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出炉了。
小鹏汽车最是春风得意,交出了94008辆的销量成绩单,而理想汽车则是紧跟其后,交付量为92864辆,后起之秀零跑汽车排名第三,终端累计交付量为87552辆,并且这三位,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曾经的“蔚小理”,格局俨然已经生变。
蔚来汽车的表现则最为尴尬。据销量数据显示,蔚来的终端累计销量不容乐观,仅交付27313辆,同步下滑9.1%,也是榜单中唯一下滑的品牌,总裁艾铁成也因此卸任,并在官方APP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必须承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并未让这台竞争力极强的好车,达到与他产品力相匹配的销量,在营销层面,有很多的欠缺不足。我作为团队负责人,暴露了很多短板,辜负了大家的期待,深感歉疚,也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因此,外界对李斌和蔚来的质疑发酵到了顶点,一种声音正在飞速蔓延开来:如果蔚来再不壮士断腕,很可能就是下一家出局的新能源车企。
尽管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夸张,但是蔚来的日子不好过却是真的。
3月21日,蔚来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净亏损达224亿元,平均每售出一辆车亏损约10万元。
财报数据显示,尽管蔚来全年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8.7%至22.2万辆,收入增长18.2%至657.3亿元,但净亏损却同比扩大8.1%。
在研发方面,蔚来2024年的研发投入为130.37亿元,折算到每台车上高达5.87万元,而小鹏和理想分别为3.4万元和2.2万元。
财报实在难堪,优势也正在被瓦解。
众所周知,蔚来汽车的优势一直都是换电。可是进入到2025年,特斯拉超充、小鹏超充的快速普及,以及比亚迪的兆瓦闪充,都正在瓦解换电模式的效率优势。
而私以为,蔚来汽车除了研发成本的控制不佳,还有一个致命伤——战略失误。
2022年李斌提出“多品牌战略”,试图覆盖全价格带,遂推出乐道品牌。
乐道品牌作为规模增长的关键落子,首款车型L60因交付混乱、负面舆情及品牌认知度不足,1-2月仅完成目标销量的三分之一,销量表现一塌糊涂。
萤火虫品牌定位10万级市场,计划2025年4月上市,但这一细分领域里,比亚迪海鸥已占据70%份额,萤火虫又有几分胜算?
我不相信蔚来汽车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是否真的想要破釜沉舟的解决,或者换句话说,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是看有没有这个魄力,毕竟小鹏汽车从ICU到KTV,仅仅用了半年时间。
结语
既要守住高端调性,又想要在中低端市场贴身肉搏;既要满足资本市场的增长预期,又难以摆脱亏损泥潭。这种多线作战的疲惫感,才是蔚来汽车走到今天如此拧巴的关键原因。
说实话,蔚来汽车真的想要翻身的唯一解药——就是一款真正能让蔚来见到真金白银的爆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