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2022年10月14日15:13:05 佛学 1269

这位百岁老僧,不识字,不懂经文,可谓万般殊胜,一声佛号,一生念诵,竟是整整92年。一生行坐住卧,修行之举道尽禅僧真正本色。然而,他的一生却是无人问津,更无人认真向他发心学习,和尚在世时,每每有人提起这位禅僧,总是寥寥一句:他只是一位普通和尚,是个不识字的普通农民。可就是这么一位普通农僧,仅六字真言,声声佛号,一言一行竟诉尽了世间真正的长寿之道,人生智慧,可谓圣贤应化。也难怪,了悟其中的芸芸众生不禁感叹:世间竟有这么一位普通僧,一直在度众生,众生却不知。他是名副其实的独身活佛。

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 天天要闻

他即是平凡普通而又传奇殊胜的海贤老和尚。


老规矩,让我们走入海贤法师的修行人生,了悟他平凡普通下的至善真性。更了知他向你我诉尽的人生长寿智慧之言。


晚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豫南唐河县少拜寺镇,一名男孩呱呱坠地,给世间增添了些许新生的希望与欢乐。


然而,他的出生或许本是一件不幸,可谓生不逢时。又或许是早已命中注定的命数,只待归位。


只不过,当下之时,男孩不仅没有口含金汤匙的优越,甚至连安身活着都成了奢侈。示现在男孩眼前的世界尽是灰暗与苦难。此时,正是乱世当道,百姓民不聊生,可谓哀鸿遍野。


在这样的乱世时代下,原本诗书礼经,识字读书的愿景就这么化为了泡影,这位男孩看来注定是识不了几个字了。未来的人生也一眼望到了头。


别说识字读书,随着时代的变迁能够吃一顿饱饭,有个手艺活下来已属万幸。这一切看来,这位男孩必定在乱世洪流下惶惶了度一生了。


同样的穷苦孩子们已经早早步入世间,体悟万般尘世动乱,以求安身立命。


而男孩的人生有了一些不一样。


殊不知,万般苦难之下总会有那么一丝希望与因缘。男孩的母亲一生茹素念佛,在苦难之下有了一片信仰。母亲参禅礼佛的清净之心倒是熏陶着男孩的整个童年。这喃喃佛音,一声声佛号犹如莲花之种就此在男孩心中扎下了根。


如此一来,倒是如内在自性疗愈了乱世之苦一般,造就了男孩淳朴善良的殊胜性格,更造就了他极致殊胜的孝心。


这番孝心竟让邻里之间也大为赞叹:“如此乱世之下,竟还能留得这般淳朴心,实在难得了。”

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 天天要闻

谁也不曾想到,这份难得的淳朴心,这一留,就是一辈子。如果说,留得这份心,不求飞黄腾达,与母亲念经诵佛,守得几亩良田,能够安心活着,也算是安身立命了。


怎料到,人生无常,上天之命谁也无法抗衡,竟这样毫不留情的早早降下了劫难,犹如给予男孩这一生必要历经的考验。一道晴天霹雳轰然落下。


男孩在安定佛音中成长,已是匆匆12年。这一年,父亲突然亡故。这自然为本是穷苦的男孩一家雪上加了霜。


往后余生,男孩仅能尽了孝心,与母亲相依为命,挑起家庭重担。这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因果,只在此刻令男孩能担尽世俗之责,负尽仁孝。心中的那颗莲花种子也好似在这一刻生根发芽,只等着哪一天心生莲花。


这一天,如期而至......犹如因果下的宿命。


渐渐长大成人,已是民国9年。莲花之芽绽然开放,一番决定在男孩心中油然而生,令母亲也倍感吃惊。


“我想要出家。”一切毅然决然,坚若磐石。


母亲也知道,这已是孩子属于自己的宿命,这孩子生不逢时之下,早已尽了一片孝心。自己为其种了佛因,这佛果必要孩子自己去领受了。母亲仅是寥寥一句,少了一些不舍,多了一些欢喜:去吧,阿弥陀佛。这也许也是男孩母亲心中的夙愿,需要孩子去延续吧。


随即,告别了母亲,男孩前往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正式皈依传戒老和尚,取法号海贤。如此一来,了却了世俗,海贤的漫漫修行路在此拉开了帷幕。


然而,海贤和尚的修行路,修行之法却是如此特别。没有高僧大德的传奇历程,没有万人顶礼的欢喜追随,没有建寺安僧的不凡壮举,更没有万千殊荣一身的荣誉。连周围的民众都会心生疑惑:“海贤和尚,他是个普通人啊,有啥好顶礼的。”

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 天天要闻

殊不知,这份普通人的不普通,竟道尽了真正的禅僧本色。谁也不曾想到,普通的海贤以普通为法,一言一行间早已向众生示现了真正的佛法。


海贤跟随师父传戒研习佛法,想要获得自性,成就自心。这佛法修行,本是参禅打坐,深入经藏。这海贤自幼不识字,更应加倍研习才是。


可传戒一番教诲,仅六字之言竟道尽了海贤一生修行妙法:“就念这个,念到往生,你能悟自性,这一生足矣。”


这一番教导令海贤及众僧不明所以,倍感困惑。


“师父,何为佛法?”

