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期《编读往来》
除了聊后期,也聊构图,
知识点,都很典型,
学起来。
1
@多米
这张照片头一眼看还是很惊喜的。
主要在于巧合,黄伞、黄裤的女士和人行道的黄色线条间隔形成了某种对应。
但照片的细节拍得很不到位。
第一,照片有点歪;
第二,右侧的摩托车过于抢镜;
第三, 照片中蓝色,比如楼房、屋顶面积过大,也抢占了黄色的表现力。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首先,在拍摄时,会等待右边这辆车过去。或者调整角度,躲开他。
只保留中间女孩的主体存在。
第二步,拍摄时注意水平,如果歪了,后期会利用剪裁和旋转,比如这张照片,让斑马线和灯杆横平竖直。
第三步,我会利用HSL工具把蓝色饱和度降低一些,黄色更加醒目。
如果按照以上的步骤来拍摄与处理,那照片最后得到的样子,大概是这样的:
你看是不是比原图,简洁许多。
2
@春来燕
《时光隧道》
拍摄器材:华为P30
这张照片,剪影拍得非常经典,通道里的光影也很有质感。
但是,如果从光影对比要求角度来看,照片还是有点偏暗了,中间的人影不是特别突出。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后期处理一下效果会更好一点。
使用的工具是snapseed,在这里记住一条规则,如果想自然地提升照片的光影对比度,一定不要调整亮度,而是调整高光。
两者的区别可以看一下,调整亮度,会整体过曝,调整高光则会局部提亮亮部空间。
然后,再调整阴影,将其降低,这样用亮度和阴影配合处理,照片的明暗反差会更醒目。
3
@观山听海
《回眸》
@星辉岁月
《街头一隅》
后期:snapseed
华为手机
这两张照片,都选择场景的局部做前景,但是,问题无一例外,都是前景太大,挤压了主体不说,让照片变得很压抑。
其实,拍人使用前景的时候,最起码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解决办法:
首先,前景尽量和主体保持较远的距离,这样,虚化效果更好。如果是手机拍摄,可以打开人像或者大光圈模式。
第二,前景和主体的体积应该是成正比的,如果拍摄的主体比较大,那么,前景也可以相对大一点。
如果主体比较小,那么,相应 前景的面积也应该缩小一些。
第三,前景的颜色不宜太深。同样大小的前景,浅色会比深色更令人容易接受,压抑感会小很多。
4
@山妖
这张照片猛一看拍得真是“啥也不是”,但是,仔细看右边悬崖上的人,如果以其为主体,塑造人景对比,照片没准会呈现出另一重样子。
解决办法:
可以后期一下,使用snapseed。
首先是剪裁,竖向剪裁,并调整一下海平面的水平。
第二步,因为需要整体提高亮度,所以,这次会使用snapseed里面的“亮度”,先整体提高亮度,然后,再提高“高光”,降到“阴影”,这样,就有点海天一色的感觉,更显缥缈。
为了让大海显得更为浩瀚虚无,第三步 ,使用氛围工具,降低氛围,这样,整体画面就会调整出雾气朦胧的感觉。
最后,调整色温,让照片偏冷一些。
处理之后,你再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