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2023年01月25日17:57:03 汽车 1832

还有几天,第一批投放日本市场的比亚迪轿车即将开售,型号为ATTO3。

ATTO3并不是一款新车,在国内它叫“元PLUS”,可能是担心勾起日本人对元军的可怕记忆,故改了个洋名“ATTO3”。

华为一样,比亚迪出海要占领的是高端市场,撕掉外国消费者对“Made in China”低价标签。国内16万的“元PLUS”在日本售价涨到了23万元。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其实,这不是比亚迪第一次试水日本市场了。8年前,比亚迪首次将5辆电动大巴卖给了京都市的公交公司,在日本引发了轰动。

作为汽车王国的日本,骨子里很骄傲。除了德国车外,日本人谁也不服,在全球卖得风生水起的特斯拉,到了日本,只卖出了5200辆。比亚迪更惨,一年仅售出7辆大巴,成绩很不理想。

为何比亚迪敢“屡败屡战”二次出征日本市场?原因可能你想不到:日本政府在模仿中国的“鲶鱼战术”!向国际车企开放日本市场,倒逼丰田、 本田、马自达等老牌车企转型。

比亚迪瞅准了日本政府给予的高额补贴,二度杀进日本市场。

1、郁闷的丰田

丰田是日本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常年霸占全球汽车销量榜的第一名,一年随随便便卖出七八百万辆汽车,以至于日本人骄傲地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然而,最近丰田慌了,老板丰田章男牢骚不断,不停地在公开场合质疑电动车的合理性。

2019年,丰田章男表示:大规模普及电动车的时机尚不成熟,没有一家车企能解决生态问题。

2021年,丰田章男又说:电动车并不环保。它需要充电,发电需要烧煤,这难道不是污染吗?

2022年,丰田章男感叹说:如今,每家车企都在痛苦地挣扎,谋求转型,但没人愿意说出来,我们不顾一切地追求电动车,真的可取吗?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连续炮轰电动车,不代表丰田章男守旧,恰恰相反,丰田是最早谋求转型的车企。早在40年前,丰田就在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可能性,可惜丰田点错了“科技树”,花了上万亿日元,研究了一套氢能源汽车系统。

电动车大潮未兴起时,日本政府倾力支持丰田的氢能汽车。大规模制造氢气,需要很多电力。

为此1997年,日本政府搞了个核电计划,想把日本70%的煤电改造成核电,降低发电成本,配合丰田。

谁料,人算不如天算,福岛核电站事故,使核电计划被迫中止。丰田无法解决制氢成本过高的问题。

特斯拉趁机崛起,氢气跑一公里成本要2元,充电仅需两毛,特斯拉完爆丰田。

氢能汽车明明更先进、更环保,却输给了“毫无技术含量”的电动汽车,丰田前后耗时40年,投了上万亿日元的研究费用,现在市场不认了,全要电动车,丰田章男的郁闷可想而知。

丰田抵制电动车转型也就不难理解了。

2、日本政府急了

丰田章男郁闷了,日本政府急了。

不管丰田如何钟爱氢能技术,世界大潮是无法逆转的。在中美两国车企的推动下,汽车的电动化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日本车企高度依赖世界市场,想单独搞一套氢能系统,根本无法生存。

从2017年,日本政府开始提倡电动车,每年召开企业座谈会时,首相都会督促车企向电动转型。但政府喊了很多年,车企们始终提不起热情来。

比如马自达,在特斯拉、比亚迪忙着研究续航更长的电池时,马自达搬出了上世纪的老古董——转子马达,连正常的马达都要被淘汰了,马自达居然拿出了实用性更差的转子马达。

马自达表示:转子马达比电车更省钱,马达转一圈能做三次功,0.7T排量的马自达相当于2.1T的排量。

马自达没说的是:转子马达极易磨损,保养非常麻烦。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真车上市后,所有人傻了眼,搭载转子马达的马自达新款混动车型MX30,加50升油仅能跑600公里!官方解释是转子马达在发电时,能量损耗大了点。

马自达在中国卖得差,不能全怪梁家辉,主要是自己不争气。

丰田的做法也很消极。2019年,丰田章男来中国转了一圈,邀请王传福旁听他在清华的演讲。丰田章男兴奋地表示:未来5年,丰田将在中国推出10款电动车型,比全球任何地方都多。

你要认为丰田痛改前非,那就错了。

转头,丰田和比亚迪成立了合资公司,把在中国生产电动车的重任交给了比亚迪,比亚迪可全权使用丰田的车标。基本可理解为:比亚迪出生产线和技术,丰田出钱和车标。

眼瞅着日本车企如此不思进取,日本政府急了:电车的核心技术怎么能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呢?

