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走完一段旅程,再回头看时,是一段宝贵的经历,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成长。线上教育教学亦是如此,对附中这个年轻的团队而言,是一次考验和历练,更是成长。
3月12日,奉贤中学附中积极响应号召,正式启动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潜心谋划,精心设计,全心投入,围绕五育并举,构筑线上育人网络,促进贤雅少年全面发展。
强化过程管理,动态完善教育教学常规
闻令而动,上下齐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接到通知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开好了四个会。一是开好行政会,成立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行政线上巡课制度、线上教学(学习)基本规范等;二是开好教师大会,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规范线上教学常规;三是开好教研组会,制定线上教学计划,研讨线上教学内容,做到进度统一,资源共享;四是开好班级学生会,安抚学生情绪,明确学习任务,规范学习行为。这四个会,为后续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潜心研究,提升质效。精细管理。整个线上教育教学期间,我们做到了每天每节课都有至少一位行政巡课,共巡课340余节;巡课后填写巡课记录表,发现亮点,指出问题,形成线上教学提示,下发教研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起初混班上大课的课堂效率低、管理难度高,第一时间调整课表,所有学科实行单班上课模式,以保证每节课的课堂效益。
精心教研,精准研讨。在线上教学提示的指引下,每个教研组、备课组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教学研究,通过积极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研究”,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如各组分别开展了“单元目标下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素养指向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线上教学提升质效”的主题活动,通过专题论坛、课例研究和自主学习使得教研活动、教研组成为一个学习、实践的共同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除此之外,在奉贤中学理事长学校的引领下,奉贤中学附中和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三官堂学校一起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在线教学研讨”、“在线教学分享会”、 “作业项目联动”的方式,做到集团学校内六、七年级语数英课程、教学资源全面共享,激发集团内学校办学活力,促进集团学校在线教学期间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为提高线上教学活力,做好在线教学、作业设计的经验交流,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在奉贤中学理事长学校的引领下,于5月5日开展了“在线教学”优秀案例、“特色作业”优秀案例的评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举办“别样课堂,同样精彩”为主题的在线教学案例分享会,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在线上教育教学工作行进过程中,在期中复习后,我们从四个层面进行了及时的总结与反馈。一是教师层面,我们召开了线上教师大会,从学校层面反馈了老师们课堂中、教研中、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情况;二是备课组层面,由备课组长牵头,就学科教学行进中的问题集中研讨,促改进和提升;三是班级层面,由班主任牵头,就班级情况进行研究,明确各班级的特殊学生以及针对性的跟进措施。
丰富活动形式,探索线上五育并举育人机制
思政教育激发情感共鸣。停课不停教的不只是学科教学,在附中,以升旗仪式和班心课为主题的思政教育也没有停步。每周一早上8点,由大队部牵头组织的序列化主题式升旗仪式准时上线。本学期,完成了“共和国勋章”序列升旗仪式,孩子们在八期的升旗仪式中感受到了李延年、张富清等战斗英雄对祖国的热血丹心,对战友的深情厚谊;看到了于敏、黄旭华、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等科学家为我国“两弹一星”、核潜艇、青蒿素、杂交水稻研究事业呕心沥血做出的贡献,也看到了普通农村妇女申纪兰为维护人民的权益表现出的坚韧与执着;同时,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升旗仪式。力求通过这种方式层层递进,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引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再如每周五下午第一节班心课,班主任们在德育处的组织下,针对实际问题,集体备课,研究对策,激发内生动力。本学期,有序开展了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努力也是一种能力”“生命教育”“自律小达人网前冲”“放弃容易,但坚持很酷”等14次主题班会课,旨在解决学生居家学习过程中缺乏同伴而产生的缺乏学习动力、懈怠等问题。
节庆活动丰富居家学习生活。为丰富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结合区心理健康月和学生活动节,校本化设计本学期的两大节庆活动——温暖爱生节和创意科艺节。温暖爱生节,我们以“找春天”为主线,融合美育、劳动教育和生命教育,设计了“春天,我来画一画”“春天,我来听一听”“春天,我来尝一尝”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走进春天,感受春天大自然生命萌发的美好,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可贵。创意科艺节,则是融合艺术与科技元素,开展了0M纸结构挑战赛、纸牌叠叠乐、艺术小百科、“艺”起唱等活动,孩子们从“动手做”中体会到了创新和智慧的价值。
