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校园霸凌事件持续发酵 :同班同学发声作证,怕被打不敢制止

2023年09月25日11:56:03 教育 1074

大同双语学校的校园霸凌事件近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不仅令人愤慨,也对我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施暴者在校长办公室亲口承认过自己的过错,并附上了家长代笔的道歉保证书,因此这起事件确实发生了。

大同校园霸凌事件持续发酵 :同班同学发声作证,怕被打不敢制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施暴者的年龄总是年轻?

很多人对这两名施暴者的年龄感到疑惑,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行为。

实际上,我们现在可以回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不良行为,那他的本性早已显露出来,只不过这次事件的发生是因为住校条件提前造成的。

这两个孩子在家中的电脑或手机上接触到了一些不良影响,在学校与其他孩子同住一个寝室时,当班门关闭、老师看不见时,他们便肆无忌惮地行动。

大同校园霸凌事件持续发酵 :同班同学发声作证,怕被打不敢制止 - 天天要闻


如果这两个孩子不住校,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

如果他们在小学时不住校而在初中住校,那么施暴事件就会在初中阶段发生。

如果他们在高中时也不住校,那么施暴事件就会在他们上大学或成年后再次发生。

然而,为什么他们胆子如此大,竟敢相信受害者不会向老师和家长告知,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同校园霸凌事件持续发酵 :同班同学发声作证,怕被打不敢制止 - 天天要闻


第二个施暴者很可能是受第一个施暴者的影响而变坏的

根据家长提供的资料,第一个施暴者在三年级时就开始表现出违法行为,而第二个施暴者则是这学期才参与进来的。

第二个施暴者一开始很可能也是受害者,但为了不再受欺凌,他可能选择加入施暴者队伍,成为他们的跟班和帮凶。

演员苏青施诗在电视剧《刺》中曾演绎过这样的情节,让观众了解到施暴者一开始欺负一个孩子,如果那个孩子不想再被欺负,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施暴者的团队,成为“老大”的助手。

孩子们不敢向父母倾诉也是一个大问题

孩子们遭受如此大的侮辱,却不敢向父母倾诉。

电视剧《刺》中也展示了类似的情节,两个受欺凌的女孩都不敢告诉自己的父母。

这种思想对于做家长的来说可能很难理解。

但事实往往如此,受欺凌的孩子有许多原因不敢告诉父母。

可能是害怕父母伤心,可能是害怕父母找学校解决问题,也可能是害怕被更多人瞧不起。

然而这些孩子确实太天真了!

如果不告诉父母,只会导致欺凌行为愈演愈烈!

在孩子的世界里,是否会更害怕有钱和有势力的孩子?

据说,施暴者家境富裕,家里有豪车并住在高档小区。

这个孩子之所以如此嚣张,肯定是因为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一种底气。

他自然会觉得自己做错事也有人替他收拾残局,否则他是不敢的。

大同双语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据说学费每年都要几万块。

这样的学校往往存在家庭经济差距较大的问题。

有人家庭年收入十几万,也送孩子上这所学校。

有人家庭年收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同样送孩子上这所学校。

然而无论贫富,都不能违法!

同班同学出来作证

面对如此重大的事件,相信该班所有家长都会问自己的孩子:是否曾受到这两个孩子的欺凌?

尤其是与这两名孩子同住宿舍的学生,他们的家长更加担心。

其中一位家长充满正义感,拍下孩子的视频作为证据。

在视频中,她询问孩子是否受欺凌,孩子回答:“是的,覃某某打过我!早上、中午、晚上都打过。”

孩子还提到:“他们总是欺负孙某某。”

家长问:“为什么不制止他们?”

孩子回答:“我不敢,我怕被打。”

随后,这位家长出于愤怒将视频上传到了网络。

然而她疏忽了,没有附上二维码,让人有些着急。

施暴者的家长都在竭力保护自己孩子的隐私,而这位有正义感的家长则更要保护自己孩子的隐私!

老师们没有对受害者表示同情

面临如此重大的事件,老师似乎只关心自己的情绪和日常教学,对受害者毫无同情之心。

然而,根据内容来看,这似乎是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发表的。

网友们的态度

无论是否有孩子,看到这样的事情都会感到愤慨!

这些孩子必须接受送进寄宿学校接受教育。

他们的身心已经严重问题!

最后

目前受害者已经休学在家接受治疗。

然而,谁都知道,如此巨大的心理阴影,又怎么可能完全治愈呢?

然而由于施暴者年龄问题受到法律和九年义务教育法的保护,这难道公平吗?

相关部门应该重新审视是否需要开设更严格的少管所来解决这类问题!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 天天要闻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5月1日上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进入“五一”假期,当大部分人开始享受美好假期时,固安县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全
翁城日记 888 - 天天要闻

翁城日记 888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学生组团退裙!涉事学校致歉 - 天天要闻

60多名学生组团退裙!涉事学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称,4月底,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又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这个服装链接被封了三个月,三个月都卖不了,损失8000元左右。店主称她在学校官网看到学生们穿着自家店铺的衣服,吊牌都没有摘,而且退回来的衣服看到上面还有草。5月3日,话题“校...
劳动者之歌|边巴卓噶:为3.6万学员托起就业创业梦 - 天天要闻

劳动者之歌|边巴卓噶:为3.6万学员托起就业创业梦

边巴卓噶在自己创办的学校前(4月23日摄)。全国劳动模范、39岁的边巴卓噶是西藏现代服务业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创办学校那年,边巴卓噶才20岁,她希望通过技能培训,改变部分农村孩子没技术、薪酬低、走不出大山、养不起家庭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