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皈依、32岁出家,为慈善事业捐款超过9亿,这位女方丈是谁?

1953年8月18日,她和家人一起离乡南迁,一路上坑坑洼洼,短短的10多里路,她们一家6口人足足走了7个多小时。

当时只有13岁的她,便在心里立志,长大后一定要修桥铺路,造福一方。

时隔40年后,她再次回到家乡,用时3年,修建了一条长达4.8公里的妙乐大道,而且还为家乡捐赠了2亿元,用于推动家乡的发展。

不仅如此,她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曾捐款超过了9亿元。

受到了前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的赞可,说“在中国佛教界,做慈善事业做得最好的,你是第一个”。

那么,这位比丘尼是谁呢?

皈依之路

1940年8月18日,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王家垏的一户普通家庭降生了一名女孩,亲人为她取名为王玉荣。

由于她的外祖母严氏茹素长斋,一心向佛,所以她自幼耳濡目染,常常跟随亲人到寺院礼佛,正是自幼受到佛学文化的熏陶,为她以后出家种下了善因。

到10岁时,她和亲人来到了九华山,有幸得到慈光老和尚的点化,为自己改名为“艳华”。

随后,由于家乡受到洪流所扰,为了生计,她们一家人决定离乡,从黄梅到江西省武宁。

一路上,道路不仅曲折,而且还是泥泞的小路,看着父亲推着独轮车,上面坐着年幼的妹妹和全部家当。

她心疼父亲,便想着为父亲分担一些,短短的10多里路,她们竟然走了7个多小时,此时的她深感人生旅途的艰难,还有生活的不容易。

为此,13岁的她便立志,等长大后,定要造福一方。

在搬家的路上,她遇到了圆通寺宽莲法师,宽莲法师看她不仅自幼与佛结缘,而且还有一颗慈悲心,认为她是佛门的可造之才,便和她约定2年后,前去拜师。

就这样,她们一家6口人在武宁安顿了下来,可是由于家里人多,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正是由于她的这个经历,所以她想着以后,一定要去帮助更多的人,不愿看到他人受苦。

到了2年约定之期,她在宽莲法师的引荐下,得以皈依当时的佛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成为其皈依弟子,得法名宽净。

出家、修寺

修行3年后,由于虚云老和尚让弟子下山,她没有办法,只得重新过上世俗的生活,开始组建家庭。

虽然身在世俗,可是她还是一心修行,研读经典,到了1972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依然拜九华山印空法师为师,得法名妙乐。

随后,她开始四处游历,参访佛教寺院,看到当时的佛教道场破败不堪,心生不忍,便发心要振兴佛教道场。

而她的举动,也得到了印空法师的支持,为此,在1979年3月,她修缮了福建石狮普闻寺。

不仅如此,她还抓住当时的机遇,开始坚持创业,正是她的眼光独到和智慧的头脑,让她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当她有了经济基础后,她开始想着去修缮更多的寺院,有了这个想法后,她开始付出行动。

到1988年时,妙乐法师看到庐山铁佛寺原本是一座历史悠久、庄严的佛教道场,可是现如今却变成了只剩两间破败将倾的瓦房,让她痛心不已,发愿要振兴此道场。

为此,她拿出自己挣的10万元,开始前期的修缮,后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时5年,让这座古寺得以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

随后,妙乐法师还拿出自己的全部的家当,在1995年,开始创建湖北黄梅妙乐寺,历时14年,在2009年得以圆满完成。

而妙乐法师也成为了黄梅县妙乐禅寺和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铁佛寺的方丈。

慈悲为怀

虽然妙乐法师成为了女方丈,但是她时刻牢记佛教“慈悲为怀”的理念。

为此,妙乐法师通过自身的弘法实践,把慈善、友爱、关怀奉献给社会,热心慈善公益事业。

曾积极地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开始向慈善事业捐款,比如:向希望工程献爱心、支持下岗工人再就业、贫困地区修桥铺路等等。

而且,回想起自己13岁的人生经历,还为家乡修路,捐赠了2亿元,只是为了推动家乡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此外,妙乐法师还向江西九江和湖北黄梅两次捐赠就达3亿元人民币、印尼海啸捐赠善款100万元、九江市慈善总会捐赠创始基金100万元……

当然了,这些只是妙乐法师所捐献的一角,同时她的爱心不仅在江西和湖北,在赣、鄂、皖、贵等地,都留下了她的善举,让我们看到了她心中的善和爱。

据不完全统计,她在数十年内,曾捐款超过了9个亿。

正是妙乐法师的爱心和善心,曾获得了“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等称号,可是她却说,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一句话语,让我们见证了她的博爱和慈悲的精神。

就是这样一位比丘尼,她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善和爱,同时她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更是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