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批改家长上,小事大事家长到,谁来为今天的教育买单(一)

2020年12月06日21:08:16 育儿 1457

    老师、学生、家长的“三角恋”又来了,这不一则学家长给老师送锦旗的事又火了,可这锦旗的内容让人们众说纷纭—“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

作业批改家长上,小事大事家长到,谁来为今天的教育买单(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则则关于“老师、学生、家长”的事件爆红网络,但回过头来想想,谁为这一次次事件的背后买单呢?

是我们的孩子

    就拿送锦旗的事件来说,也许是这位家长的一时冲动,一时头脑发热;也许事中感觉很风光、很吸人眼球;也许还可以“爆红”网络;但这一连窜的也许之后,是否在事后静静的想想,是否会有那么一丝的后悔。

    对于该事件很多家长也在发声,认为该男子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话,还标榜“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而忍受一切”。可要是真正为了孩子,能做出这种行为吗?

    事件中家长的行为并不赞同,有问题可以放在桌面沟通,而不是采取过激行为,因为这样不仅只是让老师站在风口浪尖,也让自己的孩子站在了风口浪尖。到最后伤害最重的只能是自己的孩子。不说老师会不会对孩子“另眼相看”,就是自己的同学也会对自己的孩子分类对待。

    怎么分类呢?

    第一:学习好、品德好的孩子会越来越疏远你家孩子,因为他们觉得和你家孩子在一块,就感觉自己也被贴上了“同类”的标签,孩子喜欢老师的表扬,喜欢同学的认同,喜欢社会的赞扬。而你家孩子站在如此风口浪尖,他该如何,会被人表扬吗?会被认同吗?本来叫家长在孩子眼里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在同学眼里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你还帮孩子宣传,广而告之。这让孩子的心里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多大的影响。

    第二:学习差、贪玩、爱捣乱的孩子会拉拢你家孩子,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是一类人,一类被认为学习差,还捣乱的人。认为你的所作所为是支持他们,是他们强有力的后盾。长而久之,你的孩子会变得怎样,只有时间知道。

    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过来,对于学生的分群、搞小团体等并不陌生,还能说是记忆深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深有体会的我们父母,不引导孩子如何走的更好,但也不能因为我们让孩子走向“差”的队伍。

作业批改家长上,小事大事家长到,谁来为今天的教育买单(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孟母为儿“三迁”,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因为我们的成年人的“崩溃”而影响孩子。所以理智解决问题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会“遗传”到孩子身上。

    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成年人的崩溃不应带到孩子的世界中。

    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对于老师、学生、家长在学习这件事上如何做更好,下一篇再进行讨论。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
清明规矩:为何“两坟两纸不能破”?避开三类坟,这样更文明 - 天天要闻

清明规矩:为何“两坟两纸不能破”?避开三类坟,这样更文明

亲爱的宝子们!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祭祖寄哀思。作为传承千年的重要节气,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传递文化精神的纽带。民间俗语“清明不两坟,一坟不两纸”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对家族伦理、祭祀礼仪与生态保护的深刻思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传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