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需要真正走出象牙塔了

2022年10月04日23:56:38 教育 1026

一、缘由

写这个话题,心里有些沉重。

本想着上课时作为典型案例,给孩子们说说,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但考虑到个人隐私,想想还是算了。

事情缘起是两个学生的职业经历。

大学生,需要真正走出象牙塔了 - 天天要闻

来源:今日头条免费图片

一个学生硕士毕业后校招进入国家电网地市分公司,家在省会城市,异地就业,但收入较高,中部省份的地级市,月入1W+,在当地属于高收入群体。该生工作稳定收入高,毕业时还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前几天突然给我打电话,准备辞职面试大专院校事业编,问及原因,说是想回省会城市。我耐心劝说,加上考事业编没有成功,最终选择继续留在这家央企,但情绪不高,我担心影响该生未来的发展。

另一个学生毕业后校招入职一家知名客车上市公司,省会城市就业,薪酬待遇优厚,月入1W左右,且未来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但工作强度大。该客车公司是行业的翘楚,因为学生实习、就业的原因,比较熟悉和了解。

报道半个月后,公司要签订劳动合同,放弃,回家备考公务员。据学生描述,该公司校招800人,已经走了100多人,大多因为不敢挑战该公司的工作强度,想换一份更轻松稳定的工作。

两个学生都很优秀,本硕均为一流大学,学习成绩突出,科研成果不错。上的是多数孩子羡慕的大学,读的是多数孩子羡慕的专业,进的是多数孩子羡慕的单位!

这么好的工作机会,两个孩子都不太满意,真不知道有什么单位可以满足这些孩子们的要求!作为老师,真不理解孩子们的选择,机会摆在眼前,却不知道珍惜!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就业形势严峻,能进入这些大单位的都是佼佼者、幸运儿!多少孩子望眼欲穿而不得进入!

这些典型案例,并不代表全体大学生,但也暴露出现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被放入象牙塔的大学生

大学,被有些人称之为象牙塔。

生活在象牙塔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孩子们生活在周围人的保护下,如父母、老师的保护,无忧无虑,生活在美好的梦想中,远离社会现实!

从上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孩子们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层层保护。作为未成年人,这种保护是必要的。但进入大学后,孩子一般达到十八岁,已经是成年人。等到本科毕业,平均年龄22岁,硕士毕业,平均年龄24-25岁。

按照这个年龄推断,孩子们长大,父母应该轻松了,不用费心劳力了!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答案大家都清楚,相当比例的成年大学生依然受到父母的层层保护!

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没有错。现代社会中,家庭少子化趋势明显,父母可以为孩子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质。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关爱是必要的,但这种关爱,不能过度,过度就变成了溺爱!

错的不是保护,错的是无原则的迁就和过度保护。人都有懒惰之心,有父母代为操劳,孩子乐于躺平,被家长们放进象牙塔里。

在学校里,学生的思想、学习、安全等问题非常重要,学校和老师们无形之中为大学生提供了一道道安全防护。

现在的大学生说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一些大学生个性张扬,不服从学校管理,自我权利意识强烈,受点“委屈”就反应过激,哪怕这种委屈仅仅是老师的管教行为。

一些大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出于保护的目的,多数学校会选择给予改过的机会。为人父母,大都理解这种行为,最常见的说法是,孩子还小(已经成年),给他个机会!殊不知,这进一步助长了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只有走出象牙塔,才能真正走向社会

教育是阶段性的,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然而,象牙塔里保护过度的大学生,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在家庭里,父母为你服务,一些孩子成为家里的中心。在学校里,老师们为你服务,教给你安身立命的本领。到社会后,你要为别人服务,这种转换历程,需要去努力适应!

就业单位不如意,你是选择创造条件、争取更好机会,还是选择放弃,躺平继续啃老?

收入达不到预期,你是选择坚持,不断提升自己最终提高收入,还是选择怨天尤人、不思进取?

提拔升职无望,你是选择理性分析自身不足、继续争取机会,还是选择中途放弃、灰心丧气,职场上升通道戛然而止?

利益诱惑在前,你是选择不顾一切,哪怕为此付出代价,还是选择理性获取,只拿自己应该得到的?

责任在身,你是选择勇于担当、任劳任怨、不怕吃亏,还是选择尽量逃避、不愿付出?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只有走出象牙塔,做出理性的选择,才能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人!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