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创业小伙伴约饭,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吐沫星子喷到脸上都没空擦。在ai的发展前景方面,俩人的共识出奇的一致。
更为难得的是,我们一致认为,山东的企业,将迎来ai的浪潮。
此浪潮非彼浪潮,浪潮的deepseek训推一体机卖的非常火爆,要从生产线上抢单。
山东的经济有什么特点?
一是民营经济占主流(和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民营市场主体数量从2016年的617.7万户增加到2021年的1311.8万户,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51.8%,且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2.53万亿元,连续13年稳居全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二是山东的民营企业以石化、钢铁、电解铝等重工业行业为主。
在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山东因为其行业构成,明显比阿里腾讯这种轻资产高科技的企业所在的省份落后了。
然而,当deepseek横空出世后,山东的情况又变得不一样了。
小姐姐常年沉淀在山东的工业企业做信息化解决方案,做了erp做mes,随着deepseek的到来,她坐不住了,跑来找我。
一个很惊悚的事实是:这都2025年了,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还没有完整的信息化。
并非企业支付不起信息化的费用,而是因为企业间的经营模式差异巨大,传统的erp厂商很难适配每个行业。业务人员不懂it,软件公司开发人员又不懂业务,企业只能买一个erp/mes框架,升级模块成本高昂还不一定适用,只好配合excel缝缝补补勉强用着。
这也是中国erp厂商最大的痛点之一。
sap、oracle进入中国的时候,和企业keyuser对接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埃森哲等咨询公司,它们把企业的经营模式了解透彻后,再联合技术人员对erp系统进行改造,从而适配不同的企业。
但直到现在,国产erp依然以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企业业务需求对接,漏掉了流程再造的过程。
一方面是因为国产erp大多是it公司起家,缺乏咨询业务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国产erp竞争惨烈,利润过低,压根没有空间再塞入咨询公司赚一手。
当deepseek来临的时候,企业看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春天。
智能体的开发近乎零成本,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小型创业公司甚至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有能力进行智能体的搭建。
大模型将会重构所有信息系统,当然了,这句话不止我在说,idc也这么说,几乎所有的国产erp厂商都在说。

举例:
一家非常传统的机械加工企业,以前的工作模式是把单机版仪器产生的质检数据导出excel,然后由质检人员汇总加工。
如果为了这个质检流程上一套信息系统,可能要十几万几十万,本来利润就很卑微的机械加工企业出不起这个钱。
但使用智能体就完全不一样了,开发成本极低,外挂个工业平板和ai大模型交互,能做到快速上线。

那么创业公司赚什么钱呢?
服务。
未来软件产品的利润越来越微薄,甚至不赚钱、亏钱,赚钱靠的是服务。
比如帮助企业训练专用大模型,对质检数据进行打标。
和企业共同成长。
这类工业企业在齐鲁大地上千千万万,是一片庞大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蓝海市场。
后deepseek时代一定是卷应用,尤其是ai和工业相结合的应用。
欢迎一起来玩。
请记住:不必考虑自己的职业会不会被ai替代,因为肯定会被替代,而是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被ai替代后,能为ai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