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2022年10月02日14:24:24 教育 1093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201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发布校园霸凌报告,在由18个国家10万年轻人组成的数据样本中,平均每4个学生就有1个曾经遭遇过校园霸凌。

次年,国内媒体曾做过一项校园霸凌公众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6000+网友中,超过一半的人亲身遭遇过校园霸凌,24.2%的人曾霸凌过别人。

而这些霸凌者中,约83.9%的人曾经被霸凌过。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据受访者回忆统计,38.2%的被霸凌者彻底放弃学业,30%转学到其他学校,24.6%短期不来上学。

而自杀、拿起武器转变为霸凌者,也成为了孩子们对抗校园霸凌的方式之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发布的报告中显示,校园霸凌已经在全球蔓延,几乎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在承受霸凌之苦。

“霸凌”二字,在数据面前显得格外狰狞。

亲爱的,你经历过校园霸凌吗?

你是怎么面对的呢?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23岁的陈泗翰没有青春,他最宝贵的七年是在少管所中度过的。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2014年的一天,陈泗翰一上学就被校霸李小东一众人堵在巷子里,施暴者扬言“一人一刀互杀”。

当已经挨过拳打脚踢的陈泗翰再度被刀刺伤后背时,他把自己手里的刀捅了出去……

这场因霸凌而出的争斗,最终以“一死一重伤”收尾,侥幸活下来的陈泗翰被判入狱八年。

2020年,陈泗翰假释出狱,尽管他生活里出现了长达七年的静止,却并空白。

身处暗室,陈泗翰依然能收到朋友的来信,收获狱警的鼓励。

他考取了大专文凭,计划在未来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霸凌曾毁了他的生活,却没有压低他满是自尊的脊梁。

面对霸凌,正确的姿势迟到,但没有缺席。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这样幸运。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 去年在海边结束自己生命的摄影师,在遗书中用大量描述回顾了自己在校园所遭受的暴力;
  • 陕西省一名18岁高三女生跳楼身亡,疑似因为长期被同班同学辱骂;
  • 安徽某地13岁女孩在厕所内被掌掴64次,体力不支晕倒;
  • 辽宁某市5个孩子对男生施暴,不仅暴打、踹头,还将其下跪求饶的视频录下来,践踏被霸凌者的尊严……

霸凌事件出现时,我们瞠目结舌:只是个孩子,他们为什么这么残忍?

我们更关心的是:那些人畜无害的孩子为什么被选中?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受委屈的事情一无所知?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曾经有人采访过被霸凌者: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被霸凌了?

有的人说:“小时候,我又矮又胖,同学都叫我小胖墩、小矬子,我一跑步,他们就在一边起哄,滚过来吧,小胖子……”

有人说:“拿到三好学生的第二天,我的课本就被画得稀烂,而那个人还洋洋得意地举着笔告诉我,是他干的。”

有人说:“我向老师告状有同学欺负别人,第二天我就成了被打的对象。他威胁我,如果我不像他一样打别人,他就组织别人来打我。我知道打人不对,可是我又打不过他。”

被肆无忌惮地挑衅、被明目张胆地扭曲意愿,被要求无条件屈服,被欺侮后无力反抗,这些都是霸凌的底色。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小梅10岁时,随着父母移居到另一个城市,就读一所比从前好很多的学校。

可小梅并不开心,陌生的班级群让她感到紧张:进班第一天自我介绍,她低着头,嗫嚅着说不出两句完整的话。

很快,蹩脚的口音、格格不入的学习习惯、晒得有点高原红的皮肤都成了大家调侃她的焦点。

有人画一张漫画,故意把脸图得红红的,并在旁边写上:小梅的脸=猴子屁股;

她每次回答问题,都有人在底下捏着鼻子小声模仿。

而老师听说后,只是不耐烦地引导两句。

父母则以为这是孩子融入集体的必经过程,无伤大雅。

她越怯懦,大家就越起劲儿;越起劲儿,就越想“玩”点新鲜的。

写好的作业被涂、凳子上被倒红药水、坐在小梅背后不停辱骂她又土又脏。

只有当事人才深刻知道,所有恶作剧,都是霸凌的伏笔。

所有不被关注的异样,都可能是最后结果的帮凶。

而那些霸凌者,又何来恶意呢?

激起他们霸凌欲望的往往很简单——

  • 对方看起来就软弱可欺,用恶作剧试探果然不反抗,不反抗更好摆弄。
  • 对方的反抗让自己更有征服欲望。

总的来说,就是“出气”。

或许我们这样说,格外容易理解:霸凌者之所以成为霸凌者,并不是想欺负谁,而是羡慕和转移——

他羡慕那个人拥有老师或父母的关注、羡慕那个人拥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或者是他一直在受一个比他强大的人的强烈压制,在那个人面前,他是弱小的,无法反抗的,他的心里缺了一块,正好有一个人明显比他更弱小,更容易揉捏。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海蓝幸福家的践行生牛志红老师曾经在某总工会做过一段时间“心理援助”,她所寻到的被霸凌者规律,让人泪目:

