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流量”“网红”,这届车展何以成功?

2025年05月06日17:32:06 汽车 1152

新华社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目前降下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上海车展,显得有些特别。热搜不多,网红减少,平静中却吸引了超过百万人次的海内外观众观展。

被称为目前全球顶级车展之一,少了些往年的喧嚣和热闹,上海车展何以反而办得很成功?

01

许多人说,这届车展回归了“车”本身,车展正在“返璞归真”。

说今年的上海车展“冷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习惯了之前一些车展的喧嚣。今年的上海车展,炒作表演明显少了,网络热搜也少了,新技术和新产品更多了,观展人数也更多了。

少了“流量”“网红”,这届车展何以成功? - 天天要闻

上海,2025年5月1日,参观者在观看奥迪汽车展台。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数据会说话:此届上海车展,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车企参加,带来163台新车首秀,比上一届还多近十台;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比上一届多近10万;本届车展的发布会达193场,比上一届多43场。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车展的海外观众达6.3万人次,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传统全球车展式微。底特律车展,参展商数量直接腰斩;法兰克福车展,因难以为继被迫迁址慕尼黑后,仍难挽颓势;日内瓦车展,已被正式取消。

放在这样的背景下观察,上海车展不仅说不上冷,甚至称得上全球最热。如此逆势上扬,更显难能可贵。

02

车展业大势不好,上海车展为何能做到独树一帜?

首先是品牌效应明显,吸引了行业新技术参展。

这届车展上,索尼、英特尔、杜比实验室3M等一大批知名企业,都携带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参展。有近50家国内外知名科技、半导体和芯片企业是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对这些企业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展会上,奇瑞的双足机器人Mornine(墨茵)、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中国一汽的分体式飞行汽车红旗“天辇1号”、广汽高域的多旋翼飞行汽车等,吸引了众多观众,展示了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的新路径。

少了“流量”“网红”,这届车展何以成功? - 天天要闻

上海,2025年5月1日,参观者走在大众汽车展台上。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其次是扩展参展边界,扩大展览成效。

比如,这届车展内容从汽车扩展到消费,并首次延至五一假期,助力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升级;首次与文旅商体展联动,设立“车展专享消费券”,引来领券下单二次消费超过百万元,共同助推车展期间的城市消费。

再次是创新办展模式,推动融合借鉴。

比如,在布展上,宾利的斜对面是英特尔,莲花跑车长城汽车“隔壁”……不同国家、不同价位、不同“血统”的整车、汽车供应链和科技企业,相互做起“邻居”,有利于产业链和行业内企业相互借鉴。

有了这些创新探索,上海车展不靠炒作,反而吸引了广大车迷热切关注,网民直呼:这才是回归车展的本位。

03

上海车展“全球最热”,还在于它不只是一个车展,而更像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观察全球汽车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未来的趋势。

在人工智能时代,汽车不再只是汽车,而是智能产业的集合。在路上行驶,汽车是智能汽车;飞起来,就是飞行汽车、低空产业;立起来,就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智能汽车产业,正在成为聚合型的智能产业。

看清了这种潮流和趋势的企业,纷纷发力占领行业先机,这正是造车的为啥会纷纷造“人”、造“机”。

少了“流量”“网红”,这届车展何以成功? - 天天要闻

上海,2025年4月26日,参观者在小鹏G6展车内体验车载智能系统。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得益于智能产业在技术底层上的相通性,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酝酿着蝶变。长三角、珠三角,正在形成一个个成熟的汽车“生态圈”,带动一大波零部件产业共同发展。

随着供应链成本逐步降至可商业化水平,机器人还可以进入汽车工厂做整车制造各项工作,在车企和行业内部形成商业闭环。

行业人士预测,今天的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跟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一样,会在新的十年里快速成长。未来的车展,将不仅仅是汽车,会有更多科技、更多具身智能参展,科技才是车展的核心。

从这个意义来说,上海车展等中国车展,前途无限。因为,中国科技,前景无限;中国市场,前景无限;中国机会,前景无限。

记者:周蕊、王鹤

原标题:千笔楼|少了“流量”“网红”,这届车展何以成功?

原稿点击:少了“流量”“网红”,这届车展何以成功?-重庆日报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合资车企40年 丨大众的退和奔驰的进 - 天天要闻

合资车企40年 丨大众的退和奔驰的进

六月是上半年最后的“关口”,汽车圈的大事有很多。互联网的记忆只有7天,所以小米YU7狂欢时,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发生在六月的两个关键变化。 月初,一汽-大众宣布完成了大众品牌营销体系变革。在重构的营销核心职能部门中,公关部得到强化,由原来的一个公关小组升格为市场二级部门公关部。月底,北京奔驰新成立了新部门“...
6月乘用车出口TOP10:海鸥同比大涨421%排第二,吉利三款车型上榜 - 天天要闻

6月乘用车出口TOP10:海鸥同比大涨421%排第二,吉利三款车型上榜

随着国内车市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一众车企纷纷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这其中尤为比亚迪表现的最为积极,算上前不久正式启用的巴西工厂,这家新能源汽车巨头在海外已经建立了5家工厂,此外,作为早期出海车企的代表,奇瑞汽车在刚刚结束的6月份出口了新车超
“芜湖迈巴赫”风云A9L该怎么选?尊贵版性价比最高! - 天天要闻

“芜湖迈巴赫”风云A9L该怎么选?尊贵版性价比最高!

就在昨晚,被称为“芜湖迈巴赫”的奇瑞风云A9L上市了,指导价14.99-20.79万元,限时超级置换抢购价为13.99-19.79万元,相比预售阶段,不仅价格下调,配置上也进行了补足,那么正式上市后它的产品力究竟如何?哪个车型性价比最高呢?
比亚迪之后,华为也来了,大家都开始做旅行车了 - 天天要闻

比亚迪之后,华为也来了,大家都开始做旅行车了

7月8日,在享界品牌举办的“享界用户星享之夜”活动上,除了发布了享界的新车标,余承东还剧透了享界品牌的新车规划:享界品牌的第二款车型定位为旅行车,计划于今年秋季上市。享界也成为了又一家将推出旅行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上个星期比亚迪刚发布完海豹06旅行车,加上此前蔚来的ET5T,中国车企在新能源的赋能下,开始对...
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官方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 天天要闻

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官方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负责,更多情况是消费者承担智驾带来的风险...
合资销量回暖,东风本田做对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合资销量回暖,东风本田做对了什么?

“合资品牌就必走下坡路吗?”在转型的当下,这样的观点似乎在很多人心中成为了合资品牌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经历了2024年全年的落寞,不管是销量的下滑,还是经销商的退网,似乎都在印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