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性格、发短信习惯与自信:三者的奇妙联系

2025年06月15日23:20:16 星座 1146
内向性格、发短信习惯与自信:三者的奇妙联系 - 天天要闻
via:pixabay

作者 | eric w. dolan
翻译 | caroline
审校 | 酷炫脑
美工 | jenny
编辑 | 加薪

新研究发现,把发短信作为逃避方式的人的自信心水平实际上比预期的要高。



你是否曾好奇,在数字通信盛行的今天,人们发短信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勇敢表达自我,还是仅仅为了逃避现实的纷扰?对于那些内向或外向性格的人来说又会怎样?最近的一项新研究不仅揭示了人格特质、短信使用动机与自信心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带来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新发现。

如今,发短信几乎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人们交流方式的这一重大转变,研究者们也开始密切关注不同人群如何利用短信这一工具,以及这种交流模式可能带来的深远心理影响。

长久以来,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内向的人往往比外向的人自信心水平低。然而,数字通信的兴起为内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让他们可以用比面对面交流更舒适的方式表达自己。

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发短信的两大动机——表达自我与逃避现实——是否会对内向或外向等性格特征与自信心之间的固有联系产生调节作用。研究者们希望了解这些动机如何缓解或加剧与内向、外向性格相关的典型自信心难题。

“在构思我的博士项目时,我时常观察身边的年轻一代,他们对技术的态度与父母辈截然不同。比如,他们几乎从不查看语音邮件,而是更倾向于通过短信来沟通。”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临床心理学家保莉特·迪迪亚(paulette didia)回忆道。

“我很好奇,这种对短信的偏好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产生怎样的影响。特鲁布博士之前创建了信息动机问卷来研究发短信背后的动机,我们想知道不同的动机会对自信心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作为一个内向者,我自身也偏爱发短信,因此我很好奇,内向者与外向者是否会在发短信及其对自信心的影响上有截然不同的体验。正是这些疑问,促使我们开展了这项研究。"

在研究中,迪迪亚及其团队从佩斯大学招募了157名参与者,他们大多是平均年龄为19岁的年轻人。这些参与者被要求完成一项详细的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他们的性格特征、自信心水平以及发短信的主要动机。

为了准确评估内向性和外向性,研究团队采用了一个经过严格验证的心理学量表,该量表能够精准捕捉个体在这两种性格特征之间的细微差异。同时,自信心则是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量表来评估的,该量表通过一系列问题,询问参与者相较于他人,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如何。

研究人员还使用了一份专门设计的问卷,以了解参与者发短信的动机。这份问卷巧妙地将发短信的动机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表达”动机,即个体倾向于利用短信传达那些面对面交流时难以启齿的想法与情感;二是“逃避”动机,即个体在遭遇不适或无聊情境时,会选择发短信作为转移注意力的手段。


内向性格、发短信习惯与自信:三者的奇妙联系 - 天天要闻
via:《蜡笔小新》

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与不使用短信的人相比,主要将短信作为自我表达手段的内向者的自信心水平更高。这表明,对于内向的人来说,短信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可以让他们更自由、更真实地进行交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然而,研究结果也表明,如果一个人同时也把发短信作为一种逃避的手段,那么发短信进行自我表达的好处就会被削弱。具体来说,当逃避的动机较高时,内向与自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就会减弱,这表明依赖短信逃避现实生活困境的行为,可能会阻碍自我表达所带来的自信提升。

对于性格外向的人来说,研究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与预期相反,那些把发短信作为逃避方式的人的自信心水平实际上比预期的要高。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短信可以让外向者保持社会联系,即使在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时也能找到刺激。

然而,当这些外向型性格的人把发短信作为自我表达的主要方式时,似乎就削弱了把发短信作为逃避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通常更喜欢即时、实时的互动,而不是短信的延迟性。

佩斯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莱奥拉·特鲁布(leora trub)对此评论道:“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人们总是渴望找到简单明了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比如技术究竟是好是坏。但我们的研究表明,事情远比这复杂得多。”