一个成绩不太理想的小男孩,身上有不少伤口,来自霸凌者,也来自自己的父母。

孩子是奶奶带大的。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父母对孩子的理解有限,又要求多多,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撒娇顽皮时,就免不了一顿打。

孩子刚开始会躲、会哭,后来发现越哭挨打越重,索性不哭不闹地受着。

因此,在学校受欺负时,他自动自觉地代入了家庭状态,只要自己不反抗不还手,别人觉得厌倦就会停手。

说到这里,孩子一点也不悲伤。

他隔离掉了挨打的疼痛与恐惧,但这种伤口反而会根植于内心,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隐患。

实际,孩子之所以成为被霸凌者,并不是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或者“TA就干了什么令人讨厌的事,活该挨打”,而是他身体散发出来的气质在告诉别人“我好欺负”。

动物受伤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鲨鱼扑过来?

因为有血会流出来,对于鲨鱼来讲,血意味着有动物受伤了,它有机会了。

动物都是欺软怕硬的物种。

你透露出软弱以后,别人知道可以欺侮,和你成绩,身高什么的没有关系,是你的身体透露出来可以被欺侮的气味,就好像鲨鱼闻到的血腥。

孩子被欺负前,他已经受伤了。

这个时候,他需要的不是一句“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而是从父母回溯对待孩子的方式,从自己的行为里,找到对抗霸凌的答案。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牛老师约见了孩子的母亲。

母亲坦承:如果当天心情比较好,往往会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如果心情不好,回到家看到孩子哭哭闹闹不听话,就气不打一处来,经常打一顿骂一顿。

这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

忙碌一天,我们的身体、情绪能量已经透支,因此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爆炸,将一天积攒下来的愤怒、怀疑、不安、压力发泄到与我们亲近又比我们弱小的人身上。

我们不是不爱孩子,只是管不住自己。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而那些霸凌者的家庭,也有同样的特征。

他们的父母要么过度溺爱,要么过分苛责地约束。

大家可能看过《少年的你》吧,

施暴者魏莱,在老师、父母面前一副乖巧懂事的模样,私下里,靠欺负同学来取乐。

令人匪夷所思的反差,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魏莱的父亲喜欢对她采用冷暴力,成绩不理想时,父亲可以一年不跟她说话。

而魏莱的妈妈认为已经给了魏莱最好的教育,如果有错,也一定是对方孩子玻璃心,绝对不可能是魏莱的错误。

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同伴,魏莱把自己代入了父母的角色,希望通过扭曲的主宰,缓解从父母身上得到的痛苦。

霸凌与被霸凌的根源,很多都在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

霸凌的孩子,一定是曾经被暴力对待过的。而被霸凌的孩子,也一定是曾经被伤害过。

人大多数的行为来源于过往的经历,大多数的创伤来源于父母,来源于父母说的话、做的事。

很少父母会意识到:

你说的有些话可能是笼罩孩子一生的雾霾,你所做的有些事是孩子一生都无法疗愈的创伤;你没有说的有些话是孩子一生的渴盼,你没有做的有些事是孩子一生的期待。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孩子远离霸凌?

  • 学会管理情绪,从本质上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亲子教育的核心,不是教孩子如何做,而是父母要学会把握好自己起伏不定的情绪。

人只有在轻松、温暖、有爱的环境下,才会敞开、放松。家长情绪稳定,孩子情绪稳定,才能有效沟通,不然就是在发泄情绪,带给孩子的只有创伤和噩梦。

亲爱的,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有多少伤害来自父母的大发雷霆和恶言恶语?

  • 听得到孩子的求救信号,及时干预。

很多被霸凌的孩子,曾经向父母求助,而父母往往给出的答案是“你打回去啊,告诉我有什么用?”或者“是不是又惹祸了?”久而久之,孩子得不到支持,更加不愿给父母沟通,就开始自己用偏激错误的方式独自面对,最终酿成大祸。

当孩子试着告诉我们TA在学校中的遭遇时,请不要用“恶作剧”“打闹”“不小心”来一笔带过。

我们可以坚定地告诉孩子:“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如果你需要我们的支持,我们一直都在,我们无条件的支持你。”

  • 父母无条件的支持,是孩子直面霸凌最大的底气。

不论发生什么,父母都是TA坚强的后盾,不会指责辱骂TA,会与TA一起面对。

没有怯懦的孩子,只要给予足够的爱、支持、关怀和引导,每个孩子都很勇敢。

如果孩子有霸凌别人的现象,我们也要做他的后盾,勇敢帮他学着承担和改正。

30%的学生被霸凌过: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受欺负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这是个错误,我们要勇敢承担,尽量弥补,勇敢改正。

我们学着倾听孩子,每个愤怒、悲伤、难过、害怕的情绪后面,都是他缺乏安全、没有得到肯定、认可和关爱的呼喊。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所有亲子问题的根源,就是爱。

不管是霸凌或者被霸凌,父母都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爱上,用爱化解孩子内心的淤堵。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