南无阿弥陀佛。”

“师父,到底何为佛法?”

“南无阿弥陀佛。”


没想到,这六字真言却是这人人都会的“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成了海贤这一生唯一的修行功法。

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 天天要闻

可谁又能一声佛号,念诵一生呢?这一念,念了整整92年,直至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海贤遇人,心中不断。南无阿弥陀佛,行坐住卧,声声如心,连绵不绝,不曾中断。


佛性犹如通过这简简单单的六字之言度了海贤自心,更度了世间众生。


众生百姓与海贤相遇,总有一股慈悲之心油然而起,竟无意间心生欢喜。眼前的这位禅僧看起来普通,但却有了不同。与之接触交流,可谓和蔼可亲,温良舒适,莫名的亲切感。竟无法在他身上找到世间一丝的傲慢,对万事万物好似缺失了所有的恶意。


百姓就如他的孩子一般,即使犯了无心之过,甚至得罪了海贤,他竟都毫不在意,仅仅慈悲微笑,从无责备。口中念念有词,从不中断。


“老师父,如何才能像你一样,遇万事都不生气呢?老师父,如何才能证入佛道呢?”


海贤师父仅是寥寥一言,没有多言,诚意教导:“无论男女老少,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终能圆融佛道。”


百姓听完直呼妙哉,没有想到,看起来普通的一介禅僧,却有如此妙心。匆匆几十载,百姓却不知其义。


随即,百姓这最后一问,可谓道尽这海贤一声阿弥陀佛下的一身修行风骨,诉尽世间长寿智慧之道。


“老师父,那如何才能长寿呢?”


海贤和尚哈哈一笑:南无阿弥陀佛。答案昭然若揭。

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 天天要闻

行坐住卧间,已是匆匆百年。百年之间,海贤竟从未需要他人照顾,甚至还会反过来照顾他人,一生从未心生怨气恶念,慈悲善良常挂心头。如他之所说:一切困苦,阿弥陀佛自会照料,佛本渡人,何来众生渡我。


或许,自幼的清苦人生令他更能悟得佛之真理,在贫苦万难中以佛渡自心,造就这平凡下的非凡。


他百年来的每日修行,铮铮风骨向众人示现,令众生顶礼赞叹。


生活自给自足,开垦荒地,达至100亩。一句阿弥陀佛,一手锄头一手筐。粮食,蔬菜,水果皆为一人耕种。农坡劳作,成了这阿弥陀佛下的别样修行。

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 天天要闻

难怪有不明就里的百姓会说上一句:海贤和尚是一位普通的农民。


待到丰收之时,一番不普通行为更令众生心生赞叹:他是一位真正的独身活佛。


取走供自己食用的瓜果蔬菜,剩下的大部分,海贤不去卖,竟皆数赠给了困苦的民众。哪里有穷困百姓吃不饱,他都一一照顾,哪怕自己一无所有。


直到有一年,老和尚之风骨竟让政府也无比动容。


那一年,饥荒成灾,政府需要赈灾。此时的海贤老和尚,自给自足,更是囤积了1200斤粮食。这些粮食,自用的话。足以度过灾难。怎想到,海贤一番决定油然于心:


这些粮食,全数赠予赈灾。此话一出,当地政府傻了眼,他们本想向老和尚收购些许,缓燃眉之急。怎料到,老和尚会有这样的决定。


这即是财,法布施。


老和尚一生爱惜,节约。陋室一间,晚上,能不用灯火,就不用灯火,在他心里,早已有一盏明灯常亮,照亮世间。

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 天天要闻

早早入睡,凌晨1,2点早早起身,老和尚一天的修行也就开始了。念佛,烧香,拜佛,百年间,日复一日,从未改变。


或许,佛祖早已不舍海贤和尚在世间贫苦度日,那一天终究到来。


照常念佛,只不过那一晚,电灯常亮,犹如和尚之心灯,只为渡世间。老和尚无痛在声声“南无阿弥陀佛”之下示寂往生,享年112岁。


这即是老和尚一生的修行,少了一些传奇,就如你我一样的平凡人,只不过,他的心中多了那一句句连绵不绝的“南无阿弥陀佛”。


圆寂百日之时,众生百姓,为此立碑,以此顶礼:老和尚平淡修行,护持一生,为我辈之楷模。

中国百岁老僧,一声佛号,一生诵念!众生:他是真正的独身活佛 - 天天要闻

以此缅怀赞礼。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