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是这两天最热门的车型,在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并没有公布关于价格的一切信息。
这也使得这台车的价格成为了市场猜测的重点,但从行业经验以及目前的制造成本来分析,小米yu7的定价不会特别高。
新车规划了三个版本,也就是普通版、pro版、max版。
其中,入门版车型纯电续航835km,装备96kwh电池包,加速成绩5秒88,pro版本为双电机设定,加速能力更快,只需要4.27秒,同时标配了双腔空悬。
顶配车型max为性能版车型,多了5c电池,加速能力3秒23,同时配备了电吸门等更好的硬件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小米yu7全系配备了800v高压充电平台,全系激光雷达,算力达到了700tops,也就是说即便是入门车型,也足够用了。
理性来看,入门的小米yu7,已经强的不像话了。但价格呢?
小米yu7大概率不会卖的特别贵,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行业现状决定的,目前电池级碳酸锂的原材料成本直逼6万每吨大关,相比于此前60万每吨的价格降低了90%。
也就是说,生产电车的原材料成本非常低,即便是小米yu7用的90多度电池包,其实成本大概率还不到8万块钱。
算上雷达、芯片、电机、白车身、软质材料、座椅、悬架等等材料成本,其实均摊在一台车上,没有想的那么高。
之前电车的价格高,是因为90度电池包的成本至少需要11万,现在大幅度下调,有效压缩了制造成本。
而且,小米yu7无论如何都需要面对model y这个强大的对手,目前model y的成交价其实在24、25万左右,算上利息补贴、尾款减免等等,其实价格早在25万以内了。
无论是从制造成本,还是从商业对手两个角度来看,小米yu7的入门车型都应该在25万左右。这样既能保证一定利润,还能有效抢夺特斯拉的潜在客户群体。
另一个,市场对纯电车的接受能力有限。
从整个市场端来看,定价超过30万的电车销量都会骤降,核心原因就是发动机的缺失,注定了纯电车存在很多的销售阻力,比如说无法应对高强度的出行场景,即便是有800v、5c技术也不行。
同时,纯电车的后期寿命谁也无法保证,那么太贵的电车一定会劝退很多人。
这是市场自由竞争之后的结果,所以小米yu7的主销车型定价大概率会在28万左右,落地价卡在30万左右的区间,这样既能完成对利润的收割,还能保证销量不会太差。
其实小米yu7不难定价,小米可以按照model y的定价模式来走完全没有问题。
毕竟从销量来看,去年model y的单车销量接近50万台,既是纯电车型的销量冠军,也是均价最高的纯电车型。
所以瞄准特斯拉进行定向收割,用雷军独家的营销方式和yu7自身更加合适的产品力,想要在销量上做出成绩,对于这台车来说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