冷暖空调配置”的成本投入;寝室的大门锁上了,宿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后勤人员的成本可以适度节约;寝室窗户安上防盗网,可以免受“学生财物失窃”的责难,学校的保安水平似乎可以调低…

单纯从“成本—效益”分析来看,简单粗暴的封闭式管理是最经济、最理性的操作手法,它唯一的缺陷是“安全性漏洞”。但在火灾等安全性问题发生之前,谁会在乎这些“小概率事件”呢?

2022年发布的方城县民办学校(幼儿园)年检结果登记表显示,砚山铺村英才学校和独树镇英才学校年检均不合格,需要整改,但具体整改内容没有公开。

于是悲剧就发生了,于是被众人热议,再于是热度散去、涛声依旧:
为了管好“不听话的小兔崽子”,低成本的管理重现江湖,该上锁的照旧上锁,一切都回归之前的“岁月静好”,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对历史人物评价道:

人生亦如磨盘,团团旋转而终无法摆脱陈陈相因。


 解决

2022年,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着手落实民办中小学的调减工作,民办学校的学生规模已经开始缩减。

例如,方城县教体局在2022年底公布了一份民办学校年检结果,通过“核定、规范、促转型”和购买学位的方法,全县43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中,停办、转型的民办学校7所,按期完成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不超过5%的目标。

为此,方城县教体局获得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单位
”的称号。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应该说,有关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很有执行力,政治站位还挺好。

例如河南省著名的教育强县郸城,一位教育口领导说到:
郸城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老百姓好不容易脱贫了,又把学费都交给了民办学校,这和义务教育的主旨不符。
但在实际执行中,有关部门难免面对一系列的尴尬。

以出事的英才小学为例,该校2024年春季的学费、住宿费采用全包的形式,合计为2600元/学期,价格在当地属于中等,但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已是当地拔尖,这也是农村的家长们愿意送子女入校的原因。

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曹占武曾表示:
河南省1577所民办小学中,乡村民办小学占一半以上。这其中,95%的民办小学都是寄宿制,低龄儿童住校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几年随着公共财政对公办学校的持续投入,民办小学的硬件优势已经不明显,但公办寄宿制小学是最近几年才建设、数量较少。
这也得到了一些公开报道的佐证。

例如南阳市教育局曾在2019年提出,在2022年底前新建、扩建18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接着又在2023年继续表示,要新开工建设32所乡村寄宿制小学。

现在,这些学校已经建成了吗?它们的收费情况是怎样的?是否满足了裁撤民办学校后的入学缺口?

如果这一系列配套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如果英才小学如其他7所民办小学一样停办、转型了,这部分学生该分流到哪些公办小学中去呢?

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披露相关信息,也希望吃瓜群众对此投来关注的目光: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有没有”的基本问题不解决,是没办法解决“好不好”的高阶问题的。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河南省某农村的民办小学门口,报到的孩子拎着行李走向学校)

在教培行业如火如荼的那些年,一篇篇《我们辛辛苦苦考上985大学,不是为了让子女上职高》的雄文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疯传,各路宝爸宝妈为教育资源的失衡而焦虑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小学火灾致13名留守儿童身亡,教育资源错配谁之过? - 天天要闻

然鹅大家似乎忘了,农村的孩子也是需要上学的,成百上千万外出务工人员也有 “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朴素心态,他们愿意从微薄的打工收入中挪出一半,甚至更多,为的就是让子女接受稍微好一点的教育,去获取黑暗中的一丝光明与希望。

——尽管那是如此微弱的希望。

教育家杜威曾说:

教育是人类社会化的过程,它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