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赛道再起波澜!曾陷入停工停产的高合汽车,如今迎来戏剧性转折——黎巴嫩资本强势入局,这家一度濒临破产的企业正加速重启。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43亿美元,由黎巴嫩企业EV Electra Ltd.控股69.8%,华人运通持股30.2%。更令人关注的是,高合盐城工厂已启动复工环评,年产能维持15万辆不变,而此前因资金链断裂被迫离职的员工被召回,但薪资将打八折。这场资本重组背后,既有“救命稻草”的希望,也暗藏复杂的债务与争议。
高合汽车的复工计划已进入倒计时。知情人士透露,盐城工厂正在为恢复生产做最后准备,原车型HiPhi Y和HiPhi Z的复产箭在弦上。与此同时,公司正加速处理未提车用户的退款事宜,试图挽回消费者信任。然而,员工的回归并非坦途——尽管部分岗位恢复,但薪资结构调整引发争议。据内部人士透露,召回员工的月薪将下调至原工资的80%,这一决定虽能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却也折射出高合汽车在资金链上的脆弱。
此次资本运作的核心人物是黎巴嫩商人Jihad Mohammad。他创立的EV Electra Ltd.宣称是“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首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曾推出首款电动跑车QuDS Rise,并收购美国电动车企Detroit Electric的股份,布局氢电混合车型。但这家企业并非“清白之身”——2023年,其因涉嫌加密货币诈骗和车辆设计盗用陷入舆论风波,甚至曾因收购NEVS项目失败与瑞典方爆发矛盾。如今,EV Electra Ltd.能否凭借1亿美元注资拯救高合?外界仍存疑虑。
高合汽车的危机早在2024年初就已显露。创始人丁磊曾公开表示,“救活公司的窗口期最多三个月”,并坦言“停工停产引发大量资源涌入,有收购、投资、重组的机会”。然而,长安汽车、阿维塔等潜在接盘方始终未实质性出手,而与美国某平台的战略合作也被指“营销造势”。直到2024年8月,母公司华人运通向法院申请破产预重整,账面负债高达157.81亿元。这场重组案的裁定书显示,高合汽车的重生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从“中国豪华电动车新势力”到濒临破产,再到黎巴嫩资本入主,高合汽车的命运起伏堪称行业缩影。Jihad Mohammad在社交媒体上高调晒出高合汽车的照片,并称将“拼尽全力”推动合作,但其背后的资金实力与战略规划尚未完全披露。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提车的退款承诺能否兑现?对于员工而言,薪资调整是否能换取长期稳定?而对于资本市场,这场跨国并购究竟是一场“救赎”还是“接盘”?答案或许要等到高合汽车真正走出困境时才能揭晓。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洗牌仍在继续,高合汽车的“复活”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当资本的浪潮拍打在传统车企的旧壳上,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这场由黎巴嫩商人主导的“重生计划”,或将书写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篇章,也可能成为另一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