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2022年12月21日23:09:18 教育 1005

他,是中国数学界不可多得的天才。

他,身患癌症,左手还有残疾,在临终之际,依旧拖着被病魔侵蚀的身体,为学生们讲课。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他,带领我国奥林匹克竞赛选手,连拿5个世界第一,让我国奥数实力站上世界顶尖水平。

他,编写的研究生教材,至今仍然在北京大学发光发热,启蒙着无数莘莘学子。

但是他至死,都没能评上让他耿耿于怀的职称。

他就是张筑生,北京大学第一位数学博士,编号001。

在他的身上,到底发生过哪些传奇故事?

获得如此多荣誉的他,又为什么没能评得上职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张筑生的励志人生。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1940年,张筑生出生在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山村里,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没人能奢求吃上一碗饱饭,张筑生也是如此。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年纪尚幼的他,无论如何跟父亲抱怨,父亲都只会捂着面口袋,让他忍耐。

因为总是吃不饱,张筑生从小体弱多病,两岁那年还患上严重的脑膜炎,一度到了生命垂危之际。

好在上天垂青于他,让他保住了生命。

但即使如此,依旧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让他的小脑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

从小学开始,张筑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展现。

五年级的时候,他便发明出一个可以独立行走并下降的木头人,凭借此获得全国少儿发明一等奖。

可惜,这位天才少年还没来得及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意外便先一步到来。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在他13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他摔断了左臂。

在治疗的时候,遭遇重大医疗事故,导致他左臂神经肌肉萎缩,从此左手无法再动弹。

失去了左手,便意味着张筑生无法再继续动手实验,但是他对知识的渴望,从来都没有消失过。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正是这场意外,让张筑生和数学结缘,让他在实验之外,体验到了另外一种乐趣。

从这之后,他将对实验的热爱,全部转移到数学上,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数学系,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开挂之旅。

张筑生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本科四年全部的数学课程,天赋之高,就连老师也对他赞不绝口。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张筑生,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数学天才!”

大学毕业后,张筑生得到四川大学的邀请,留在学校里教书,这一教就是十四年。

这十四年里,张筑生兢兢业业,培育出无数莘莘学子,他们中有不少都成为了未来数学界的栋梁之材,并在该领域发光发热。

可悲的是,张筑生生不逢时。

在他学术达到巅峰时,遭遇特殊时期,并因此吃了大亏,失望之下,他愤然离开了四川大学。

这也是为什么张筑生对职称如此耿耿于怀的原因所在,职称对他来说,并非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对他多年努力的一种认可。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1978年。

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争相招揽人才,在家闲来无事的张筑生,也参加到考试中来,准备报考北京大学研究生。

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正是因为这个小插曲,让张筑生成功引起了著名数学家廖山涛的注意。

这也为他之后的成功,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在这次考试中,张筑生在审题时发现,有一道数学题出错了,其中一个变量有问题。

因此,他直接在答题纸上写下“此题无解”。

要知道,出题老师的数学知识肯定在学生之上,绝大部分考生,都无法看出题目出了问题。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即使小部分考生看得出来,也不会觉得是出题老师出了问题,只会觉得是自己审题不仔细。

除非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足够自信,或者100%看出这道题目有误,如若不然,是绝对不可能赶在答题纸上写下“此题无解”四个字的。

这已经代表,张筑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已经跟出题老师达到同一水平线的程度,甚至略高一筹。

他也成为这次考试中,唯一一位看出试题有问题的考生,并成功引起著名数学家廖山涛的注意。

并最终,被对方收为学生。

在北京大学,张筑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有名师指点,他的数学成绩一路高歌猛进。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1982年,他凭借验算,成功解除世界级数学难题“四大猜想”之一,获得全校师生的认可。

1983年,他成为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博士,博士编号001,还被学校举荐,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1986年学成归来,他获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编写新教材。

这项任务对他来说,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凭借他的能力,完全可以靠着北京大学给的优渥资源,在数学领域继续深入研究。

以他的聪明才智,站上顶点只是时间问题。

那个时候,评职称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但张筑生并没有这样做,他秉持着“甘做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原则。

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毅然决然接下编写教材的任务,并迅速投入工作中去。

数学分析新讲》这本书,是高等数学中的基础,讲解这方面的教材并不在少数。

因此要写出新意,并拥有足够的深度并不容易。

这本书,他一写就是五年,终于在1991年,张筑生完成了自己的教材编撰工作。

《数学分析新讲》这本书,在未来的十年里,一直在各大高校发光发热,启蒙了无数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张筑生当得起“当代陈景润”的名号。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可惜,上天并不会因为张筑生倒好便给他优待,就在这一年,张筑生被查出了严重的鼻咽癌。

至此之后,他开始了长达12年的抗癌之旅。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即使身患绝症,张筑生依旧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数学。

1995年,张筑生被任命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队主教练,并开始带领中学生到世界舞台上参赛。

这个任务十分艰巨,对张筑生来说同样是件苦差事。

和编写教材一样,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如果学生们在国际上得不到好成绩,第一个站出来背锅的永远是主教练,其次才是学生。

即使带领学生们在国际上得了奖,获得荣誉的也只会是他们,张筑生最多只能跟着沾沾光。

除此之外,张筑生还背负着巨大的责任。

数学竞赛题目,答题难,出题更是难上加难。

每一道题目,都要完成从高等数学到初中数学的转换,也就是逆推。

在出题时,既要保证题目的新颖,又要保证题目的难度,可谓是相当费时费力。

一般教练,一周出一道题已经是极限,一年12个月,能出到20道题的屈指可数。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但张筑生一年便可以出几十道创新题,在他的领导下,国家队的学生们数学能力开始突飞猛进。

频繁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连续五年获得世界第一,并多次获得大满贯。

每次参赛,必有学生能够拿到金牌。

当学生们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的时候,张筑生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他的病情开始进一步恶化。

除了身患鼻咽癌外,张筑生还患有严重的结肠炎,并且炎症已经转移到了肝部。

但即使如此,他依旧不愿停止前进的脚步。

2001年夏天,张筑生的身体在长期化疗的影响下,已经不堪重负,但即使如此,他依旧拖着病魔缠身的身躯,到学校里给同学们上课。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他曾经连续七天,为200多名学生出题、解疑答惑。

这七天里,他的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不疼的。

为了抵消疼痛,他每天只喝一点牛奶,靠葡萄糖维持身体的状态,只要站在讲台上,还有就是那个精神焕发,靠知识感染无数人的金牌讲师。

可惜的是,无论张筑生再如何坚强,身体是不会骗人的。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2001年下半年,他的人生进入倒计时。

因为结肠炎,他每天腹泻十几次,整个人瘦到皮包骨头。

为了不在上课的时候频繁跑厕所,在上课的前一天,他会节食,以消耗生命为代价,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学生,他认为这就是自己人生的意义。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终于,2002年2月6日,张筑生的身体再也不堪重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2岁。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旧没能评上职称。

人生在世,有所图,有所不图。

以张筑生教授的能力,只要他想,评职称对他来说触手可得,稍微伸伸手就能碰到。

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选择将人生的最宝贵时光,全部奉献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继续在数学领域发光发热。

在他眼中,评职称固然重要,因为那象征着他的尊严。

北大001号博士张筑生:连拿5个“世界第一”,至死都没能评上职称 - 天天要闻

但在他眼中,还有比尊严更重要的事,那边是传承。

只要张筑生教授的知识传承下来,纵然他已经倒下,但是精神会永远陪伴着他的学生们,继续在数学这条康庄大道上走下去。

#社会#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