3、日本政府学习中国

中国的电车产业,起步比日本早,长期给予电车高额补助。一辆20多万的比亚迪唐,经过国家补贴后15万即可开回家。

高额补贴催生了一批新能源车企,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但后遗症是:同时培养了一批专吃补贴、不思进取的车企。

有的车企,表面上看一年盈利两三个亿,抛去国家补贴后,亏损高达五六个亿。于是,我国一边“退坡”电车的补贴,一边引进独资的特斯拉来上海建厂。

“退坡”是给电车企业“断奶”。引进特斯拉是加大竞争力度,通过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一批“混子”车企,留下精华。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特斯拉在中国享受到了其他外企享受不到的待遇。特斯拉不但是中国第一家独资的外资车企,还享受了超低息贷款和廉价的土地供应。

国内车企一片哀嚎,高喊“狼来了”!事实证明,被过度保护的国产车企是长不大的,特斯拉入华后,中国新能源车企迅速调整了策略,从吃补贴,全转向了市场竞争。这才培养出了像比亚迪这样的国产骄傲。

日本车企的情况虽然与中国不同,但都有不思进取的弊病。如果没有外力干预,不用“鲶鱼效应”,丰田不会着急,仍想着躺在油车的“软床”上吃老本。

现在,外国车企和日本车企享受同等补贴待遇,唯一的条件是必须卖纯电车型,混动不行。

比亚迪ATTO3在补贴前卖23万,补贴后仅17万,日本政府倒贴6万元。特斯拉Model3补贴前30万,补贴后仅25万,日本政府倒贴5万元。补贴占整车价格的20%左右,非常具有吸引力。

日本政府向中国学习?给予比亚迪高额补贴,倒逼丰田“改电”? - 天天要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日本车企已大幅提前“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丰田原计划2040年实现全电动化,现在提前到了2035年。

在欢迎新员工的大会上,丰田章男空踩了几脚油门,发动机发出了阵阵的轰鸣声。丰田章男有些伤感地说道:“请诸位新君铭记这些轰鸣声,它们即将成为历史。”

丰田的油车已进入了倒计时,电车大势不可逆转,并非氢能汽车所能阻挡。


作者:江左佑安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紫牛头条】价值50万宝马摩托被人恶意推倒车损近10万? 车主悬赏万元全网寻找目击者 - 天天要闻

【紫牛头条】价值50万宝马摩托被人恶意推倒车损近10万? 车主悬赏万元全网寻找目击者

价值50万的宝马摩托车停在了机动车泊位内,可等车主取车时却意外发现,摩托车被人推倒了。“只换不修,从排气、定风翼到侧板,再算算车损折旧估计要10万。”7月7日,北京的车主李先生(化名)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到警方报案,正在等待进一步调查处理。“事发地处于公共监控盲区,我已经悬赏1万...
小米汽车答网友问:YU7 长车头兼顾美学实用,辅助驾驶激活等释疑 - 天天要闻

小米汽车答网友问:YU7 长车头兼顾美学实用,辅助驾驶激活等释疑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小米汽车今日发布答网友问第 171 集,回答了“辅助驾驶功能激活”“YU7 为什么会采用长车头的设计”“闭式双腔空簧系统维修”等相关问题。IT之家整理如下:1、我在小米 SU7 上辅助驾驶里程超过了 1000km,现在又增购了一台小米 YU7,我可以直接激活 YU7 上的辅助驾驶功能么?小米 YU7 出厂既搭载 10...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首撞:意外擦碰停放车辆 - 天天要闻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首撞:意外擦碰停放车辆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当地时间 7 月 4 日,特斯拉备受瞩目的纯视觉 Robotaxi 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迎来了其首次碰撞事故。据 insideevs 报道,此次事故并非在高速行驶或变道过程中发生,而是在车辆静止状态下,特斯拉的全 FSD 意外地将 Robotaxi 驶向了一辆停放的汽车,轻轻碰撞了对方的车门。IT之家注意到,该事故由博主克...
辅助驾驶奖项这么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做“白泽奖”? - 天天要闻

辅助驾驶奖项这么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做“白泽奖”?

今年二季度,我们正式官宣和J.D. Power|君迪达成合作,共同建立辅助驾驶评价体系,并且将我们评测奖项命名为“白泽奖”。辅助驾驶发展这么多年了,大家应该看到过各种评测和奖项,为什么我们还要做“白泽奖”?为什么我们要做“白泽奖”?原因很简单,我们发现,虽然辅助驾驶在高速发展,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得到解决。首...
好久不见,原来是在憋大招呢!第三代UNI-V发布,魅力从里到外 - 天天要闻

好久不见,原来是在憋大招呢!第三代UNI-V发布,魅力从里到外

现在大家的焦点都在新能源车上,对传统燃油车关注度自然就低,而燃油车领域,缺乏新车型,有吸引力的车型也偏少。长安UNI序列车型中,UNI-V无疑是挑大梁的车型,其运动感十足的轿跑造型加强劲的动力,深得年轻人的喜爱。因车型老化,关注度也随之降低
突发!蔚来江淮合资公司即将解散,亏了1000亿?! - 天天要闻

突发!蔚来江淮合资公司即将解散,亏了1000亿?!

今日消息,由蔚来与江淮汽车共同投资 5.1 亿元成立的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突然进入了注销程序。这一变动不仅意味着两家企业合作关系的重大调整,更被业内视为蔚来战略转型的关键信号。在小雷看来,蔚来是真想尽办法要破局了啊。
12万买奇骏、16万买XT4,燃油车看似划算,但套路要小心 - 天天要闻

12万买奇骏、16万买XT4,燃油车看似划算,但套路要小心

燃油车便宜,但有套路。撰文:小南合资品牌彻底不装了,最近不断出官降。以近几个月为例,先有15.99万的凯迪拉克XT4,近期又有11.98万的奇骏,10.69万的别克君威。以往觉得高攀不起的56E,实际30多万已经能落地。问题来了,合资燃油车降到白菜价,是不是可以重新考虑它们了?不是买不起,而是没资格买最近公司有摄像同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