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2022年07月01日19:42:25 美女 1747

我之所以喜欢做《编读往来》这个栏目,

就在于,

它令我总是能在一些看起来“不那么优秀”的照片里,找到亮点。

然后,经过一番“雕琢”,

一张崭新的照片,就诞生了。

从而,我也能在其中,获得一足感。

比如,今天这期的前几张照片,

就是这样。


1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弘进(落叶随风Dennis Tsai )


照片猛一看很乱,但仔细再品就能看出趣味点——阴影之下,左、中、右的人,分别有一部分暴露在高光之中。

但因为阴影部分没有处理好,暗部里面的人若隐若现,因此让这三个人没有那么突出。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使用snapseed的局部工具,将三人的高光部分都提升亮度。

然后, 再把阴影里面的人,都降低一点亮度。

处理之后,就是一张合格且巧妙的光影纪实照片了。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2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阳光.先行

华为p30拍摄

重庆山城风物


照片很难让人定义,到底拍摄的主题是什么。

虽然有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结合,但前景的古代建筑拍得毫无结构感,黑乎乎一大片。

而现代建筑与之对比,又显得面积小,且形散,

所以看起来两者就没能融合到一块去。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可以看到,照片右上部,高楼、翼角和风铃,正好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对应,

那么,不妨以此为刻画的重点,进行剪裁,

再在中间加上一个水印,

照片的结构感就出来了。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3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观山听海

孤舟蓑笠翁


照片其实拍得很有意境感,但有三个地方我觉得略显不足。

第一,就是照片整体色调偏灰暗,如果是冷兰色调会更符合淡水孤舟的意境。

第二,船上的红色灯笼其实是亮点,应该着重去刻画。

第三,主体是船,但船下面泛起的涟漪其实也是画面突出意境的关键,应该居中、着重刻画。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把照片的色调调整成冷色,然后,使用HSL工具,将红色提亮、增加饱和。

最后,适当剪裁,将孤舟和涟漪居中调整。

照片就会好很多。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4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yxh

《如影随形》

华为P40Pro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原图)


照片拍摄者是以女孩和影子为对应主题,但是,两人位置相距太远,联系性不强。

中间一道大门的存在,也破坏了美感。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其实,这张照片还有个更巧妙的地方。

墙砖是格子的,门是格子的,栅栏是格子的,前方的石台是方形的,表面也是格子的。

那么,不妨以这个有趣的呼应为主题,

竖构图,然后,为了避免颜色的干扰,把照片转为黑白,

这样处理之后,你会发现,照片越品越有趣。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5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顺时针向投稿,

原图和修后图,请指正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原图)


这张照片,修后的图,我觉得反而不如修之前的图。

任何照片,都需要有主客对比,才会让人品出内涵。

尤其是这种街拍照,就更需要“塑造故事”来提升它的“深度”。

而这张修改后的照片,单独的一个人靠着墙边,没有其它的东西和它联系在一起,就很单薄。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可以看到,原图中,右侧是有行人通过的。

那么,可以利用慢门形式,将行人虚化一点,这样就有了动静对比。

如果手机没有这个功能,也可以使用竖构图,只拍摄这个部分。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这样做的用意有两点,

第一,墙边的粉色衣物明显都是女士的,那么,用竖构图缩减了左右的画幅,就放大蓝、粉;男、女;劳动、休憩之间的对比。

第二,男士依靠墙边,头向上,用竖构图,从视觉上,给上部留下延展的空间,也比较符合构图美学。

6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多米

樱花树下,雪白头发的老人和路过的男孩,让人想到春天,青春以及时光荏苒


老人与年轻人,樱花树与座椅,

这张照片出现了多重呼应,

有呼应是好事,但是,呼应越多,对环境的要求就越多。

这张照片的环境很乱,树干、花朵、衣服、墙砖、天空、老人的头发都是白色,把空间拆分出了很多区域。

所以,就让照片看起来特别散乱。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其实,只拍摄老人与树,展现岁月静好就可以了。

多了这么一个走入的青年,反而破坏了意境,有点强行加戏的感觉。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当然,角度还需要再调整,这张照片,老人面前的棚子,从颜色上和位置上,都对画面产生了影响。

7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旅行记录


这张照片,拍得是剪影,但对焦的是远景。这样做,利弊各半。

优点在于,因为剪影是虚景,所以,右边的灯笼和左边的红衣,也虚化成色斑,分列画面左右,有对应。

缺点在于,远景是实焦,无论是广告牌字体,还是鲜艳的房顶,都会弱化主体,也就是剪影的存在。


解决办法:

如果是我来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滤镜来处理。

使用滤镜君调色,先使用剪裁,将左侧画幅略微剪裁掉一点点,这样,让红色更对称,剪影更居中。

接着,选择“滤镜”——“胶片”,在里面选择35mm,这个滤镜的优势,就是可以弱化蓝、绿等色调,突出红、橙、黄色调,正符合这张照片的要求。

我选择了1号滤镜,接着,点击调整,选择光影,将曝光拉高、阴影拉低。

经此调整,对比一下你再看,是不是纪实的氛围出来了,主体也突出了?

如何让这7张“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验摄影眼的时刻到了 - 天天要闻

美女分类资讯推荐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编辑在分发作业时,注意到他的一名记者没有做任何笔记。然后,在编辑争辩之前,谢列舍夫斯基开始背诵整个会议,直到最后一个细节。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闻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读者朋友们,手捧这本2023年的第一本杂志,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轮明月升起,或许感慨万千。当我们翻看一张张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时,才恍然,影像所记录的过去的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真实与荒谬,欢欣与悲戚。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 天天要闻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现在是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走动,那现在可以为以后出去旅游,提前做好摄影准备。在遇到古建筑的时候,怎么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帮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