跨学科融合提升核心素养。在提升线上教学质效的同时,各学科根据学科群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活动,如语文组的美文背诵;数学组的纸间数学、数学科幻画、数学笔记展示;英语组的项目式学习“和冬奥会一起向未来”“Explore the oceans”;综合组的时政小报、防疫倡议书、气象知识网上竞赛、“气象观察日记”(我校七年级沈鑫悦同学的参赛作品《清明那些“天”的事》获上海市一等奖)、“抗疫”主题海报设计、“花样跳绳”、“毽子操”;“生活中的化学”、“阳台种植计划”等探究项目,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将已学的学科知识学以致用,也学会了团队合作、责任担当,也逐步尝试用自己的力量解决现实问题。
评价激励促进全面发展。指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学校致力于培养“品行端正、学识广博、志向高远”的贤雅少年。经过近一年的谋划和研究,围绕五育并举,结合贤雅课程体系,我们制定了奉贤中学附中贤雅少年的评选方案。在线上教学期间,在班级日反思、周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各类活动参与情况、学习情况等全方位的考量,在每月的最后一次班心课上进行班级多元评价。本学期末,根据评价细则,学校评选了儒雅少年、慧雅少年、健雅少年、美雅少年、朴雅少年五个单项奖和贤雅少年一个综合奖,五个单项奖主要对应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而贤雅则是囊括了五个方面的综合素养。通过每月的多元评价和学期末的贤雅少年评选,我们发现孩子们活动更自主了,学习更自觉了,生活更自律了。
拓宽共育途径,促进居家学习质效提升
挖掘云班级管理模式全心投入。当青年班主任“撞”上云端班级管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附中的青年班主任主动求教、积极研究,自主挖掘班级云管理的技术手段,有效结合了部分线下班级管理的方式,形成了个性化有特色的云班级管理模式。利用钉钉群公告进行班级日反思,及时表扬课堂表现、作业反馈优秀的同学,也及时指出有待改进的现象;利用班级圈及时展示班级学生的作品;利用微信小程序制作电子奖状及时进行月表彰;组建线上学习小组、学生管理团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一系列的组合拳让线上班级管理从难到易,青年班主任们也从一开始的担忧紧张到最后的淡定从容。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这些小班主任们毫无保留分享自己的小技能,实现了共同富裕。
导师24小时在线暖心陪伴。线上的学习,孩子们更需要老师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为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家学习的情况,线上教学期间,我们进行了地毯式全覆盖的导师制活动。导师或电话连线或视频连线我们的孩子,从封控期间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到复工复产后了解学习状态,导师们坚持周周连线,时时关心,事事了解,和孩子们建立起了良好的革命友情,很多孩子已经养成了有事找导师的习惯。有时候,一个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小时,一次视频聊天一聊就停不下来,我们的导师用爱心、细心、暖心呵护着贤雅少年。
组建家教小分队悉心指导。居家学习,家长的焦虑增加了怎么办?我们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小分队,成员包括了奉贤中学家教指导中心的专业老师、家委会成员、德育处的老师以及附中已为人母的老师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微校”栏目,以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家长微校小课堂、居家学习小贴士、我们来推荐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家校共育的有益探索,旨在缓解居家学习期间的家长焦虑,减少亲子矛盾,增进亲子情感。
如今,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告一段落。每一位附中人都做好了自己眼前的每一件小事,与贤雅少年一起成长,也让线上教育教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胡雯峰,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副校长,林春辉名校长工作室学员。荣获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奉贤区十佳思政教师等称号。曾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优课,上海市德育精品课、多次行政嘉奖等荣誉。教育格言:用心和行教育孩子。)
链接
(一)征文对象
全区中小幼、职成校校(园)长。
(二)征文内容
校(园)长谈学校发展。
(三)征文要求
1.可选择学校发展的几个重点方面谈思路思考、举措成效等,彰显学校特质,不要面面俱到。
2.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倡导随笔类文章,不要写成工作总结或教科研论文。
3.字数一般控制在3500字内。随文提供作者的至少三张生动有特色的的电子工作照,电子照片为jpg格式,不小1M。文章和照片发送至[email protected],并标注为“校长来啦”。
点击查看往期推荐
序 | 标题 | 日期 |
001 | 上海开大奉贤分校祝燕国:发挥好社区学院在“家校社合力育人”中的作用 | 2021.6.6 |
002 | 青溪·青村联合中学薛晨红:教育使命归本源 青溪流淌哺芬芳 | 2021.6.13 |
