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2023年06月30日20:07:09 教育 1666

看过这样一个小视频,内心五味杂陈。

一个小男孩,满心欢喜地拿了一张试卷回家。期待父母会夸赞自己考了99分。

结果迎接他的,却是父母一连串的灵魂拷问:

“那1分扣哪的啊?”


“那1分怎么扣的啊?”


“是不是你粗心大意啊?”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没有半句夸奖,父母的回应里,全是挑剔和质疑。

男孩听后崩溃大哭,委屈的向父母控诉:

“(你们)从来没在意过我考得有多好?”

“我内心里面是想你夸我,还是想你质问我啊?”

男孩满心期盼得到夸奖,父母却迎头浇来一盆凉透心的冷水。

可以想象:小男孩的内心前一秒有多欢喜,下一秒就有多憋屈。

评论区里,很多“过来人”自曝和男孩相似的经历: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看到了我的小时候……”

“我小时候就是跟他一样的情况,考多高都没用,不是满分就毫无意义,后来就直接放弃读书了。”

不少网友感同身受:

在挑剔的父母眼里,不管孩子怎么努力,都能挑出你身上的问题和不足。

当父母一味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不但不会触底反弹,反而会适得其反。

01

挑剔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1. 挑剔的父母,容易养出一个低自尊水平的孩子

父母挑剔的本意,不想让孩子骄傲自满,想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

但这种“激励”,传递给孩子的信号却是:“你不行、你还不够优秀……”

父母长期的挑剔、否定,缺少认可,久而久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自我价值感低,内心敏感自卑,逐渐形成一个低自尊水平的孩子。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这种低自尊,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

做事害怕犯错、谨小慎微,过分敏感,无助,不自信,总会下意识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

这对孩子的心理能量消耗巨大,也让孩子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逃避、厌学的心理。

2. 挑剔的父母,会让孩子越来越笨

蒙特利尔大学曾开展研究发现:

苛刻的“养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大脑结构的改变。让很多本该是孩子通过自身智力解决的事情,转变成了情绪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父母了解一下大脑的运行机制就明白了。

人的大脑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叫新皮层,在大脑偏上部分,主要负责计划决策、理智思考、控制情绪等,可以理解为理智脑。

第二部分叫杏仁核(边缘系统),负责管理我们的情绪,比如,愤怒、恐惧等,可以理解为情绪脑。

第三部分是爬行脑,负责本能的攻击或自我保护,可以看作本能脑。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孩子情绪平稳、心情不错时,理智脑会频繁启动,这是孩子智力思考的过程。

孩子接收到父母挑剔的语言信号时,情绪脑启动,孩子就开始变得烦躁、焦虑,最上层的理智脑则几乎停止运转,孩子的反应越来越慢。

把本该用大量时间来开展的智力活动,都花在解决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上。

父母的挑剔,会挤占了孩子的心智带宽,令他的一部分专注力,都用于对抗父母带来的压迫和恐惧感。

孩子专注力受到影响,会削弱孩子的学习能力,陷入越挑剔,越差劲的恶性循环中。


02

教育的真谛,不是“弱化”孩子


教育的真谛,不是“弱化”孩子,百般挑剔孩子的不足。

智慧的父母,会多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抓大放小,给孩子的成长留足时间和空间。


1. 善用正面引导


孩子的优点像太阳,缺点像星星,当太阳足够闪耀时,星星就会变得暗淡。

当父母的聚焦点不再是“挑错”,而是去挖掘孩子进步的地方,你会惊喜地发现:

孩子做事情更加积极,热情,也更快乐了。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智慧的父母,会多给孩子正面反馈,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妈妈发现你这几个字写的太整齐了,比昨天进步太多了。


我看到你把自己的床铺收拾的很整洁,很清爽,给你点赞。


同类型的题目,你做的越来越好了,知识点掌握的很牢固!


