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短视频,一位父亲仅仅因为自家姑娘没有考上好的高校被父亲家暴的新闻,难道读书真的只是唯一的出路?她没考上985高校就不让吃饭,冬天还要求她洗冷水澡。孩子没有考上心理已经够难受啦,作为父亲不应该给予安慰、拥抱,而是用最狠的方式去伤害她?只要孩子平时尽最大努力过,只要过程在哪里,结果没达到理想的,难道就可以任意伤害、否定之前的一切努力?
经常骂的孩子会形成自卑、懦弱、说谎,父母亲手把孩子推得远远的,关系由亲变疏远。
确实在没有资源、优越的家庭条件、背景等等,读书是我们普通人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小时候老是听长辈教诲读书是我们贫穷人家孩子的唯一出路,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找到好工作等等。身边很多大哥哥、大姐姐通过努力读书考上大学的,毕业后确实拥有了更好的工作,有医生、老师、公务员。考上985等著名大学的很少很少,这是都是在高考新闻里报道里才能看到的,这些天之骄子,以后都是高科技人才、科研人才、大学教师、大学教授、甚至有些厉害的创业成为大老板等等。没错,只是可以改变命运。但我们并不是人人都能考上大学,难道没上大学就找不到工作,并不是,只是上了大学的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多,选择更多,没上到大学的甚至初、高中没毕业的相对就没有什么选择,在社会上工作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汗水,不过也有少数家庭优越的就不好说了,毕竟家里有矿。可身边也出现了很多,没有读大学甚至没读高中的亲人、朋友、同学、同村人等等,他们在社会上努力工作也获得了相对的成功。所以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可都读书是目前最公平、最有效的途径。
还记得小时候村里面有个和我们读书的同学,他不喜欢读书,记得他父母也一直逼迫到校,在老师眼里他就是一个坏学生,整天拉帮结派到处打架,常常被投诉。对于他,他的爸妈很头疼,但是还是坚决要他读书,一直到初一,寄校的生活,他经常翻墙出去上网,被抓很多次,警告、记过、处分对他是常事,直到后来他被学校开除了。本以为他爸妈会打死他,因为以前在村里他父母常常说打死他,可后来听身边人说:他被学校开除了,并没有被打,他父母问他,这幺小不上学,你能做什么,他回答我可以学手艺,学到手艺我一样可以赚钱。于是他的父母托人打听,送他去省城做小学徒啦。又过了几年听到身边人说:他做了六七年的学徒,自己说要单干,回家和父母商量,他的父母很尊重他、很支持他。短短几年他就赚了不少钱,现在是个年收入近百万的小老板了。
在我国大多父母都是接受不了自家孩子的平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古至今都是父母养育子女的期望,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学习这方面成龙、成凤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除了长相有差异大,学习能力、性格、智力、情商等差异也很大。当今社会除了成年人的压力大,学校里的孩子压力也大,他们的压力有来自老师的、同学的、父母的、社会等等外在压力,造就了现在的孩子都很卷,孩子们除了在校上课外,还要在外面学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大多数父母都焦虑,父母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以后找不到好工作等等。
几乎孩子的一生都考虑完了。可唯独没有考虑过,孩子快不快乐。学不好就补习,成绩优异更是。个别孩子甚至补习了也跟不上,这时候父母来气啦就会语言攻击伤害孩子年幼的心灵。让孩子怀疑自己、慢慢地孩子就否定自己,在学习上出现摆烂的状态。其实现在这么卷的环境下只要孩子的综合素质高,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可往往很多家长都不注重快乐成长,现在孩子几乎都没有童年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
楼下一位一年级的孩子妈妈,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是位比较另类的妈妈?她家娃娃没报过任何的兴趣班,反观小区里的孩子那个不是报名三两个兴趣班的,不是学舞蹈、画画、编程、英语、围棋、书法等等。她家娃娃今年才上一年级,也听说今年暑假她家也没有报幼小衔接课,她本人在楼下和其他宝妈交流时,也说出孩子拼音跟不上,写字也是想画画一样妙,根本不懂笔画、笔顺。可当其他宝妈建议:送去机构学拼音、学书法就好啦。她的回答是,才刚上一年级第一学期,跟不上很正常,毕竟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家她数学就很好,英语也跟得上,语文拼音准备让她多读多练,总会好的,先观察观察。楼下的妈妈们当面都说她心态好,背地里说她太理想化。
其实孩子学习还是得靠自己,养成良好的自主、自觉主动学习习惯比什么都重要。作为父母只需要给他们提供适合学习的环境就好啦,过分的干预孩子的学习,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