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释证三 之 玄法寺 云花寺观音 李舟

玄法寺

长安安邑坊玄法寺者,本里人张频宅也。频尝供养一僧,念法华经为业,积十余年。张门人谮僧通其婢,因以他事杀之。僧死后,合宅常闻经声不绝。张寻知其冤,惭悔不及,因舍宅为寺。出《酉阳杂俎》

长安安邑坊有个玄法寺,本是此地人张频的住宅。张频曾经供养一个和尚,他把念法华经做为职业,累积十多年。张家的人诬陷这个和尚和张的婢女通奸,张因此借其它的罪名杀了和尚。和尚死后,整个住宅常听到念经的声音不断。张不久知道和尚是冤枉的,惭愧悔恨已来不及,因此把住宅施舍出去做了寺院。

云花寺观音

长安云花寺有观音堂,在寺西北隅。大中末,百姓屈岩患疮且死,梦一菩萨摩其疮曰:“我在云花寺。”岩惊觉汗流,数日而愈。因诣寺寻检,至圣画堂,见菩萨,一如其睹。倾城百姓瞻礼。岩遂立社,建堂移之。出《酉阳杂俎》

长安云花寺有个观音堂。在寺的西北角。唐宣宗大中末年,百姓屈岩得了疮快要死了,梦见一个菩萨抚摸他的疮说:“我在云花寺。”屈岩惊醒,出了一身汗,不几天疮就全好了。于是他到了云花寺寻找查看。到了圣画堂,看见了一个菩萨,象梦中见到的一样。全城的百姓都来拜这菩萨。屈岩于是选了祭祀的地方,建筑了祠堂把菩萨搬了过来。

李 舟

唐虔州刺史李舟与妹书曰:“释迦生中国,设教如周孔;周孔生西方,设教如释迦。天堂无则已,有则君子登;地狱无则已;有则小人入。”识者以为知言。出《国史补

唐虔州刺史李舟在给妹妹的信中说:“如果释迦牟尼生于中国,设教就会象春秋战国时的孔子;如果春秋战国时的孔子生在西方,也会设教象释迦牟尼。天堂没有就罢了,有,那么君子才能进天堂;;地狱没有就罢了,有,那幺小人才会下地狱。”有见识的人认为这话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