003 | 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金阳幼儿园原园长)张颖:寻评价之道 助成长之力 | 2021.7.11 |
004 | 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杨旻:青鸟翱翔 | 2021.7.31 |
005 | 致远高中杨文英:最美的遇见 | 2021.9.20 |
006 | 金海幼儿园张冬梅:孩子的事都是大事 | 2021.10.23 |
007 | 五四学校邱玲:担民族复兴之责,培养“四有”好老师 | 2021.11.20 |
008 | 金汇幼儿园吴秀英:生活乐体验 评价促发展 | 2021.12.4 |
009 | 肇文学校万建平:崇尚文化润校 构建育人生态 | 2021.12.12 |
010 | 上海市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何鸿斌:精准把握“双减”内涵,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 2021.12.18 |
011 | 奉贤区实验小学奚安:做好在线教学的“加减乘除” | 2022.4.9 |
012 |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余雪梅:“疫”路前行 汇智育贤 | 2022.4.10 |
013 | 思齐幼儿园周琴:心系幼儿,情暖家园——“疫”起的变与不变 | 2022.4.16 |
014 | 曙光中学程立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我们来观摩你的课 | 2022.4.17 |
015 | 奉贤中学附属小学何春秀:“疫”路同行 “晶”益求精 | 2022.4.30 |
016 | 金棕榈幼儿园徐燕燕:来自核酸检测的幼儿教学启示录 | 2022.5.4 |
017 | 曙光中学李龙权:浅谈“三型”新成长课堂的认识与实践 | 2022.5.14 |
018 | 待问中学张兰萍:以教育科研推动新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新思考 | 2022.5.15 |
019 | 区教育学院蒋东标:润质贤品显担当 融合共进促成长 | 2022.5.20 |
020 | 区教育保障服务中心何永军:优质服务 规范管理 品质保障 | 2022.5.20 |
021 | 塘外小学孙卫红:读塘小,品和善 | 2022.5.21 |
022 | 柘林学校王英:新成长教育背景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 2022.5.22 |
023 | 西渡小学方英:落实“双减” 主动担当 深化学校教学与管理变革 | 2022.5.28 |
024 | 区爱贝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宋丽梅:信息化赋能科学育儿 做有温度的“育儿陪跑者” | 2022.6.3 |
025 | 金海幼儿园陶燕丹:“疫”路有爱 温暖相伴待花开——居家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思考 | 2022.6.11 |
026 | 西渡学校高安平:从这里渡向遥远的未来 | 2022.6.12 |
027 |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云端相聚齐奋进 隔空传爱护成长 | 2022.6.18 |
028 | 奉城二小苏丽华:小小菜园,大大收获——家校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的校园实践探索 | 2022.6.19 |
029 | 肖塘幼儿园黄春花:唤醒 扶持 激励 绽放——肖塘幼儿园科研新成长之路 | 2022.6.25 |
030 | 思言小学施建英: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者 | 2022.6.26 |
031 | 四团幼儿园钱英:园本课程实施中融入“瓶玩”资源的思考 | 2022.7.2 |
032 | 金汇幼儿园吴秀英:润物细无声,花开好时节 | 2022.7.3 |
033 | 西渡幼儿园马京华:巧用“镜子原理”,浅析管理方略 | 2022.7.9 |
034 | 新南幼儿园王莉莉:一次走访调研带来的思考 | 2022.7.10 |
035 | 金阳幼儿园王将来:“四个一”助力教师队伍新成长 | 2022.7.16 |
036 | 奉二·头桥联合中学金爱群:新成长理念下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2022.7.17 |
037 | 南中路幼儿园吴丹时:基于儿童立场,探究户外游戏 | 2022.7.23 |
038 |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凝心聚力 稳步启航 | 2022.7.24 |
039 | 泰日学校汤连华:寻找我们的诗和远方——新成长教育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 2022.7.30 |
040 | 奉贤区绿叶幼儿园吴冬花:锚定方向 蜕变成长——市示范幼儿园创建路上的思与行 | 2022.7.31 |
041 | 星火学校王莉: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近 | 2022.8.6 |
042 | 顾建明:“互联网+教育”中职学校育人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2022.8.7 |
043 | 四团幼儿园陈叶:新疫情背景下幼儿园常态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 2022.8.13 |
044 | 待问幼儿园沈花梅:探索教师成长新路径 激活教师发展内生力 | 2022.8.14 |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
咨询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热线电话
主要服务时间:8:00—20:00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奉贤教育
http://www.fengxian.gov.cn/jyj

微博ID:上海奉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