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部颁布双减政策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双减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实行该政策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遇到过阻力,很多家长都表示不理解,担心孩子因此会跟不上课。
另外受双减巨大影响的就是校外教培机构,不得不就此转型,迅速地退出市场。
其实教培机构也试图扭转局面,开设了周中课,不过效果不是很明显,和以前相比,报班的学生寥寥无几,毕竟周中是学生学习负担最重的时候,上了一整天的课,晚上还要补课,家长也担心孩子吃不消。
受到教育内卷的影响,家长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按理来说,学生放假时间是不能进行学科类补课的,而且也明文规定教培机构不能开设学科类补课。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会花费高价给孩子请一对一的家教,而这部分学生总归是少数,其他家长也不想让孩子成绩拖后腿,于是就给暗自给学生找“地下”补课班。
“双减”一周年,教培机构打游击,边放电影边补课
教育是家长关心的重中之重,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比自己过得好。
人前显贵,人后就得受罪,家长秉持着这样的思想,竭尽全力地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家长的苦心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方式方法可能过于极端。
一位家长表示,现在的“地下”补课班在隐蔽性和灵活性上堪比打游击战,不是家长想进就能进的,必须要经过熟人的介绍。
补课教室的玻璃都贴上了防窥膜,不仔细观察的话根本不会注意到。
而且这些补课班还懂得“随机应变”,有专人负责盯梢,情况一不对劲就反应情况,里面的人马上把教材撤走,来不及的话就直接把电视打开,给学生放电影,这样突击检查的人也抓不到把柄,无功而返。
距离双减政策的实施已经一周年之多的,但是这些补课班还是没有偃旗息鼓,明面上不能开设补课班,但是转为地下,这不免令人担忧。
面对此种情况,家长却支持不已
学生永远是家长的软肋,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家长简直费尽心思。
其实学生的压力家长不是没有看到,但是他们认为,现在多吃一点苦没关系,这样以后才能有甜。
所以,面对地下补课班,家长不但不反对,反倒还支持不已,他们也会暗地里托人找关系把孩子送到补课班,仿佛这样心里才能平衡一点。
家长对补课班的执着程度远远超过了想象,也正因如此,市面上的补课班才会层出不穷,这是为了迎合家长的一种存在形式。
所以,如果家长不配合的话,那么双减的效果不会很好,这是显而易见的。
双减是教育经过深思熟虑下发的政策,更有益学生的发展
每下发一项教育政策,教育部都是深思熟虑的,不可能提出之后就直接颁布,在实施之前,需要衡量各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影响。
尤其是在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双减是必然的趋势,是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双减肯定对学生的发展更有益。
家长所想到的,教育部肯定也想到了,教育内卷不断加重,家长责无旁贷,所以希望家长能够配合,不然学生的压力只会增不会减。
教育需要我们进行一个漫长的研究过程,教育政策也是如此,如果学生都能按照教育政策去发展,扭转应试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学生的压力就没这么大了,也不会排斥甚至是厌恶学习。
促使家长如此热衷补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中考和高考,毕竟这两场考试如果发挥不好,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受限。
家长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不过笔者认为,这本质上还是看学生个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要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的去学习,就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地下补课班不但没有缓解教育内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情况,实现教育公平依然任重而道远,这需要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的配合。
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学生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不仅是家长的心愿,同时也是教育部的心之所向。
话题讨论:你会给孩子报地下补课班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