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学会用手机的萌娃:我不认识字,发语音行吗,爆笑沟通神招数

人类幼崽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个存在,当小宝宝睁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仰头和你说话的时候,真的是要把人的心融化。

有时候小朋友的一些操作,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当面对萌娃的时候,大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好像也变成了孩子。

刚刚学会用手机的萌娃:我不认识字,发语音行吗

电子通讯设备现在是很普及了,不少的宝宝两三岁就会使用手机了,有时候玩手机玩的比一些大人还流畅。

但是还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玩手机的时候总是会碰见一些不认识的字,这时候就会闹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来。

被亲小姨嘲笑文盲的可爱宝宝

小朋友用妈妈的手机跟小姨交流,跟小姨问了一声晚安之后,又发了一条语音说:“小姨能不能不发字啊,我看不懂字。”

可以说是很可爱的回答了,小姨也损侄女毫不留情,依旧倔强地用文字回复宝宝:“文盲啊”。可以说只有亲小姨能这么干了吧。

同款还不认识字的宝宝

小宝宝还没上幼儿园,认识的字不多,许多宝宝都是同款听不懂。这位宝宝还发了一个委屈到流泪的表情,真的是委屈都溢出屏幕了。

小姨们也都迁就萌娃,只好给宝宝发语音了。

爆笑沟通神招数——拼音大法

对于已经认识拼音,还不认识字的宝宝,小姐姐也想出一波神操作,堪称教科书式爆笑回复。

小姐姐回复宝宝,直接自己用拼音,而且还细心的标注了声调,这下不只宝宝可爱,大人也是可可爱爱的。

文字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的妈妈为了让宝宝上学认字更轻松,很早就开始教孩子学习认字了。但是过早教孩子认字,并不是一件好事。

超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反对机械、大量、提前教儿童识字识数。

1)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

美国有一位妈妈,因为幼儿园教孩子认识字母,把幼儿园告上法庭,并获得索赔1000万美元。

在孩子不认识字之前,“I”可以是一根棍子、一只笔;“O”可以是篮球、月亮和太阳等等。

但是一旦强行把孩子的思维固定,孩子就不会再把思维发散,只知道这就是一个字母。

2)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抗拒

在孩子有限的认知力,提前让孩子认字,孩子会对知识产生抗拒感,一旦看见让孩子心烦的文字,孩子就会很焦虑,还有可能形成阅读障碍。

孩子认字是人生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事情,什么时候让孩子接触认字比较好呢?

什么时候开始教宝宝识字

教育学家孙瑞雪认为,孩子在4-5岁左右,开始进入认字敏感期。

在认字敏感期,孩子会主动寻找文字和物形的配对,这个阶段的宝宝往往会变身“十万个为什么”,小脑瓜里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

妈妈在这个时间段的任务就是,多带宝宝接触新事物,引起宝宝对文字和知识的好奇,让学习融入进生活。

可以通过跟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宝宝自己看书,有不懂的宝宝自然就会问妈妈怎么读。

在孩子5岁以前,孩子是不太能理解隐藏在文字深层的内涵。比如很多孩子从小就会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但是你要问他们懂什么是向天歌,他们是不明白的,只是把文字背下来。等慢慢地长大,大脑发育的更好,孩子们通过学习就能明白这首诗的意境了。

教学不要强制,顺其自然就好,别总想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拔苗助长从古到今都不被提倡,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孩子会还给我们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