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2020年11月19日23:32:07 育儿 1311

本来想发我儿子吹黑管的照片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保姆要精通英法双语,中西餐融会贯通,工资2万5只是打底;

花7万7只能买18k金的眼镜,直男都喜欢送粉色的玛莎拉蒂。

这些话都是“梗”吗?这些话出自“凡尔赛文学大师”@蒙淇淇77的微博。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01

凡尔赛文学的起源

凡尔赛文学是微博@小奶球老师以《凡尔赛玫瑰》为背景创造的一种“文学体系”。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这种“文学体系”经常出现与社交平台,通过反向性的描述,从而在不经意间体现出优越的生活行为。

那么什么是“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文学简称“凡学”,它是假装抱怨实则炫耀的代表词。

简而言之:运用最低调的方式,晒出最高贵、奢华的优越感。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想要真正意义上理解凡尔赛文学,请牢记一下三大要素:

·  先抑后扬,明贬暗褒(不能直接炫耀,没有“凡”味儿);

·  自问自答(没有观众就创造观众,营造一种被关注的氛围);

·  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借助他人之口赞美自己,才更高级)。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基本了解知识点后,细品解读凡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关于孩子

 解读:

通过小黄毛得知,孩子是北京的小学生,而且回家上楼找妈妈。

关于婚姻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解读:

和先生一起同眠时,学习葡萄酒知识并明日和先生进行法式大餐。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关于房子

 解读:

凡尔赛的奥义是,当你不方便直接炫耀,不妨使用第三人称,从杭州一栋楼的家到北京的大别墅的家,借他人之口说出。

关于保姆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解读:

保姆是年轻女孩,本科,英语六级,比别人家老阿姨年轻。月薪两万五,更说明家底富裕。老盯着自己先生看,则说明老公长得好看,有魅力。

学会解读后,那么凡尔赛文学,在哪里最常见呢?

在家长圈里为了更高阶的晒娃,这些父母选择了一种更为低调的包装方式:“凡学”。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02

家长圈里的凡学比赛

其实,凡尔赛文学的“鼻祖”就是来自于家长们。

他们遍布朋友圈、家长群、平日交谈中,为了就是比比谁对孩子好。

毕竟在他们眼中,还有什么能比“娃的优秀”更值得炫耀的?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所生活在“凡尔赛文学”中的孩子,依旧令人感到熟悉,从言语中嘻细细品味,确实是“别人家孩子”的模样。

这些孩子基本不用家长们的操心,生活自理,自觉懂事,学习成绩科科满分,家里墙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又能轻轻松松考上名校... ...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字里行间都透入出家长们对于“凡学”真谛,这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炫耀和夸奖。

对于孩子的炫耀和夸张,有本质上的差别,一不小心孩子就成了工具人,还不是爱的成果。

合格的父母,给与爱的教育;理智的父母,从不炫耀孩子。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03

教育无需凡尔赛文学

《三十而已》里的顾佳,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用贷款在上海买了一套大豪宅,因为这个小区拥有全上海最优秀的师生资源。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为了让孩子能顺利通过面试,顾佳做足了充分准备:

把孩子的日常习作装订工整,证明孩子天资聪颖,并用自己专业的英语,挡下老师的所有疑惑。

其实,电视剧也映射现实,很多中国家长都有教育焦虑,这背后都是不可忽略的焦虑感。

在中国家长面对这种焦虑时,往往不会带来很好的结果,他们会选择给孩子报过多的兴趣班和课余作业。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然而,家长们所做的这些会导致,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工作来赚钱。

从而,让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孩子也大概率会被过多的压力和学业压垮。

同时,家长越是焦虑在某种程度会对孩子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孩子付出的同时就已经计算好了付出所带来的成绩。

而这些期望一旦没有达到,家长就会大失所望,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将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摧毁。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在育人的道路上,少一些炫耀,多一份关爱;

少一些攀比,多一份陪伴;

少一些竞争,多一份鼓励,家长和孩子会收获多一份的快乐。

家长圈“凡学”晒娃,小心培养出下一个“凡尔赛之子”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1个月内3起生命悲剧,“棍棒式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 天天要闻

1个月内3起生命悲剧,“棍棒式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棍棒教育”再酿惨剧。近日,据媒体报道,浙江杭州年仅9岁的天才围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亲家暴后跳楼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称,曾目睹朱某某父亲殴打孩子,“其父亲任何负面情绪都会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仅今年5月,山...
《咱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为啥比现在孩子更会玩?》 - 天天要闻

《咱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为啥比现在孩子更会玩?》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小妹这厢有礼了!?前些天看见小孙子捧着手机不撒手,突然想起我们那个没手机的童年。那时候的日子啊,像村头老槐树上的知了,热热闹闹地挤满了活生
说透了人生的五句话,非常现实! - 天天要闻

说透了人生的五句话,非常现实!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终其一生,最后还是自己一个人。所谓的爱情会消失,孩子会长大有自己的生活,一切最终都会归于平淡!
人遇不顺时,多去这3个地方,会迎来好运(并非迷信) - 天天要闻

人遇不顺时,多去这3个地方,会迎来好运(并非迷信)

人生之路,犹如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不顺心的事总是如影随形。而且,很多时候这些烦恼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不能随意向他人倾诉,以免将负能量传递出去。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自我排解,他们会选择前往以下这三个地方,让内心恢复平静,重新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