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8月7日-11日,在为期5天的“了不起的南山少年”文脉之行里,9名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少年与其他南山少年们在老师与专家学者的带领下,探访辖区多个文化地标,通过文物与场景研究,挖掘南山历史文化,梳理南山发展脉络,走近南山历史、触摸南山历史进程、感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们兴趣,拓宽学生们视野,并通过收集、解读南山历史文化“符号”,开展历史文创产品的设计,挖掘南山文脉,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说好南山故事。

同学们参观了天后博物馆、左炮台、南水村史博物馆、解元祠、大冲郑氏祠堂等,行程满满。第二天,同学们参观调研了南头古城博物馆和南山博物馆,感受妈祖文化、客家文化、宗族文化对深圳的影响。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近代南山”展厅,围绕展厅内容,再结合课本中学习到的近代史知识,了解南山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成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创新型现代化海滨城区的光辉历程。了解到深圳在古代叫做宝安郡和新安郡,每次朝代变迁,“新安”总要被重新划界,但无论怎么变,宝安县总是不变。


在南头古城参观中,最吸引人的是一个“长出莲蓬”的碗,这碗之所以长出莲蓬是因为文物修复师的修复,它原先是破损的,在后期文物修复师的修复下才呈现出“长莲蓬”的创意。文物修复师们为同学们展现了陶瓷、丝绸、大炮的修复过程。文物修复师的一句话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我们修复的不是文物,修复的是南山的历史。”
同学们还受到文创设计师的亲自指导,了解到文创设计及方案,让同学们获得灵感,结合了解到的历史文化景点,同学们设计了一些属于自己原创的文创礼物。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主要围绕各自的主题对南山文脉探究之旅进行讨论,包括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让文物动起来、未来等方向,将这几天学到的知识与创意相结合,设计“南山礼物”。同学们的创意作品有镂空挂件、铭文砖文具盒、宁南书签和宁南背包等。




活动结束后,卓雅少年们也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四(3)班陈子曦同学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了解到许多有趣的知识,让我们对南山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认知。我们还知道了古代时南山人主要靠制盐和养蚝为生。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了当地的人口变迁状况。南山历史上有着许多次移民,比如说客家人,他们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这里,建立了南水村。
五(5)班李彤瑶同学表示,以前我认为文物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它们似乎有一种陌生的神秘感。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古文物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走进博物馆,南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着我,东汉时期古人就已经使用九九乘法口诀了,历史的力量和古人的智慧让我无限感慨,作为南山少年,我们了解历史,书写历史,有责任也有信心,将古人的智慧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