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5月26日)上海A股及香港H股汽车股全线大幅下跌。比亚迪A股跌近6%,赛力斯、众泰汽车、北汽蓝谷、长城汽车等纷纷跟跌。香港H股汽车股跌得更惨。吉利汽车跌9.46%,比亚迪跌8.6%,零跑汽车跌8.45%,长城汽车跌5.93%,小鹏汽车跌4.44%,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米集团等跌幅均超过3%。
A股和H股的下跌,与外围股市下跌有一定关系。受特朗普放言对欧洲加征50%关税影响,欧洲股市出现普跌。香港恒生指数当天下跌1.35%,上证指数当天下跌1.53点,跌幅为0.05%。粗略估算,短短一天,两市汽车股市值就跌掉了上千亿人民币。
5月26日A股和香港H股并未出现大幅下跌,为什么汽车股跌的如此惨烈呢?
投资者担心价格大战复燃
有证券分析师认为,两市汽车股跌的如此惨烈,与国内某龙头车企推出的重磅限时优惠促销,也就是大幅降价不无关系。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认为,此次某龙头车企限时促销带来的股价下跌,释放出终端汽车市场压力巨大的强烈信号。汽车价格战的加剧,使投资者更趋悲观,因为他们曾预期汽车股价最终会回归基本面,结果并非如此。
有观点认为,此次某龙头车企限时降价是企业的正常促销行为,这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库存积压过多而带来的必然现象。说到底,汽车产能过剩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国内汽车市场已经十分脆弱。过去两年降价促销,大打价格战的“内卷式”恶性竞争,已经导致整个行业发展陷入困境。价格大战不能再打了,中国汽车经不起这种折腾了。
2024年,席卷整个汽车行业的“内卷式”恶性竞争,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年初到年底,低价竞销、价格大战此起彼伏,从汽车供应商、主机厂到经销商,日子好过的没有几家。一些汽车主机厂出现多年未见的亏损。汽车经销商大面积倒闭。主打新能源汽车的主机厂,除了少数几家,其余全部亏损。
有分析认为,2024年是过去十几年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如果“内卷式”恶性竞争得不到根治,将严重威胁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加深,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汽车消费内生动力欠佳,行业竞争加剧,盈利持续承压,这些都影响到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汽车行业国内外形势严峻
2025年国家继续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还将采取措施,综合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这些都有利于2025年车市健康发展。
从今年前几个月车市的表现来看,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效果并不明显,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汽车价格战并未停息,而是变得更加隐蔽。以所谓一口价、限时促销替代了直接降价。
在国家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下,国内汽车销量仍在增长,但是整个汽车行业的经济效益继续大幅下挫。
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6%,行业利润率只有3.9%,远低于制造业5%以上的平均水平。
做企业总是要赚钱的,汽车企业也一样。只有赚到合理的利润,才有钱投入研发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汽车行业利润持续下跌将影响行业发展后劲。
有分析认为,某汽车龙头企业之所以推出优惠幅度很大的限时促销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前4个月销量不及预期,完成全年产销增长30%的目标有困难。
最近这些年,国内汽车销量已经进入微增长。即使连年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增幅也明显放缓。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汽车出口遇到不少阻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再去制定过高的增长目标,有些过于冒进。高指标害死人,历史的教训应该汲取。
中国汽车企业要携手共进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有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应该是良性的公平竞争,而不是“内卷式”恶性竞争。适度的价格竞争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技术进步。但目前的汽车价格竞争已经过度,破坏了正常的价格秩序,不仅威胁到行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长期也受害。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要有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壮大,也要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不是那种你死我活、弱肉强食的关系。
中国虽然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但是,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世界级汽车品牌。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为,中国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诞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在打造世界级品牌的进程中,离不开任何一个品牌的努力。中国汽车品牌必须携手并进,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借王总吉言,中国汽车企业要在一起,携手共进,创造未来美好的汽车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