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正在快速电动化。另一方面,由于资源高涨和能源问题,新能源汽车的课题也显现出来了。日本作为汽车工业国家,是怎么看待这个新能源汽车趋势呢?
■持续上涨的电车价格
特斯拉2021年初model 3转向中国生产时,售价429万日元,但之后价格不断小幅上涨,到2022年12月,售价已经涨到596.4万日元。竟然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上涨了167万日元。
在美国也一样,2019年3万4990美元买的model 3,现在是4万8190美元。涨价约180万日元。
福特在2022年4月以约4万美元的价格发售的电动卡车“F-150 lightning pro”仅在半年后的10月就涨到了5万6000美元,约涨价40%。
因“50万日元EV”而成为话题的在中国最畅销的电车:五菱宏光迷你EV也从刚上市时的2万8800元涨至3万2800元。
■锂需求暴涨
这些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电池成本的大幅上涨。
由于各汽车制造商都在致力于电车的大规模增产,通过大量生产,制造成本应该会大幅下降,但是在锂电池的制造中不可缺少的锂的价格,今年却暴涨了。。
2020年每吨价格低于4万元人民币,2021年上半年上涨到9万元人民币,2022年5月上涨到50万元人民币,11月上涨到60万元人民币。
锂有近200年的埋藏量,虽然不用担心会枯竭,但到目前为止,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主要是智能手机和PC等,如果电车一下子普及的话,那就太奇怪了。
特斯拉model S配备了100kwh的电池,相当于33000台智能手机。
2022年上半年插电式汽车(BEV和PHEV)的销量达到430万辆,比上年增长62%。如此庞大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在这几年里爆发性地增加。
■埋藏在南美,生产偏重于中国
即使需求增加了,生产也不会那么简单地增加。能采到锂的地方是有限的。世界上估计的储量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国家。但是,南美的锂大多是从盐湖抽取灌水蒸发水分的方式生产,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增加生产量。盐湖周边的环境破坏问题也增加了增产的难度。
澳大利亚和中国采用从锂矿石中提取锂的方式进行生产,但其提炼过程几乎都在中国进行。因为在提炼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的废弃物,所以集中在环境限制比较宽松的中国。
■汽油车和EV的价格差不断扩大…
而且无论哪种方式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能源,现在使用的燃料是化石燃料。EV化的目的是二氧化碳减排,那么在其核心的电池制造上如果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就本末倒置了。本来制造用的能源也必须换成无碳或中性的能源,但为此花费的成本和时间是相当大的。
这样一来,只要EV持续增加,锂离子电池的价格就会持续上升,结果BEV的价格也会持续上升。
目前BEV的价格比汽油车和混合动力车高很多,因此价格差还会进一步扩大。
■受补助金支持的销量增长
目前全球BEV的销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大多在中国,推进BEV化的欧洲则增长缓慢。2022年1 ~ 10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插电式汽车销售增长了113%,而欧洲仅增长了9%。
到2021年为止,德国提供每台9000欧元的巨额BEV补助金,到2022年补助金减少到6000欧元,这也会对德国产生影响。
补助金计划在2023年减至4500欧元,2024年减至3000欧元。随着销量的增加,每辆车的补贴金额也不得不降低。
如前所述,由于车辆价格也在上涨,用户购买BEV的门槛越来越高。这样一来,BEV的销量增长就很难期待了。
■BEV的普及是“富裕国家”的梦想
BEV化的目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削减。如果连富裕的欧洲都无法普及,那么在其他地区,例如亚洲和非洲,高成本的BEV普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是很自然吗?而且,BEV化并不仅仅是把BEV卖出去就可以了,还需要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增加发电量(而且还需要实现无碳发电/碳中和发电)等非常昂贵的社会因素。
富裕且环境意识高的一部分欧洲国家,以及中国或许能够达成,但这只是全球范围内的一部分,估计在当前,很多国家都不得不依赖化石燃料的状况还会持续下去。这不是很自然吗?
电池领域中国独占鳌头
这几年中国的BEV普及速度惊人,这是作为国策来实施的。中国是锂的生产国,占世界储量的10%左右。在锂矿开发方面,中国也会比其他国家更有利。此外,如前所述,锂矿石的提纯技术目前中国最先进。
宁德时代占据了世界EV用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的34%,成为了绝对领先的第1大厂商。中国排名第二的比亚迪也以12%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松下10%的市场占有率。中国厂商合计其市场份额达到56%。
宁德时代不仅为中国企业,还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提供电池。目前在日本销售的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电池都是宁德时代生产的,日产aria的电池也是宁德时代生产的。其价格竞争力是压倒性的,日欧美的制造商即使从现在开始努力也很难赶上。
■世界最大的插电式汽车制造商是中国比亚迪
不仅是电池,中国的BEV生产势头也在增加。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插电式汽车生产数量比去年增长了320%,呈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数据参考上述CleanTechnica等网站)。特斯拉也增加了46%,但被比亚迪一举反超,现在全球最大的插电式汽车制造商是比亚迪。
从2022年10月的数字来看,比亚迪的插电式汽车销量为21.7219万辆,其中10.3157万辆为BEV,即使仅限BEV,也远远超过特斯拉的8.221万辆。
比亚迪产品的质量也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中国国内特斯拉的商品力相对下降导致销售不佳。
比亚迪已经开始进入以日本为首的世界市场,作为BEV的竞争力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越推进BEV化,对中国越有利……
这样,在BEV的世界中,中国已经建立了压倒性的地位。日欧美厂商很难生产便宜的BEV,高级BEV以外的普及价格区间的BEV被中国制造席卷也不奇怪。
丰田在BEV方面也与比亚迪合作(不得不合作),日前在中国上市的车型(bZ3)就是与比亚迪共同开发的车型。越是推进BEV化,对中国越有利。
如前所述,BEV短期内价格可能会提高,但很难期待价格会降低。如果想买便宜的BEV,只能选择中国车,这样的状况也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