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磨炼品格;劳动,使人快乐
劳动,促进成长;劳动,缔造幸福
劳动教育不放松
实验幼儿园结合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开展了劳动教育,通过孩子的自我服务、服务他人和服务集体的意识培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不仅增强孩子的劳动观念,而且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学期,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开始新的生活。进入集体生活,孩子们从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实验幼儿园从暑假家长工作开始摸底。
自己喝水 50%
自己洗手 50%
自己如厕 50%
自己吃饭 50%
收拾玩具 50%
劳动 ▪ 自我服务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就在生活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教师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入园不久的孩子学会了自己搬椅子、自己动手整理玩具,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自己吃饭、自主取拿点心、午餐。劳动从自我服务开始。
劳动 ▪ 服务他人
结合幼儿的一日活动开展“自然渗透式”劳动教育,将丰富多样的劳动隐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帮助幼儿养成自己动手叠衣服、挽衣裤、拉拉链等生活技能,将劳动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自然无痕,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感受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在自我服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孩子们相互帮助,服务他人,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劳动 ▪ 服务集体
孩子们生活在集体中,帮助集体做事情是他们喜欢并乐意的。比如:给植物浇水,用餐时擦桌子、分餐具、整理餐盘等。让幼儿在劳动中不断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能做很多事,并且能够做好,同时又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朋友们的称赞,不但增强自信心,还能体会到为集体服务是很光荣的事,并乐意去做。
劳动 ▪ 社会实践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成人眼中苦累的劳动,在孩子们眼中却是好玩的游戏。教师鼓励孩子们在家帮助爷爷奶奶收稻谷、干农活,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劳动能力。
劳动 ▪ 家园配合
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还需要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要让孩子意识到劳动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鼓励孩子们在家多多参与劳动,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实验幼儿园遵循“劳动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增强孩子们理解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不断发展孩子们的自身能力,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行为习惯、感恩之心和良好的劳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