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2020年11月07日23:48:06 育儿 1095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各地进入冬天,在一些北方地区温度降低很多,人们纷纷穿上秋裤、棉服来抵御寒冬。大人们穿得比较随意,但他们比较关心孩子的感受。

每到冬天都会引起一场小的对抗:到底是娃觉得冷,还是家长觉得冷?经常看到好多老人给孩子穿六七件衣服套在一起,孩子不得动。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家长在冬季容易误解的几件事

关于冬天怎样判断孩子冷不冷,很多家长常做错4件事,娃不舒服有苦难言。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1)摸手并不代表孩子体温

冬天时,家长总会通过摸手来判断孩子的体温。这个是不准确的,因为手一直暴露在外面,而且处于身体的末梢循环,与实际体温有差别。

尤其是孩子冬天经常接触碰凉的东西,手部温度自然会更凉。这时家长摸孩子的手会低于体温,实际上孩子并不冷。

2)打喷嚏不一定是生病

家长最怕孩子打喷嚏,老人更是听到喷嚏声就给孩子添衣服,说娃是因为吹到冷风。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实际上在身边有灰尘、或者鼻腔里有些干时,还有很多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孩子打喷嚏,只是一下喷嚏并不能证明孩子感冒。

3)老人觉得孩子冷,孩子并不冷

这里并不是批评老人不懂得照顾孩子,而是老年人跟孩子比起来,血液循环速度慢,同样的温度孩子很热老人却觉得冷。

如果以老人的温感去给孩子穿衣服,必然会造成孩子出汗,冬天室内外温差大,孩子如果出汗了吹到冷风,会更容易感冒。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4)被子盖太厚

家长在冬天会给宝宝被子盖得太厚,还喜欢“压被角”,在原有的被子上再盖一层衣服或者是小被子,来给孩子加温。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其实这种方式不利于孩子睡眠,娃的被子跟家长厚度差不多就可以,盖两层睡起来不舒服,晚上会不自觉踢掉被子而着凉

身上盖太厚的被子对孩子来说很重,大人试一下就会知道盖两层被子呼吸会觉得困难。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想知道孩子到底冷不冷,应该摸哪里?

★ 孩子的脖颈处

医学研究证明,孩子脖子后面是家长试探温度比较准确的。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家长首先要注意让自己的手是温热的,再去触碰孩子的脖颈处。如果脖颈是温热且干爽的,那么说明孩子的感受刚刚好。

如果脖子后面凉说明孩子有些冷,需要及时添衣。若已经出汗了说明宝宝现在穿得太多,或者是玩累了大量出汗需要休息、适当减掉衣服、补充水分。

★ 摸摸小脚丫

家长只注重给孩子穿棉服、穿马甲却忘记腿部和脚部的保暖,事实上腿部保持温暖后整体都不会觉得太冷。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所以妈妈可以摸一下宝宝的脚丫,如果脚丫很凉说明宝宝已经很冷了。加强腿部保暖或者换一双厚鞋子,否则宝宝容易、并引起肠胃不适。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冬季正确的穿衣方式

冬天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基本要保证在外不冷,在室内方便脱换,家长要掌握正确的穿衣方式。

不同地区有温差,但穿衣组合方式是一样的,贴身内衣+毛衣(卫衣)+棉服(外套),特别冷的地方可以在毛衣外加个马甲,秋裤根据气温选择厚度。

冬天判断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觉得”,要“摸”对两个部位 - 天天要闻

衣服数量不需要太多,孩子活动起来很不方便,还容易引发“捂热综合征”。反复感冒、发烧、咳嗽等,孩子太遭罪。

团子妈心里话:

年轻父母和老人都关心孩子的身体,只是有时掌握不到正确的方式,带娃路上需要一点点摸索,发现走进误区要及时改正哦。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老了被子女疏远别着急!3个智慧方法,让孩子主动回归尽孝 - 天天要闻

老了被子女疏远别着急!3个智慧方法,让孩子主动回归尽孝

人到中年,曾经拼搏的身影渐渐收敛,膝下传来孩童的稚嫩声音慢慢变成手机微信里冷冰冰的“嗯”“知道了”,才发觉,原来家也会变得寂静。朋友聚会吃饭,总有人苦口叮嘱:“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别太操心。”“我们小时候爸妈都管得紧,如今轮到自己被落在
动不动就掉眼泪的娃,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哪些区别? - 天天要闻

动不动就掉眼泪的娃,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哪些区别?

很多人都觉得,哭,是一件“丢人”的事。“这孩子怎么一有事就哭?”“男孩子哭什么哭?”“这么大了还哭,羞不羞?”于是我们慢慢学会了——哭,不是好事。哭,是软弱,是不懂事,是扛不住。而那个摔倒了咬咬牙、不掉眼泪的孩子,总能收获一句:“你真懂事。
经常说4句话,孩子的学习效率远超同龄人 - 天天要闻

经常说4句话,孩子的学习效率远超同龄人

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区邻居李姐家搬家,我没事就过去帮忙。 李姐的女儿去年考上重点高中了,她把闺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 天天要闻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01要说这当父母的,谁不盼着自家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过得好?可是这“好”字背后,学问大着呢。我年轻的时候,也琢磨过,是不是给孩子报最贵的辅导班,买最新的玩具,就是顶好的教育了?后来看着身边人、身边事多了,才
我们生孩子究竟是为什么? - 天天要闻

我们生孩子究竟是为什么?

这是一个触及生命本质的追问,在不同维度会折射出彩虹般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像中医观察脉象般,细细触摸其中流转的层次:阴阳相推的天地道二十四节气在母亲子宫里轮回,脐带缠绕着人类三十八亿年的基因长河。当新生命叩响世界,是碳基生命最古老的诺言——以
女子先兆流产后请假,公司用一个理由把她开除…… - 天天要闻

女子先兆流产后请假,公司用一个理由把她开除……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请假,也是职工的正当权益。如果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不批准职工的请假,然后再以旷工为由将职工开除,这样的做法合理吗?“先兆流产请假,单位不批准还开除” 法院判了闫女士在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多年,并签订有劳动合同。闫女士怀孕后身体不适,经医院确诊为先兆...
和孩子的“缘分”不到2个月,女子9年内4次流产 - 天天要闻

和孩子的“缘分”不到2个月,女子9年内4次流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来舒 李月如 产科病房里,33岁的阿俞(化名)紧紧攥着B超单,指尖在“胎心搏动正常”的字样上来回摩挲。泪水模糊了镜片,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九年间四次流产....