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率超202%,威马要靠停薪渡过难关?

2023年02月17日18:39:16 汽车 8459

资产负债率超202%,威马要靠停薪渡过难关?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度哥

曾与蔚来、小鹏、理想并称为“新造车四小龙”的威马汽车,如今却频频因为资金问题登上热搜。虽有望通过借壳apollo出行登陆港股市场扩大融资渠道,但当前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日前,有消息称,威马将开启新一轮降薪措施,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全员按照70%x25%=17.5%发放工资,但不包括总经理及以上级别;二是各部门砍掉75%的人,剩余人员按照现在的70%发工资。

此外,还有消息说,威马暂停缴纳了不少员工的社保公积金。由于缺乏资金,威马目前的总部大楼已经严重拖欠物业费和租金,导致总部大楼在近期也有可能搬离。

自去年曝光资金压力后,威马便不断通过“节衣缩食”、借壳上市等方式进行自救。但按目前的情况看,威马的危机仍在蔓延,创始人沈晖的微博下也全是声讨的留言,曾经高喊的“要做世界冠军”已经成了奢望。

1

高开低走

在“新造车四小龙”中,威马是出身最正统的那个。蔚来创始人李斌、理想创始人李想、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均是互联网企业出身,只有威马创始人沈晖是传统车企出身,有着更丰厚的汽车行业经验。

在创办威马之前,沈晖担任过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ceo、菲亚特集团多家独资和合资企业的董事长或董事、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

2014年,沈晖从吉利和沃尔沃离职,后一年便成立了威马汽车,开始了自己的造车之旅。彼时造车新势力大多选择代工模式,蔚来与江淮联手、小鹏找海马代工、理想“牵手”力帆。

只有威马选择了自建工厂,在浙江温州和湖北黄冈先后建立两座生产基地,总产能达到25万辆。同时,沈晖通过控股中顺汽车和大连黄海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将资质转移至其温州自建工厂。

沈晖曾亲自表过态:“如果选择代工生产,我会天天睡不着觉。”

虽然自建工厂很烧钱,但这也让很多消费者和投资方选择了更为“靠谱”的沈晖。有消息称,在2016年得知沈晖创业后,复星集团郭广昌第一时间乘坐私人飞机赶赴威马成都研发中心考察,随后便给出投资意向书。除了郭广昌之外,早期的投资者中还有百度、红杉基金、腾讯投资等头部vc。

公开信息显示,自成立以来,威马经历了多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了350亿元。

在竞争者还不多的时候,威马的销量也是一路走高。2018年,威马的第一款车ex5开启交付,当年交付量3844辆。2019年,威马以16876辆的交付量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仅次于蔚来的20565辆,其中首款车型ex5共交付16810辆,登上造车新势力单车交付量榜首。

彼时,王兴发了个朋友圈,大致意思是说未来的新势力只会有3家——理想、蔚来和小鹏。而后引起沈晖不满,直接微博喊话王兴称,“威马一定会是中国未来造车新势力top3之一”。

然而从2019年开始,威马便逐渐走起了下坡路。最畅销的ex5车型频繁发生电池自燃事故,事后威马判断自燃是由于电池过充引起,以赠送购物卡、提供车辆检查等形式,诱导车主进行“升级”,强制“锁电”以降低电池充入的最大电量,直接导致车辆的续航里程大大缩短。

自此,威马的口碑和销量双双暴跌。2020年,威马累计交付22495辆,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居第四;2021年,威马以44157辆的交付量位列第五,被哪吒汽车赶超;2022年,威马仅交付29450辆,而哪吒、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均实现了10万辆以上的销量。

以“新造车四小龙”起步,到走向衰落,也就短短几年光景,恐怕现在的沈晖是真的睡不着觉了。

2

太缺钱了

威马走到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烧钱速度太快了。

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总营收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和47.43亿元;年内亏损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近3年亏损累计174.3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亏损40.44亿元、42.25亿元和53.63亿元。

同一时期,威马的毛利率分别为-58.3%、-43.5%和-41.1%。在现金流方面,2021年,威马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1.8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92亿元,合计-41.78亿元。同时,截至2021年底,威马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202%,远超100%的破产警戒线。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在销量涨不动的情况下,威马选择了涨价。自2023年1月1日起,威马针对w6、ex5-z、e.5等多款在售车型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后,综合补贴后售价将上涨15000元-25000元不等。

