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坐像
从某种程度上说,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因果善恶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实践方面的内容;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和哲学方面。
印度玛哈菩提寺,相传佛陀在此菩提树下开悟得道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槃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世界佛教四大圣地之一——菩提迦耶,为佛陀开悟得道之地,也是阿育王成长之地
缘起,说的是诸法由因缘而起,是释迦牟尼成佛的证悟,是佛教的基本原理。佛教以缘起解释世界、生命及各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并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法印,就是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四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八正道,即合乎
中国最早的寺院——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距今已有1900年,有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
正法的八种悟道途径,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十二因缘指的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因果业报,是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一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文殊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
说的主要内容,佛教认为,众生由惑业之因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的果报,如同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境,故称轮回;三十七道品,是指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分为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七个方面;涅槃,即为
大雁塔·陕西西安(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
灭、灭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去除烦恼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密宗法义,密宗认为,佛教的其它教义是作为应化佛的释迦牟尼对娑婆世界众生所作为的教化,是显教。惟有密宗的教义,是宣说佛自内证之境界以及奥妙之秘密法门。
释迦牟尼佛坐像
(本文字及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及书籍,仅供交流参考,侵删。感谢原作者![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