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不怕六月初一下,就怕初三夜里雨”,今天初三为啥怕夜雨

2022年07月01日06:24:05 教育 1580

俗语:“不怕六月初一下,就怕初三夜里雨”,今天初三为啥怕夜雨 - 天天要闻

1、先看看六月初一下雨,谚语有什么说法。

老话说,不怕六月初一下雨,但是怕六月初三夜里下雨,来看看六月初一下雨,谚语怎么说。

谚语说“六月初一下一阵,放牛娃子淋成病”。意思是说,如果六月初一下上一阵雨,往往预兆夏季雨水频发,容易出现雷暴雨,放牛娃来不及躲避,容易受到雨水淋湿,如果不注意,会引起感冒等。可见,谚语预兆,六月初一下雨,夏季急雨多,暴雨多,要随时做好防雨准备。

看来六月初一下雨,人们已经比较担心了,要做好夏季防雨防病准备。但是,这并不可怕,人们更担心六月初三夜里下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俗语:“不怕六月初一下,就怕初三夜里雨”,今天初三为啥怕夜雨 - 天天要闻

2、俗语:“不怕六月初一下,就怕初三夜里雨”,什么预兆?

刚才我们探讨了六月初一下雨的农谚,知道了六月初一下雨的预兆。

那谚语:“不怕六月初一下,就怕初三夜里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六月初一下雨,往往预兆夏季雨水多发,急雨频发,而且容易淋湿受凉,但这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六月初三夜里下雨,其预兆更令人担忧。

不难看出,六月初三夜里下雨,预示着后果比六月初一下雨更严重,那到底六月初三夜里下雨,谚语有什么说法呢?我们重点探讨交流。


俗语:“不怕六月初一下,就怕初三夜里雨”,今天初三为啥怕夜雨 - 天天要闻

3、为什么怕六月初三下雨?谚语怎么说。

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六月初三夜里下雨,怎么预兆。

农谚:“六月初三晚下雨,阴雨连绵七十二”。也就是说如果六月初三夜里下雨的话,计将会是阴雨绵绵无绝期,断断续续持续两个多月,七十二天雨水不断,从六月初三,也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了,看来六月初三夜里下,预示着夏秋时节雨水频发 是个洪涝灾害天气,势必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影响粮食秋收。

还有的谚语说:“六月初三下场雨,风风凉凉到秋天”。不难看出,六月初三下雨的话,将会是风风雨雨,淅淅沥沥到了秋天,预示着雨水多发,源源不断,不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天气。

俗语:“不怕六月初一下,就怕初三夜里雨”,今天初三为啥怕夜雨 - 天天要闻

小结

俗语:“不怕六月初一下,就怕初三夜里雨”,这回你明白谚语为什么怕了吧!谚语虽然夸张,更是老祖宗提醒人们,如果六月初三夜里下雨,要做好防洪排涝工作,确保五谷丰登。

今天,就是六月初三,你们哪里下雨了没有?别忘交流分享。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唐尚珺结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弯路,不希望有人学我 - 天天要闻

唐尚珺结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弯路,不希望有人学我

2024年6月9日,最后一场生物考试结束,35岁的唐尚珺走出考场,他的第16次高考宣告结束。 唐尚珺出生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公安村,从2009年至今参加过16次高考。过去,他曾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但都放弃了,选择继续复读。 2023年,唐尚珺参加了第15次高考。他考了594分...
@所有考生:拼过了,你们都很了不起!看厦门家长及亲友花式迎接考生 - 天天要闻

@所有考生:拼过了,你们都很了不起!看厦门家长及亲友花式迎接考生

在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外,一考生家长开心拥抱走出考点的孩子。(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昨日高考结束,记者前往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厦门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海沧实验中学等考点,采访考生以及在外等候的家长。昨日下午6点半,记者在厦门一中思明校区门口看到,许多考生走出考点后,与前来迎接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来一个大大的拥...
唐尚珺第16次高考结束:发挥得不是特别满意,分数应该和2023年差不多,倾向于报考师范专业 - 天天要闻

唐尚珺第16次高考结束:发挥得不是特别满意,分数应该和2023年差不多,倾向于报考师范专业

6月7日到9日,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迎来了人生中的第16次高考。在此之前,他以坚持复读考清华而出名,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因故未上。2023年7月,当他决定去华中师范大学念师范类专业时,又因未选择服从调剂,高考志愿滑档。9日晚,九派新闻在防城港见到了刚答完人生中第16...
娃哈哈给高考学子送水,考生一个接一个开心拿水 - 天天要闻

娃哈哈给高考学子送水,考生一个接一个开心拿水

高考三天已经结束了,现在是6月10日,考生们也松一口气了。想必在这三天里面,考生们的心情每个都很不一样。高考已经结束,考生自己心里也有底了,考得怎么样,成绩会怎样,自己应该相当清楚了。是名落孙山,还是金榜题名;是选择继续复读,还是选择进入社
2024年高考落幕 莆田考生共同奔赴新的未来 - 天天要闻

2024年高考落幕 莆田考生共同奔赴新的未来

考生走出考场东南网莆田6月9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卢建伟 文/图)6月9日下午,随着高考最后一科生物学考试结束,为期3天的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卷合笔落,如刀剑回鞘,同学们正式告别高中时代,奔赴新的未来。家长在考场外翘首以盼记者在莆田一中、仙游一中考点看到,考场外围满了前来迎接考生的家长们,他们手捧鲜花,或紧...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 天天要闻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宁 崔文灿 孙唯 陈亮 秦小杰 朱嘉乐 实习生 龙名扬 张佳慧 邱晨希 罗钰涵 刘雅萱 陈艺铭 王樱淋高考最后一天,上午的考试科目是化学和地理,下午是思想政治和生物。记者兵分几路采访,发现大部分考生心情都不错,整体而言,最后一天的考试科目难度适中,偶有未见过的题目,但考生们都全力以赴,尽...
考生回忆高考化学题:“送分题”不见了 - 天天要闻

考生回忆高考化学题:“送分题”不见了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邹浩 张屏 张裕 李碗容 狄鑫实习生 刘嘉慧 张伊婷6月9日上午,考完化学的高考考生纷纷表示,今年的化学试题不再有“送分题”,考查内容和常规试题有所不同。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考点的考生王同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化学有机的大题打破了常规思路,会让考生猜一个物质的结构,这是之前没有碰到过的。华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