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2021年09月04日22:43:06 教育 1713
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 天天要闻

童秉纲(1927.9.28一2020.7.9),江苏张家港人。

自2020年7月10日,苏州科学家日设立以来,苏州以一座城市的名义,礼敬各路英才。

今天,“科普苏州”将继续给大家带来苏州院士系列。从苏州院士故事,读懂苏州。

01.

童秉纲11岁时父亲去世,家中5个兄弟由母亲抚养长大。1945年,毕业于梁丰中学(现为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并考入南京大学工学院,在机械工程系就读。1950年毕业后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力学专业研究生。1953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1961年,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任教,先后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曾协助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建设了中国科大高速空气动力学的专业教学体系。

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 天天要闻

20世纪70年代,由于我国独立研制战术、战略导弹武器的急需,童秉纲在国内率先开展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一一飞行器飞行时的动态稳定性导数研究。他领导研究小组针对跨声速和高超声速流固有的非线性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模型:非定常跨声速局部线化面元法和非定常内伏牛顿一布兹曼流动理论,从而开拓和发展了一整套从低速到高速的飞行器动态气动特征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有力地支持了我国有关飞行器设计部门的研制工作。这项研究延续到80年代,组织了研究团队,获得一系列成果和奖励。

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 天天要闻

1981年,他晋升教授,并受聘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说:“博士生的教育模式是独立研究型,其培养方式不一样,是由导师单独培养,有点像以前的私塾一样,目标是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做出创造性的结果。”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对每一位研究生都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培养和要求,从科研思想、基本训练、方向选择、课题确定都给予规划。迄今他共指导了21名博士生,培养了他们扎实的根基和求实创新的风格。2012年,世界力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流体力学领域共有17个分组会,担任分组会主席的大陆学者有7位,其中2位,清华大学的朱克勤教授和中科大的陆夕云教授都是童秉纲培养的博士生。

1984年5月至1985年10月,他在北美4所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工作。1986年,回到中国科大研究生院(现改名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此后的80年代到90年代,他指导研究生主要取得了两项成果。其一是建立了模拟鱼类波状游动的三维波动板理论,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鱼类几种游动模式的形态适应问题,得出了若干新的结论,该理论多次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所引用,国际同行给子了充分肯定。其二是为了适应复杂构形航天器热环境预测的需要,他和航天气动热专家合作,发展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计算气动热力学。此外,他主持编写的《气体动力学》(1990)成为国内多所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材和参考书,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主持编写的《涡运动理论》(1994)受到读者青睐,还销售到台湾,受到台湾同行和学生的欢迎。正是他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生物流体力学、航天器热防护气动热力学等前沿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重视。1997年,童秉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

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 天天要闻

02.

从20世纪末至今的十几年,童秉纲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运动力学实验室,带领研究生在两个研究领域进行探索。

其一是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研究。10年间,实验室有6名博研究生在该领域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发表了创意的成果。中科院外籍院士吴耀祖(TY.Wu)在(Ann. Rev. Fluid Mech.)(2011)上发表的综述文章中,共引述了该实验室发表的7篇论文。他将该实验室发表的小型昆虫拍翼的理论模化解析途径列为开创中小型昆虫大攻角拍翼飞行研究领域的近期4篇代表作之一,并两次提及该实验室在鱼游领域提出的变形体动力学与流体动力学耦合系统。在即将出版的我国《力学学科(流体力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动物飞行与游动的流体力学》中提到:童秉纲小组基于模型理论分析途径发展了二维拍动翼的半解析方法,前人提出的三个升力机制均能在该方法中体现。童秉纲研究群体通过实验手段从力学角度归纳总结出鲫鱼“数字鱼”模型。

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 天天要闻

其二是气动加热的工程理论。这十年间,面对高超声速近空间飞行器的气动加热新问题,在童秉纲的带领下,以模型理论分析方法为主,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建立起解决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预测的工程理论,共培养了5名博士生。完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烧蚀热防护热环境预测、非定常气动热力学理论框架、尖化前缘气动加热受稀薄气体效应和非平衡真实气体效应的工程理论、壁面流动分离一再附产生高气动热的广义物理模型及其理论和应用研究等工作。其中稀薄气体效应和真实气体效应方面的工作被评价为“难得一遇”、“值得称赞”和“高度原创性”的成果,还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评为“突出进展”,获得了连续三年的资助。流动再附点附近产生高气动热的广义物理模型被评价为“颇具新颖性和创新性”。这些工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因此,童秉纲应邀到多个科研院所做报告,受到了多个工程部门的关注,他们主动与课题组联系并签署了研究合同。

03.

2002年,童秉纲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第三届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说:“由于历史原因,我45岁オ开始做流体力学研究,在这个领域做了25年的研究,到70岁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创业很晚,小有成就。我信奉一句格言,叫作‘不畏曲折,锲而不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童秉纲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大器晚成,在逆境和坎坷中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风采。

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 天天要闻

童秉纲一直都眷恋着故乡张家港。他说,家乡的阳光雨露哺育了他,家乡的人民支持了他,在有生之年回报家乡是他的心愿。2007年,他将127件个人档案资料捐赠给家港市档案馆。2012年,张家港市建县(市)50周年庆典,他特意发去贺信。他说:“我深深怀念和感谢我的母亲和家乡父老的养育培植之恩,希望家乡日益美好光明。

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 天天要闻

END

他45岁开始科研,一生教书育人,科研大器晚成 - 天天要闻

文章来源:《苏州院士》

图片:部分网络

编辑:文刀

科普苏州

ID: kepusuzhou

科普苏州Q3:948033090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5月10日要闻速览 - 天天要闻

5月10日要闻速览

要闻速递拟录取!重庆23名学生保送清华北大近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网有消息显示,根据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保送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全市共23人获得清华北大保送资格。在拟保送清华北大的23人中,巴蜀中学有9人、重庆一中7人、重庆一外4人、
2023年高校综合评价分数线及各省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名单! - 天天要闻

2023年高校综合评价分数线及各省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名单!

今天为大家汇总了2023年全国多所高校综合评价分数线及各省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名单,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2023年高校综合评价分数线如下- 面向全国多省市招生的院校 -- 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 -- 面向上海招生的院校 -- 面向广东招生的院
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三亚市群艺馆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 天天要闻

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三亚市群艺馆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5月20日至26日是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为提升行业影响力,让更多市民群众走进文化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资源,19日上午,由三亚市旅文局指导、三亚市群艺馆主办的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暨三亚市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人才专家库授牌仪式,在三亚市群艺馆一楼演艺厅举行。当日上午,主办方首先为出席授牌仪式的68名专家学者颁发...
澳大利亚留学保录取丨你不可不知的优势密码!你心动了吗? - 天天要闻

澳大利亚留学保录取丨你不可不知的优势密码!你心动了吗?

当谈及海外留学,你是否也对那片遥远的南半球土地心生向往?澳大利亚,这片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国度,早已成为无数学子追梦的圣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澳洲留学,探寻其独特的魅力所在!01、顶尖的教育质量,孕育杰出人才澳洲的教育质量在全球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