迪迪亚补充道:“我们惊讶地发现,我们的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中的许多观点存在显著差异。作为内向者,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或许未来的研究能够促使内向者与外向者的自信水平更加均衡。”

但与所有研究一样,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首先,这项研究的横断面设计意味着我们仅能捕捉到某一时刻的状态,难以确定因果关系或追踪自信心与发短信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此外,本研究在covid-19期间进行,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交行为和沟通模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迪迪亚指出:“如果这些发现能够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那将非常有趣。考虑到我们的数据收集工作已过去两年,我很好奇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是否还能观察到相同的结果,毕竟大部分限制和对疫情的恐惧似乎都已缓解。”

尽管如此,研究结果还是凸显了发短信动机与个性特征和自信心之间的微妙联系。迪迪亚解释说:“我们希望提高人们对使用短信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认识,无论是出于哪种动机,都是为了更好地与周围的人沟通和建立关系,同时也是为了让技术的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


内向性格、发短信习惯与自信:三者的奇妙联系 - 天天要闻
via:《蜡笔小新》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
 微信加群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didia, p., trub, l., & hassinger-das, b. (2024). stuck in the dm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and self-confidence through text-based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内向性格、发短信习惯与自信:三者的奇妙联系 - 天天要闻

星座分类资讯推荐

周运 星月呢喃2025年7月6日 - 7月13日十二星座运势 - 天天要闻

周运 星月呢喃2025年7月6日 - 7月13日十二星座运势

周运 星月呢喃2025年7月6日 - 7月12日十二星座运势: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6日,注意你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在捐款、购物或支付账单之前,先制定预算。7日和8日,拒绝让不确定性导致代价高昂的错误、反应过度或个人挫折。少说话,
天津市委批准,开除李洪伟党籍 - 天天要闻

天津市委批准,开除李洪伟党籍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利用职务影响低价购房;目无法纪,指使他人打探案情……7月5日,天津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原局长(兼)李洪伟被开除党籍、公职,涉嫌受贿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李洪伟 资料图李洪伟出生于1970年3月,山东诸城人,全日制大学学历,法学...
面相全变了!再看35岁鹿晗和27岁关晓彤,马伊琍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 天天要闻

面相全变了!再看35岁鹿晗和27岁关晓彤,马伊琍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4月20日,鹿晗的35岁生日,全网都等着,关晓彤每年一次的卡点庆生,却扑了个空。长期高强度冲浪的她,反常的安静一整天。祝福断了,零互动,分手传闻愈演愈烈,也因为一直悬而未决,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拉到热搜上猜疑一番,分,还是没分,扑朔迷离,进而持续的引爆话题。新一轮关注又起来,是鹿晗跟关晓彤,同时有了新动...
赛百味打工七年,这是一个数学教授的简历 - 天天要闻

赛百味打工七年,这是一个数学教授的简历

在大伙的普遍印象里,大学教授这种人,应该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一路坦途,必须本、硕、博连读,想做个博后也是顺手的事。 但最近哥们刷到条新闻,最近入职了中山大学的传奇数学家张益唐,简历上居然出现....
《道德经》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养 - 天天要闻

《道德经》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养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对于它的解读不是普通学者可以胜任,大学毕业留在学校,从没有进入过社会的象牙塔式学者,几乎就是垃圾解读的高发人群。(没有贬损之意)他们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质:第一,理科生,物理学起码高等物理级别。因
一线房价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后,谁偷走了中产财富? - 天天要闻

一线房价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后,谁偷走了中产财富?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一线城市的房价整体跌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深圳领跑跌幅榜,房价下调了39.3%,价格已经跌回了2016年5月。此外,上海也没撑住,30.6%的下跌把价格带回了2016年3月。北京跌幅略微轻一些,29.5%的跌幅对应着2016年8月的价
今明两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临“3大问题”,别不当回事 - 天天要闻

今明两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临“3大问题”,别不当回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拥有二套房子的人算得上是人生的大赢家。这些家庭通常一套房子用来自住,另外的房子用来出租。显然,拥有二套房产的家庭赶上了红利期,不少人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从2022年开始,国内房价就进入到调整的趋势之中,不仅是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而且房价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