孩子多接收到父母肯定的正向鼓励话语,会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

研究证明:如果父母能转换一种语言,更多地使用正向反馈,会帮孩子坚定内心的力量,唤醒学习的内驱力。


2. 学会用耐心,宽容,接纳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接纳孩子,孩子是十分割裂的:他的哪部分被父母喜欢,哪部分又被父母挑剔。

孩子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这种割裂感,就很难全身心投入成长和学习。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当父母不再过分挑剔、责备孩子,而是选择接纳与支持,就会让孩子感受到:

“父母不是不喜欢我,只是不满意我那些行为。”

当父母带着爱和耐心,让孩子感受到积极的期待和支持,孩子就有力量把自己变得更好。

想要教育真正起效,父母需要看见孩子的内心,给孩子爱的滋养。

有家长的理解、鼓励和支持,孩子会动力十足,走得更远。


3.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激发孩子潜力

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对每一位父母来说,看到孩子的缺点必不可少,但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认可他的努力和进步,也是一项必备的能力。”

做父母的要相信:自己孩子身上一定有闪光。

如果找不到,拿放大镜去找,不断寻找的过程中,你的孩子,就会发光发亮,潜力也会不断释放出来。

当孩子看到自己拥有的能力和亮点,找到做事带来的成就感,更自信地游向成功的彼岸。

来自父母的欣赏与认可,可以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父母的觉醒》中说: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引路人,父母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与各位父母共勉!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8位干部(拟)履新,2位“80后”,3位拟升正厅 - 天天要闻

8位干部(拟)履新,2位“80后”,3位拟升正厅

朱欢已任吉林省梅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梅河口市委书记据微信公众号“梅河口发布”消息,6月29日,梅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朱欢深入城市规划展览馆调研,听取吉林省梅河口市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情况汇报。
阜阳职业技术学校赴界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天天要闻

阜阳职业技术学校赴界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强化党性教育,追寻红色足迹,接受革命锻造,6月29日,阜阳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平带队赴界首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阜阳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此次活动。
高考成绩“发榜”前一天,爸爸突发疾病永远“走”了|云求助 - 天天要闻

高考成绩“发榜”前一天,爸爸突发疾病永远“走”了|云求助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爸爸,您这么早就离开了我和妹妹,不是一直想看我的高考成绩吗?分数出来了,能上一所好大学!”高考成绩“发榜”以来,18岁的张银欣一直在心里对父亲说着这句话。张银欣,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学生,高考成绩633分,成绩“发榜”的前一天,刚满50岁的父亲突发疾病,一句话没说就“走”了。奶奶中风...
余承东母校西工大演讲:当年是县理科第一名,性格内敛,曾立志要当总工程师 - 天天要闻

余承东母校西工大演讲:当年是县理科第一名,性格内敛,曾立志要当总工程师

三言科技 6月30日消息,6月29日,西北工业大学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典礼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作为校友发表演讲。余承东表示,37年前,自己以安徽省霍邱县应届理科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被第一志愿的第一专业录取,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这是他人生中最正确的...
大咖点评广州中考作文:引导学生感受社会、人生、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大咖点评广州中考作文:引导学生感受社会、人生、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6月30日,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新鲜出炉。本次作文命题应该怎么写?体现了怎样的命题趋势?羊城晚报邀请专家学者点评中考作文。【作文题目】【大咖点评】关注身边的重要他人 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丁之境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今年的广州中考作文命题稳中有进,一方面沿袭了近年来广州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思路和形...
徐向国已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 - 天天要闻

徐向国已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

东北网“省委领导活动报道集”一栏最新信息显示,徐向国现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省政府党组成员。6月29日,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免去徐向国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
长沙举行城区小升初微机派位,五区派位总数73897人 - 天天要闻

长沙举行城区小升初微机派位,五区派位总数73897人

6月30日上午9:00,2024年长沙市城区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联合微机派位在天心区长沙市一中城南初级中学乐学堂举行。长沙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特邀教育督导员、民主监督员,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天心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市中心城区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出席了微机派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