但涨价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威马自身的造血能力并不能靠涨价提升,其对研发的投入一直较低。2019年-2021年,威马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以及9.81亿元。

对比来看,仅2021年,蔚来汽车研发投入就有41.8亿元,超过威马3年的研发总投入。远低于同行的研发投入,也让威马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种种因素之下,威马的危机慢慢显现。2022年下半年,威马频频传出工厂停产、降薪裁员、拖欠供应商账款等消息。同年11月,沈晖发布内部信称,为应对资金压力,威马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包括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取消年终奖等奖金、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等。

威马也曾试图通过上市拓宽融资渠道。2022年上半年,威马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谋求在港股上市,但招股书在2022年12月失效,上市未能成功。此前,威马还尝试登陆科创板,也没有如愿。

借壳上市成为了威马新的选择。今年1月,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发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已与威马控股订立协议,拟以20.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亿元)收购威马已发行全部股份,威马将以rto(反向收购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此外,威马还宣布新获得了总金额超20亿元的3笔资金支持:港澳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的2.5亿港元,世界500强正威国际的5亿元人民币,房地产巨头雅居乐集团的15亿港元。

不过,有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威马的这3笔资金均未到位。同时,apollo出行的一些股东对收购威马这件事提出了质疑,要求更严格的审计。这也使得威马能否通过上市缓解资金压力充满未知数。

2月3日,沈晖再次发出内部信,详细讲述了威马在2023年所面临的形势以及他对威马如何活下去的想法,提出要在开源、涨价和节流三大方面进行大变革。

然而,现在威马改革的速度似乎已经赶不上危机爆发的速度。沈晖在微博上直接用“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来形容威马的处境,“活下去”这简单3个字竟成了威马最大的难题。

作者 | 陈香羽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end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比亚迪又上新车,唐L EV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哪个版本值得推荐? - 天天要闻

比亚迪又上新车,唐L EV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哪个版本值得推荐?

每逢车展,都会有新车、新技术亮相,2025上海国际车展也不例外,本届车展上有100多辆新车同台竞技,那么哪些车让你印象深刻呢?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款中大型纯电SUV是比亚迪旗下的唐L EV,23.98万元至28.9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完全在人们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外观方面,唐L EV提供玄甲黑、墨竹青、繁星灰和萤石白等多种配色风格,...
钛3纯电续航501km,13.38万元起售,方盒子造型的城市代步车? - 天天要闻

钛3纯电续航501km,13.38万元起售,方盒子造型的城市代步车?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越野梦,但传统越野车高昂的售价会劝退一大波预算紧张的消费者,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又带给此类消费者希望。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比亚迪子品牌方程豹旗下的紧凑型纯电SUV钛3上市,13.38万元的起售价在主流购车族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钛3能否满足你的用车需求。钛3共有五个版本在售,...
起步价略高于小米SU7,亮相上海车展,汉L EV有哪些可取之处? - 天天要闻

起步价略高于小米SU7,亮相上海车展,汉L EV有哪些可取之处?

自从新能源汽车兴起以来,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旗下车型在销量和口碑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大部分车型都是为主流用户而打造的。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该车企旗下车型产品矩阵日趋丰富,这不,前不久又推出了尺寸更大、储物能力更强的中大型纯电车汉L EV,21.98万元的起售价与该细分领域的热销车型小米SU7形成了竞争关系,...
日产也开始打感情牌了?价格向启源A07看齐,还送“翻毛皮沙发” - 天天要闻

日产也开始打感情牌了?价格向启源A07看齐,还送“翻毛皮沙发”

在我们惯用的认知思维中,合资汽车品牌凭借着积攒多年的造车经验,在价格层面从来没有给过普通消费者“好脸色”,然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合资品牌车型付出真金白银的支持。本以为这种局面会持续很久,但现在看来,市场风向标似乎变了。归根结底,日产打出了一副“感情牌”,新车前不久在上海车展上市,指导价1...
圆嘟嘟的“保时捷”代步车,6.99万起,年轻人可以看看 - 天天要闻

圆嘟嘟的“保时捷”代步车,6.99万起,年轻人可以看看

每次提起代步车,国产新能源小型车凭借着较低的购车成本和纯电驱动的经济性价值,成为很多年轻家庭用户选车时绕不开的选项。不过随着国产新能源车企的不断加入,小型车细分市场中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该市场中一款“颜值近似保时捷”的代步车——2025款江淮钇为3,看看它的表现到底如何,能否成为家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