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资低和社会地位低是导致行业用工断层的根本原因。未来汽修行业或将陷入“无人可用”的困境。如何重塑行业吸引力,将成为决定汽后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
日前,ac汽车就《2025年汽服店用工现状》进行了调研,得到的几组关键数据如下:
1、80/90后已是汽修行业主力,但00后不愿入行的意愿更高
2、中工短缺最严重,新能源维修技师短缺成新痛点
3、超7成门店认为未来修车只剩“老头”
4、工资低和社会地位低成为行业用工断层的根源
5、吸引并留住人才的三大方式:涨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和发展为合伙人

中工短缺最严重
新能源维修技师短缺成新痛点
1. 招工渠道单一,传统模式仍占主导

汽修门店的招工渠道仍以“老三样”为主:熟人推荐、招聘网站和社招。尽管这些渠道长期稳定,但在吸引年轻劳动力方面效果有限,难以满足行业对新鲜血液的需求。
2. 80/90后是汽修行业主力,但00后不愿入行的意愿更高

调研显示,80%的汽修门店员工以80后和90后为主,这一群体仍是行业的中坚力量。然而,10年前被认为“难管理”的90后,如今已成长为管理层或自主创业,而00后对汽修行业的兴趣却显著下降。
行业老人流失与新人不愿入行的矛盾加剧,导致汽修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青黄不接问题。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水平不高的前提下,也导致很多修理厂招不到修理工,特别是技术好的修理工。
3. 中工短缺最严重,新能源维修技师或成新痛点

调研显示,42%的门店反馈目前最缺中工;其次是大师傅(19%)和新能源维修技师(14%)。
ac汽车曾在文章中指出,门店在招聘岗位上,中工及小工招聘占比达65%;大工及大师傅因用工成本高昂,修理厂招工需求不足。
新能源售后用工难题也在不断刺痛修理厂老板们的神经。
从大的层面看,有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人才缺口超百万人,新能源汽修工不足十万人,但单店层面的用工难题更为复杂:
超7成门店认为未来修车只剩“老头”
4、70%的门店认为人员成本负荷重

人员成本一直被称作维修厂的三座大山之一。
36%的门店认为人员成本较重,占所有成本的30%-49%,是门店的重大开支;
34%的门店反馈人工成本占所有成本的50%以上,负担非常重,是门店的主要开支。
5、2025年招工更难了,超7成门店认为未来修车只剩“老头”

根据ac汽车的调研,70%的门店认为相比于往年,2025年员工更难招。ac汽车在过去的调研中,汽服门店给出的答案近乎一致,都认为今年招人比去年更难。
这也反映出汽修行业的用工难题一直未得到根治。对用工环境的悲观,也让75%的门店认为未来会出现修车只剩老头现象。
6、工资低和社会地位低成为行业用工断层的根源

调研显示,行业用工断层的核心原因在于:
其次是门店缺乏完善的培养机制和薪酬体系;以及90后、00后被大学分流,蓝领供给下滑。
留住人才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7、离职现象普遍,3成老板已经躺平

汽修行业的一大特点,过完年一半的员工不回来,老板又得重新招一批人。31%的老板认为自己习惯了这种现象,再招人就行了。
当然这只占少数47%的老板会积极挽留,毕竟现在招工不如从前那么容易;还有20%的门店选择是先修炼内功,靠实力留住人。
8、吸引并留住人才的主要方式:涨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和发展为合伙人

调研显示,留住人才的三大方式为:
近年来,合伙人模式受到不少门店的关注,但行业内对这种模式的看法存在分歧。对于店长或门店管理层而言,合伙人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伴随着风险。
例如,如果门店经营不善,可能导致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甚至难以收回成本。此外,总部对门店的掌控力度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总部对门店的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可能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而如果掌控力过强,又可能削弱门店的自主性,影响其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其他观点摘选:
汽车行业多少公司现在开不出来工资。汽修技师一个月工资没有餐饮的服务人员高。
行业内斗太厉害了,技术没有价值了,上升太难了,给不了家庭帮助。
本店18名机电技术岗,三个技术管理岗,共21人,其中车间经理一人,技术经理一人,技术内经理一人,实习生两人,组长级大工7人,中工9人(6人技能水平近乎大工)平均在本店工作全部超过5年以上,自从2020以来无机电技师离职,本店薪资水平大概比同城同级的店多百分之30左右,中工年收入最低12万
行业应该是人才信息和渠道资源共享,共培汽修高技能人才或寻求专业人才机构强强联手,为行业和车企联合培养和共享人才价值。
大多行业从业人员短期眼光,没有长远规划
学习周期长,技术迭代快;铁人三项的截流;单位小时薪酬低,加班无休福利低,就业大军的父母多为70后,对修车存在鄙视。
行业缺的不是人,缺的是人才。
主要原因就是利益和工作环境,工资低环境不好,汽修行业现在工资都太低了,我干了7年机电现在转前台,工资比之前高点,事儿还少。你给车间学徒开3千,中工开8000,大师傅开1.5万,你看这个行业新人多不多,晋升渠道弄出来,晋升需要什么条件,五险一金交上,一天八小时不加班,双休安排上。中国所有的老板也好董事长也好,都是想着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主要还是人太贪心,净利润能赚100万绝不会只赚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